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大功率塑封继电器性能和触点分析
2021-06-18李亚南朱亚哲李耀林
章 杰,李亚南,刘 晗,朱亚哲,李耀林
(桂林金格电工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桂林 541004)
引言
小型大功率塑封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家电产品和工业领域,如空调、汽车、加热器等,它具有体积小,切换功率大,分断电流能力强等特点。市场上常见的30 A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型号为T90,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对这类继电器电寿命和可靠性影响较大[1]。常见功率继电器封装形式主要分为塑封型和防尘罩型,继电器在实际使用时会遇到各种条件,其中防尘罩型继电器在含有H2S、SO2、NO2、粉尘等环境下使用时,触点易硫化,生成不导电的硫化膜,并最终导致继电器故障和寿命缩短[2]。本研究以塑封型继电器为研究样本,研究分析了市场常见的不同厂家生产的5款30 A塑封型功率继电器。
1 小型大功率塑封继电器分析
1.1 工作原理和接线图
本研究采用的功率继电器属于单稳态继电器,其工作原理见图1(a),由电磁铁、反力弹簧、衔铁、触点等部件组成,当线圈两端施加额定电压时,铁芯被磁化,并对衔铁产生电磁吸力,触点在该吸力的作用下接通电路;当施加在线圈两端的电压撤消时,触点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分断电路。实物接线图见图1(b),在图1(b)中,2和6为线圈控制端,3和5为触点常开端。
图1 单稳态继电器工作原理和接线图
1.2 机械参数、电气参数和触点对比
实际测量了继电器的触点材料的主要成分、触点直径、接触电阻、吸合和释放时间等机械参数和电气参数,列于表1。触点材料作为核心部件,不同继电器厂家的触点材料成分和尺寸有一定差异,说明各厂家对触点材料的选用存在较大的分歧。继电器的吸合时间、释放时间、吸合电压、释放电压、线圈功率、吸合压力、分断力、触点开距、超行程等参数比较接近,说明不同继电器厂家在设计继电器时所选用的参数和方法几乎相同。
1.3 触点形貌和金相
触点的状态受成分、加在触点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负载种类、通断频率、环境条件、接触形式、触点的通断速度等影响,继电器在实际工作时会遇到各种条件,触点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材料转移、粘连、熔焊、接触电阻増大等故障。5款继电器的触点的主要成分和直径见表1,触点材料主要以AgSnO2、AgSnO2In2O3、AgCdO 为主,AgCdO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灭弧能力和抗熔焊性而得到广泛应用,缺点是在直流负载下抗材料转移能力较差且不环保。AgSnO2具有良好的抗电弧侵蚀能力、抗材料转移能力以及环保而得到广泛应用,缺点是接触电阻较大。AgNi触点材料抗熔焊能力相对AgSnO2和AgCdO稍差,因此,在这种大功率应用场合未见有成熟应用。5款继电器触点材料的形貌和金相组织见表2。从表2可见,材料的金相组织都比较均匀,动触点形状都是球面,静触点是平面或者弧度较大。
表1 5款继电器机械和电气参数对比
表2 触点形貌和金相分析
1.4 电寿命比较
电寿命是小型大功率塑封继电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它代表继电器能有效工作的次数,5款继电器标称的电寿命(动作)次数和温升都相同,具体见图2(a)和2(b)。继电器在额定AC 240 V、30 A条件下标称电寿命次数均为10万次。
图2 标称电寿命和温升
本研究使用自主研发的全自动交流继电器试验机进行这5款继电器的电寿命试验,每款继电器试验数量为6只,试验时不开点气孔,试验前后均试水,确认继电器不漏气,失效判断依据为连续2次瞬粘连或者累计6次粘连,具体试验条件见表3,电寿命结果见表4。
表3 试验条件
表4 电寿命试验结果
各厂家继电器电寿命柱状图见图3,电寿命由高到低排序为:D厂家(触点:AgSnO2)>B厂家(触点:AgSnO2In2O3)>E厂家(触点:AgCdO)>C厂家(触点:AgCdO)>A厂家(触点:AgSnO2),由此可知,不同厂家的继电器电寿命相差大,A厂家继电器和D厂家继电器所选取的触头材料主成分相同,机械参数和电气参数也接近,但是寿命却相差巨大,笔者认为与触头材料制备工艺不同或者电器设计水平差异有关。
图3 各厂家继电器电寿命柱状图
1.5 试验后触点分析
试验后触点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烧蚀,具体烧蚀形貌和金相见表5。由表5可知,无论是AgS-nO2触点还是AgCdO触点,试验后表面均形成了白色聚集区域,笔者对白色区域进行了能谱分析,能谱分析见图4。能谱分析表明,表面白色区域Ag含量偏高,几乎不含SnO2或CdO,因此,动、静触点表面出现了Ag聚集层,该聚集层是导致继电器失效的主要原因。Ag聚集层出现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4 能谱分析
表5 试验后触点形貌和金相
2 结论
(1)市面5款30 A小型大功率塑封继电器的机械参数和电气参数比较接近,触点材料成分和尺寸有一定差异,以AgSnO2、AgSnO2In2O3、AgCdO为主。
(2)5款继电器的电寿命相差大,与触头材料制备工艺不同或者电器设计水平差异有关。
(3)试验后出现了Ag聚集层,该聚集层是导致继电器失效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