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视角的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分析
2021-06-18周旺徐天祥
周旺,徐天祥
(南京银行公司金融部,江苏 南京 210000;云南财经大学 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1)
一、引言
科研成果转化是指对科研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进行测试、发展、实际运用等环节后产生新的技术和产品,并且形成新的产业的过程。一般来说,科研成果转化仅仅是指科研技术成果从创造到使用的过程,但广义上的概念还包括了劳动者生产素质的提供、熟练度的提升以及生产工具的提高。
二、我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现状
科技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科研成果转化是形成和创造生产力的核心动力。我国现如今科研成果转化大多来自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和科研水平的集中度较高,但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自20世纪以来,经济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进步,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科技进步提供基础,两者间的桥梁就是科研成果的转化。遵循科教兴国战略,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然而从高校到市场的转化过程则没有提升太多,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下,这也是目前我国科研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校及科研院所是科研成果的主要产出基地,企业生产力提升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二者各有特色、互有需求,却一直未得到很好对接。科研成果的高效率转化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这也是社会创新能力提升的捷径,但目前现状不容乐观,研究表明,我国的转化效率在10%上下浮动,而发达国家这项数据为40%,差距较大。因此,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对此做过研究。Giuliani等认为企业提高的关键在于自我升级能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了企业生产力的升级[1]。张炳南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市场对科技的需求[2]。Lee等则认为发展中国家若想提升市场竞争力,技术的提升和廉价的劳动力才是抢占初期市场的根本[3]。刘书庆等运用统计学思维提出了科技成果如何实现产业化的9种方案[4]。常林朝从横纵视角出发,分析了科技管理的现状是缺乏细致化的分工[5]。杨睿基于创新和产学研的角度提出两者间的协调发展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经济发展[6]。史丽萍等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科研成果转化的多元化体系[7]。刘学等提出了创新型评价体系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8]。杨晶从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政府等方面探讨影响科院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9]。付岩以具有代表意义的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院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为例,对我国公立科研机构促进企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提高其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10]。程红星等以湖北省科学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科惠网”为例,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11]。
三、发达国家科研成果转化的经验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提高科技水平和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也都采取了很多方式,如协调机构与政府的合作模式、鼓励不同机构合作、补贴创新型企业等,且各个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
(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科研创新的初期较为艰难,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能够支持科研创新的发展,尤其是一些致力于国家战略性目的研究的课题,企业不愿意投资,这时候高校和政府就要进入这一行业的研究,利用政策来促进科研转化机制。
(二)公司企业化运作模式
形成“弗劳恩霍夫模式”和“独立行政法人模式”。其最大特点就是科研院所在业务和日常运营中具有绝对的自主权,即在管理上实行公司企业化运作。
(三)品牌化的经营战略
打造符合自身发展的差异化服务,如共享数据库等策略,从而创造良好的合作口碑,在国际同行中享有声誉。
(四)灵活的用人机制
人事管理采取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同时鼓励科研人员流动,允许科研人员兼职,进而激发高水平研究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五)多样的技术转移方式
针对客户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不同需求,为各个环节提供配套解决方案,形成各自多元化的技术转移方式。
(六)全链条、贯通式的转化链
建立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化研究、产业孵化直至技术推广完成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在这一链条中,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各司其职又紧密衔接。从产业链角度看,科研成果转化应该是紧凑的链条式发展,从课题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孵化到技术成型推广,环环相扣、各机构间各司其职。
以日本为例,政府的技术创新机构为追求技术能力的发展,采取大力培养中小企业的策略,尤其是成长中的企业以及科研成员。自上而下,以项目投资为主线,重点为其制定科技革新推广的体系,并且专门成立了统计各种失败案例的资源库,来为各类科研机构提供科研查询服务。
可见,国外更偏向多元化的技术转化方式,利用政府、企业、机构之间的优势进行互补,在传统的模式上注重创新,用灵活的技术转移方式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四、科研成果转化价值链
(一)科研成果转化价值链
1985年迈克尔·E.波特提出价值链(Value Chain)的概念,随后更多领域的发展都引用了这一理念,如Polato等分析了银行与证券业之间的价值链关系[12];Nagahama利用价值链分析了日本后工业化社会的教育与学习系统[13]。按照企业内部和外部价值增加的渠道来分,价值链理论将企业活动分为基本性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是指企业的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而支持性活动则包括企业内部的部门,如财务发展、战略规划、人才招聘和研发等,这两者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迈克尔·E.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模型最初用来考察企业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在产品增值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Kogut认为价值链是把技术、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各个环节,最终通过市场交易、消费来完成价值循环的一个过程[14]。Gereffi等将价值链分析法与产业组织研究结合起来,利用产业价值链分析特定产业内参与者各种价值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考察从原料供应一直到消费者的整个链条构成[15]。Gereffi等根据价值链中各行为主体之间协调能力的高低将价值链治理模式划分为市场型(Market)、模块型(Modular)、关系型(Relational)、领导型(Captive)和层级型(Hierarchy)五种形式[16]。从研究方法论的视角考虑,价值链分析方法有助于剖析从产品生产到消费的利益链条上参与者的微观行为,还原利益链条构建的真实过程。
(二)科研成果转化价值链分析
运用价值链理论,构建科研成果转化的模块化管理规程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科研成果转化价值链
按照管理学理论,把整个产业价值链拆开来看,从高校、科研院所到企业之间的转化可以看成是一个要素市场的问题,从企业到消费者的转化可以看成是一个产品市场的问题。分析科研成果转化就是分析价值链条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价值链如何构建的问题。
1.要素市场价值链环节
从要素市场角度来说,高校或科研院所到企业,包括了科研成果形成、科研成果商品化两个阶段,其中科研成果商品化的流程是研究成果通过技术转让、许可或者投资等方式将技术出售给公司,公司再将其成果进一步加工处理,企业内部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和工作人员测评现有成果,评估科研成果价值,并分析技术上的可行性、预期市场价值以及预期产品收益等方面内容。若判断成果符合企业发展方向,则开始对科研成果进行量化生产,组织企业人员进行产品的包装、营销设计、产品推广等,再进行产品的市场定位等后续处理环节。
目前来看,我国科研成果转化水平较低,跟上述步骤的不严谨有很大关系。从高校、科研院所本身来看,高校、基础前沿研究及公益性研究院所经费基本来源于国家拨款,大多片面追求成果学术水平和获奖级别,忽视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应用技术研发类科研院所急需解决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还需解决诸如科研院所绩效考评指标引导、科研院所和企业管理模式的融合问题、个人股权和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以及把各方需求从基础研究到产业推广阶段有效衔接并实现可持续运转的问题。当然,政府层面的宏观环境创建和维护也有不足的地方,现有政策法规缺乏科研成果转化引导,加之高校和科研院所考核指标不涉及科研成果转化,导致科研人员缺乏动力。科研成果转化配套政策完善程度不一,各地做法更是大相径庭。科研成果转化价值链就是从产品研发到产出价值的一个完整链条,为了提高转化效率,应进行人力、财力和资源等信息的合理配置。科研院所对外应利用各种渠道推广科研成果,利用网络进行科研成果的介绍展示,吸引更多企业升级技术,优化劳动力配置,并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真正的企业市场需求,适当改变科研成果的技术形式以更好地适用于市场,实现科研成果在更大范围内转化、推广和合作。另外,政府也应积极协调科研院所和企业,鼓励科研院所多参加政府和社会性质的技术推广活动,以多样化的形式,如成果产品展示会、技术产品推广交流会等展示自身科研成果,为科研成果市场化打下基础。
2.产品市场价值链环节
从企业到消费者,包括了科研成果商品化、科研成果产业化两个重要环节。企业是科研成果转化的需求方,一直以来我国的企业发展模式就是提高资本和劳动力实现产量的提高,进而增加企业效益,但是根据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唯有技术进步才能够实现社会稳定有效地发展,量的提高只能带来高度竞争和效益的下降。在市场经济的模式下,企业想发展自身,其根本还是在于能否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能否高效地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转化到产品中就决定了企业能否发展,企业要通过吸收新的技术实现产品创新从而达到产品服务升级的目的,这才是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因。
从企业和政府角度来说,可以设置科研成果风投基金,使企业意识到科研成果引领生产力是未来发展趋势。将市场需求与科研成果真正结合起来,提升产业竞争水平,促进我国进入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通道。
与企业相关的中介机构应搭建科研成果转化供给方和需求方沟通的平台。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既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知识产权、商务、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即“比教授懂市场,比市场懂科研”的桥梁人才。而高校尚未设置专业课程培养科研成果转化专业化人才,因此现阶段搭建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沟通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基于此,要完善中介机构对科研成果转化的保障力度。
可见,企业和中介机构在科研成果推广上能力不足,一方面,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较少考虑转化效率,没有结合真正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中介机构的专业度尚有欠缺,缺乏完善的转化流程,制度设定不合理,不能够有效地提供科研成果转化的服务方式。这些成果转化中介机构不仅仅是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也要帮助企业更好地接受这些科研成果,提供专业的培训,帮助企业尽快消化成果,建立合格的售后团队,若转化过程出现技术性问题,可以及时进行现场指导,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跟科研人员进行沟通,并反馈企业方面需求和意见。
五、结论与建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知识产权即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制高点,不仅是企业创新驱动的源头活水和盈利利器,且已成为企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焦点。科研成果转化可从下述四个方面完善。
(一)政府方面
目前我国政府在科研成果转化中,初步形成了科研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高精尖科研成果加速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开路先锋”。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增至2017年的57.5%。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的平均增速。科研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发展形成深度融合新格局。
需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合作,尝试双方匹配人力和资金。中央政府提供科研资金,地方政府提供土地及完善的政府配套设施,使科研人员专心做好科研。同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作为科研人员和单位绩效考核的一部分。鼓励科研院所面向市场提供有偿服务。从政策层面给予宽松的环境和优惠,为国内企业提供更有利于创新和进步的产业环境,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升级,顺利推进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进而引领我国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二)高校和科研机构方面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力量,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科学院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研究所知识产权运用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向专业化发展,促进重大成果产出。打破成果转化困局,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
高校及科研机构需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和公司的沟通,优化治理结构。转变以国家拨款为主的理念,研究方向积极与企业的市场需求相结合。通过市场检验科研成果运用效率和效益。
(三)企业方面
转变竞争理念,深刻意识到以科技进步为主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正在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质上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吸纳科研成果能力和经营能力,而不是仅靠资金、人力的投入规模来实现量的扩张及效益的提高。企业应意识到科研成果融入产品开发和发展生产是提升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这样的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未来模式,企业从研发就开始介入,研发工作直接面向需求,才能使科研成果转化效率高,同时还可节约和中介机构的沟通交流成本。
企业需前移研发中心和风投资金,将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对关键技术人才可以尝试股权激励。主动探索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模式。企业在竞争战略基础之上的持续创新才是王者之道。
(四)中介机构方面
当前科研成果转化服务载体不断丰富,各类技术交易市场超千家。中国创新挑战赛、科技成果直通车等活动,推动科研成果精准对接。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面向依靠”向“深度融合-支撑引领”转变,推动我国进入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通道。社会中介机构产业群体正在逐渐形成规模。
中介机构需搭建互联网+科技交流平台,培养有技术懂法律的管理人才。
在科研成果转化中,主体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同时,政府政策、文化因素与领导魅力等都会对各项因素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从国家层面掌握好、运用好这些影响因素,将能重塑国家的竞争优势,并带动本国相关行业领跑世界,进而获取超额利润。纵观历史上科技领域的每次革命性突破,都会引发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国际格局的重大调整。抓住并引领科技革命大势的国家,才会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并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