从“空中漫步”看视频报道三个“一”
2021-06-19刘勤兵,杨焱彬,刘续
采访手记
扫码阅读《255 !空中漫步》
头顶上高铁“隆隆”驶过,双脚悬空在深深的河谷,行走在255米的高空,是什么体验?
虽然今年春节倡导就地过年,但是每到这个时候,挖掘一线坚守者的故事都是春运报道绕不开的主题。春运开始后,我们拍摄的《255!空中漫步》,被新华网、腾讯视频、今日头条、封面新闻等多家媒体转载,把大家带入春运期间不畏艰险、上天入地、默默守护着大桥,确保动车和旅客安全的桥隧工身边。
该片坚持一条主线、一个极致和一个中心的三个“一”策略,让成片极富代入感和感染力。
一条主线:255米高铁大桥上的坚守
成贵高铁西溪河大桥横跨贵州省毕节市乌蒙山的西溪河大峡谷,这里山高谷深、地势险要,桥面至河面高差达255.7米。如果按一层楼楼高2.8米来计算,大桥相当于一栋90多层大楼的高度。
西溪河大桥每天经过高速列车60多趟,每天运送乘客4万多名。就是这座高桥,冬季常有凝冻现象,寒风更是凛冽刺骨。贵阳高铁工务段黔西检查工区的桥隧工们克服了海拔高、气候恶劣、作息不规律等困难,乘坐检查小车,攀爬拱桥悬空步道,仿佛空中漫步一般,对大桥进行体检。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拍摄当天,我们跟随桥隧工来到西溪河大桥,由于所在位置和大桥桥面几乎齐平,视野看不到谷底,所以我们当时对这座桥的惊险并没有太多的感知。直到登上挂在大桥底部的检查小车,伴随着刺耳的警报声,小车在高空中“咯吱吱”地行进,我们才真正感受到高危行业所带来的恐惧与压力。
跟随着到大桥圈梁上检查的桥隧工,我们也爬到拱桥顶部。透过用钢管搭起来的悬空步道往下看,西溪河像一条蜿蜒的长蛇,盘踞在如刀切般的崖壁底部,峡谷高空的风格外得大,吹得人摇摇晃晃,到坡度较陡的地方时,不禁让人毛骨悚然。就是在这样危险环境中,工人们还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检修大桥。
每逢春运,都会有很多媒体关注高铁桥隧工的工作日常,通过哪条主线来表现这个群体,决定了媒体的报道方向和精彩程度。黔西检查工区桥隧工所负责的80公里线路上,西溪河大桥所处位置海拔高、风特别大,冬天更寒风刺骨,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痛,甚至眼睛都无法睁开。在这座桥上,围绕坚守这一主线展开故事,无疑是这80公里线路上的最好表达。
一个极致:3D无死角记录高空作业
255米的高空漫步,如何能通过我们的镜头将看到视频的人带到现场?这是本次拍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人在空中,要带观众感知上下左右,就需要全景视角、空中视角、第一视角、地面视角全方位给予展示。在声音上,风声、警报声、喊话声、敲打声、高铁轰鸣声,声声要入耳。这样才能够3D无死角记录桥的雄伟,烘托人的艰难。
全景相机的使用,是本次拍摄最直观的表达。沉浸式的V R视角,能让观众一眼入场。在沿着桥底前行的检查小车上,在高高竖立的桥墩上,在脚下悬空、头顶高铁轰鸣的圈梁上,全景相机都能让人如临其境,随着拍摄对象的行动感同身受,提心吊胆。“代入感”永远是高危行业视频表达的“敲门砖”。
要用镜头表达这样的高铁桥,通过无人机进行特殊角度航拍是必不可少的。在航拍过程中,复杂的地形导致当地气流紊乱、风速极高,随处可遇的风切变让无人机飞行危险系数极高。无人机飞上高空后拍摄到的画面令人震撼——白色的和谐号、蓝色的复兴号高频率地像利剑一般穿梭在雄伟的西溪河大桥上。
航拍镜头里可以看到这座横跨西溪河峡谷大桥的雄伟险峻。随着镜头由近及远,圈梁上正在检查的工人像是“走钢丝”的人,又像是在飞檐走壁的“蜘蛛侠”。从上往下看的无人机拍摄,加上从下往上看的地面拍摄,视角俯仰之间,会大大增加视频表达的立体感。
在高空行走,gopro带来的第一视角表达也是无可替代的。他见即我见,他感即我感。如果说无人机和地面拍摄是从外向内的被动视频语言,那么全景相机和gopro就是从内向外的主动表达。跟着桥隧工爬圈梁,检查裂缝、螺丝,观众能看到桥隧工所看到的一切。
画面是视频表达的一部分,声音恰如其分地加入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管是高空中呼呼作响的峡谷风的声音,还是检查小车行进时的警报声;不管是工人们发号施令及应和的声音,还是列车从头顶驶过轰隆隆的声音,都在本片中有体现,一声声,像一次次呐喊,铿锵有力。
多角度画面,全方位声音,片子将高空作业的每个位置、每个瞬间、每个动作都进行了一种极致表达,力求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一个中心:做以人为核心的春运报道
重视人才能使每个微视频都产生价值。这个价值是在讲述主人公的故事中寻找到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使观众产生互动和分享。在聚焦人物时,尝试走进人物的“本我”是关注人、塑造人、展示人的“灵魂”。拍摄一个人物,就要打开他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极其原始的部分,让他们放松,说出真实的想法。
在检查小车上,我们打趣地问正在检查的桥隧工:如果从这里掉下去会怎样?他很幽默地回答说:“那肯定就是‘啊’一下,然后就没了。”他们透露,检查的工作都是很细的,每一个连接点,每一个焊缝,每一颗螺丝,每一颗铆钉,每一处断裂和锈蚀,都会影响桥的承重能力。这座桥确实很高,他们刚入职时,有的人恐高,也只能慢慢地适应。
高铁桥隧工需要夜间行动,每周都要上2-3个夜班。黔西检查工区工长杨刚说:“我们白班夜班是交叉性的,所以说有时候年轻小伙子他的生物钟就不适应,我就说我们这个上班态度就是:叫你上班,你要随时起得来;要睡觉,你要随时心无杂念睡得着。”“我上了27年班了,我从不到20岁的时候就到这个工作岗位”。
这些都是桥隧工的真心话,展示真实的时候也展示了伟大,而不是为了塑造伟大而罔顾事实。他们不是完美的,他们有恐惧,过年想家,但是他们也是不平凡的。吐露心声后,他们依然要把一代又一代铁路人不怕苦的传统保持下去。正如杨刚所说:“我的付出,我的坚守,给千千万万的旅客带来了方便。”
□刘勤兵(右二)在西溪河大桥检查小车上采访拍摄。
□杨焱彬(右二)在西溪河大桥圈梁上采访拍摄。
不仅是春运报道,在微视频的表达中,以人为中心是与观众交流的核心要义,“目中无人”的套路式表达会丢失微视频的精髓。我们的作品要达到的效果是释放正能量,引领社会价值。不管故事怎么讲,最后都要考虑观众对人物的感受,拍摄和剪辑的时候心中要时刻有观众,迎合观众的同时也能引导观众。
践行“四力”:在最一线捕捉最动人的故事
本次采访中,我们一行3人跟随工人,他们在哪里工作我们就到哪里拍摄,形影不离。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从圈梁往下走时,更是让人胆战心惊。当时我们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如果脚下一滑,从狭窄陡峭的圈梁上滚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制作打动人的好视频,和采访对象并肩战斗是基本要求。只有冲在最一线,才能记录最具有烟火气的瞬间,拍出最动人的故事。在西溪河大桥的拍摄中,我们与铁路工人同进退、共劳动,不管多危险,也要走进他们的最前线,记录最真实的坚守故事,捕捉最动人的故事。
好的食材也需要精致的烹饪方式。深入一线拍到好的素材固然重要,片子的构思和剪辑包装也是必不可少的。本片在讲述故事的同时,通过卡点音乐的形式使其更有节奏感,通过数据可视化展示大桥的险要与列车的频繁。每一处配乐、每一处现场声、每一个镜头的结合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以求更具感染力和可读性。
近年来,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2万余座桥梁从山谷中拔地而起,世界前100的大桥中,贵州占近一半。高山深谷中,还有很多“空中漫步”的故事。登上高山,方能感受到山中人的用情真切;下到峡谷,才能领悟到山中人爱的深沉。走进山中人,记录山中事,才能创造更多高品质原创内容,也才能收获更多受众点赞。
“脚”下生根,方能源远流长;“眼”中有人,方能秉轴持钧;“脑”部风暴,方能尽善尽美;“剪”下生花,方能鬼斧神工。通过一刀一刀的剪辑,一帧一帧的画面,一字一句的同期,才能把最动人的故事、最震撼的画面呈现到观众面前,这样的作品才能触动人心,产生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