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寒中探访“挂”在车上的调车人

2021-06-19唐铁富

中国记者 2021年5期
关键词:车组调车编组

采访手记

铁路行业有许多工种,其中一种常年在室外工作,“挂”在行进中的列车上,有条不紊地调动车辆运行,确保货物列车安全解编和及时送达。他们更像是机车司机的“另一双眼睛”,协助机车司机更加精准地在线路中取送车辆。

2021年1月6日,距离“三九”天还有两天,牡丹江市的最低气温便已低至零下30摄氏度。这里的冷风夹杂着雪花袭面而来,唯一裸露在外的双眼一会儿便结满了霜花。就是在这一天,走入了牡丹江站的运转编组场,去走访极寒天气下“挂”在火车上的铁路人。

极寒冬夜的探访

作为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东部区域性编组站,牡丹江站配有2个编组场,18条专用线,昼夜接发列车8000辆,其中货运编组5000辆。这个车站运转车间的三班6调承担着部分货车的解编取送作业。

党员国斌是三班6调的调车长,在调车组连续工作了16年。极寒天气下作业,他早已习惯。

“今晚最低气温在零下30度,大家多穿点儿……”上岗前,他进行班前安全提示,叮嘱班内的三名连结员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他们每天穿行在调车场的线路间,进行列车编组或推送作业,有时还会接到去专业线取送车的任务。

今晚,他们计划要完成车列的编解重组任务。由于晚上作业任务重、在外时间长,国斌一行4人,在值班室内穿好毛衣,套上棉服,在里面加了件羽绒马甲,穿好大头靴,戴好棉帽子、手套、围脖,全副武装,只露出眼睛。“兄弟们,出发!”带上信号灯、安全绳……他们离开温暖如春的值班室,向着温差40多度的寒夜里走去。

连结员黄严今年24岁,是这个班组里最年轻的职工。他的体重只有50公斤,身上10公斤的作业装备,并没有影响他的“规定动作”。他笑称自己身轻如燕,作业时爬上钻下比较轻松。唯一比较困难的就是,有时车钩被冻住,要费一些气力才能扳动。

列队上岗,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到线区间进行解编作业,这是他们作业中不断重复,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流程。就像积木游戏一样,他们将连在一起的车辆不断拆开和重连,使之按正确的方向编号排序,为高质量编组列车尽心尽力。这期间,他们要一趟趟地“挂”在车列上,往返在各个线区间。还要奔走于车列下,熟练地进行提钩、下铁鞋、摘接风管、排风等作业。

拍摄前,我们担心夜间照明不足,影响出片效果,提前两次到运转车间中场踩点。21点钟,这里的照明塔灯、机车大灯、作业人员的手电筒,为拍摄照明提供了良好条件。

扫码观看《零下30 ℃!他们“挂”在行进的列车上》

拍摄时,最困难的还是对人员和设备的极寒考验。

为了保证我们人身安全,车站安排干部和值班站长配合拍摄。他们给了我们暖足贴,隔袜贴在脚下。半夜气温最低达到33℃,脚心热乎了,脚尖和脚跟还是冻得发麻。连续拍摄两个小时后,我们的棉帽上结起了层层白霜,手脚已经僵硬,手持稳定器也冻得罢工,只能回屋进行修整。可调车组的兄弟们,仍在继续着他们一钩又一钩的作业。

体会调车人的苦寒

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调车组职工们每个班的大多数时间都要“挂”在车辆边梯上,充当着司机的“另一双眼睛”,为司机传递准确的信号。因此,他们被称为“挂”在火车上的人。

两天后,是三班6调白班作业。他们的班次比较特殊,称为小四班——头天白班连着后半夜,次日上个头半夜,然后才能休息两天。

本以为夜间拍摄已经冷到极致,没想跟着去专业线送车,更是一番苦寒滋味。

中午时分,三班6调的三名调车人员接到向南专发电厂送煤车的计划单,便开始了他们专用线的“旅程”。专业线的温度比站场内还要低上5度左右,每次去专用线的途中,国斌都会一直站在机车外部与机车司机联控,连结员刘福禄则“挂”在车辆前端的侧梯上,细心观察着前方的状况。混杂着雪和沙的风不断刮起,吹得刘福禄双眼通红。“顺势”淌下的泪水,直接冻在脸上。

“我们连结员负责车辆推送时候的前方领车工作,充当的就是司机的眼睛,前方要是发生什么危险情况了,我们好及时反映,确保安全”。刘福禄是这个班组的技术骨干,作业时,他片刻不松懈地认真瞭望,用标准用语落实车机联控制度,保证行车安全。

“零下20多度时,以45公里/小时的速度开车,将车窗、天窗全部打开,就可以感受到我们‘挂’在车上的温度了”。刘福禄说,最难熬的就是冬天,特别是雪天、刮大风的天气,嗖嗖北风打到脸上像刀片割似的。尤其后夜上专业线送车是最难熬的,有时那平时看上去不起眼的两公里距离,我们就要“挂”在车上1个半小时,那眼泪混着风雪刮在脸上冻成冰的滋味,别提有多难受了。

寒风中,他们“挂”在车上近2个小时才抵达南专发电厂,他们的脸上、身上早已挂满了冰霜。待车列停稳,他们立即下车,对车列进行提钩、放风、下铁鞋等作业。

间休时间,国斌拿出后兜里揣着的一瓶饮料,出门时罐装的果汁早冻成了冰疙瘩,他敲碎了冰碴,含在嘴里,捂热了再咽下。

拍摄同期声时,我忽略了即使是白天,气温仍然极低,半个小时不到,裸露在外的耳垂如针扎般疼痛,不知何时变成了紫红色。他们帮我用雪揉搓了5分钟,又步行10分钟找到一间锅炉房缓了1个多小时才好转,两天后耳朵依然痛痒。

温暖幸福离不开调车人的坚守

今年,是牡丹江近十年最冷的一个冬天。室外天寒地冻,室内却是温暖如春,暖气释放的热浪很让人舒适惬意。我了解到,这样的温暖,离不开铁路调车人的默默付出。

“我们站要为牡丹江第三热电厂和牡丹江南专发电厂运送煤车,保障全市的供暖供热链通畅,及时快速安全运输至关重要”。这个班的值班站长刘超强介绍,当车站接到煤炭列车运输计划,会下达命令优先运输煤炭列车,保证其及时快速地送达企业。一旦煤炭车停留时间过长,煤炭会冻结在车厢内,造成卸车难度大、影响车厢使用、供暖乏力等不利情况,必须抢时间和抢效率,全力保障百姓生活供暖。

□三班6调连结员王博在列车推进运行时,瞭望前方,确认进路。

□三班6调落实同去同回制度,列队退场。

□三班6调连结员黄严正向调车长报告作业情况。

□三班6调国斌正在指挥调车作业。

正因如此,只要接到去专业线取送车的计划单,三班6调的伙计们无论遇上什么样的困难,都会在规定时间内将企业生产用煤安全及时地送达。遇到突发状况,不吃午饭是常事。夏天可以带着干粮对付一口,冬天就比较难熬,只能饼干就着冰水充饥,多年下来,他们基本上都有胃病,需要随身携带胃药缓解胃疼。

16时许,他们将装满煤车的车列推送到煤炭卸车库房内,再将之前卸好的空车厢安全拉回,一趟专业线取送车作业任务才算完成。

返程比较顺利,1个半小时回到了岗位。我们跟随他们就餐,自助餐模式的食堂宽敞干净,四菜两汤荤素搭配,热腾腾的饭菜让人很有食欲。冬运期间,这个站特别为调车组职工提供免费就餐服务,还提高了伙食标准,让他们的心里都很温暖。每到吃饭时,他们的脸上都会露出幸福的笑容。

今年冬运,这个站已经为地方企业运输煤炭1万多节车厢、70多万吨。这些坚守在极寒天气下的调车人,用他们的默默付出,确保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货物运输安全。

相处的3天时间里,我看到了调车作业的苦、累、脏、险,看到了调车人迎风斗雪的坚守付出,看到了他们的爱岗敬业和拼搏奉献,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铁路人的使命担当。离开后,我的脑海中还经常想起国斌说的那句掏心窝子的话:“我们虽然辛苦,但只要想到我们的付出能换来百姓们温暖过冬,能换来各项民生物资的安全取送,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猜你喜欢

车组调车编组
以电代油推进绿色生产
基于灵活编组的互联互通车载电子地图设计及动态加载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基于WiFi便携式防砂车组生产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CTC与STP结合的调车作业控制方案
客车调车作业管理的探讨
增设调车信号机 防止调车越出站界
表观对称的轮廓编组算法
一种调车防护应答器的设计
大小交路嵌套方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最优车组数开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