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体育的英美教育
2021-06-18华伟
●华 伟
体育现已成为西方教育的亮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近400年来,体育精神已成为西方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进校就运动,大课间必须出教室
英美中小学生上学时间一般在早上8点钟之后。孩子进校后的第一件事,是直接到操场上运动。学校因地制宜地提供各种器材,供学生自由选取。老师站在操场上看护学生,保证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自由玩耍。
英美学校规模都不大,所以学生们常常是跨班级、跨年级地一起游戏。运动时间在30至40分钟,运动结束后集合、整队、回班。清晨运动的好处直观可见,学生们充满活力、能量满满地迎接一天的学习生活。
英美中小学上午会有一个类似于大课间的安排,老师们会到教师休息室,喝喝咖啡,叙叙家常,学生则撒欢儿般跑出教室,飞奔到操场。学生可以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零食和饮料,或独自享用,或与同伴分享。吃饱喝足后,学生们就开始自由活动,玩耍嬉戏。
大课间的纪律只有一条:不许待在教室,必须外出活动。这时候的校园里充满着欢声笑语,孩子们东一堆,西一簇,热闹开心。
体育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际沟通
体育课是4岁到16岁英美儿童的必修课。英国规定,中小学每周上不少于2小时的体育课;美国的要求更高、更具体:小学每周不少于2.5小时,中学每周不少于3小时45分钟。
他们认为,体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其意义不仅在于个体的强身健体和健康快乐,体育课还将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交流、合作。体育课上,学生们不仅有语言上的交流,还有肢体间的碰撞推挤、握手拥抱,更有眼神中的你知我知、心领神会,这种由身体接触带来的粗野而刺激的同伴关系是有趣、深刻与长久的。
重视体育背后蕴含着三个“野心”
不少英美家长认为,身体快乐最重要,因此给了孩子极大自由,让孩子充分游戏玩乐,享受运动的过程,用身体去感受世界。这其实是给了孩子全面、充分发展感知力的机会,让他们慢慢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潜能。兴趣是人的灵性,这种灵性只有在自由舒展的过程中,才能内化为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体育也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连接、达成公平、养成责任感的极好方式。
某种程度上,体育精神是推动社会改变的力量。体育塑造人的性格,在运动场上,没人能告诉你该怎么做,个体需独立思考、有批判性思维、敢于冒险,走出舒适区,这使得体育具有了超越考试、答案和分数的意义。
(紫菀摘自《中国教育报》2021年2月25日/图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