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栽培基质和供液模式对潮汐式盆栽百合品质的影响

2021-06-18叶志琴蒋逍逍

南方农业 2021年13期
关键词:供液珍珠岩泥炭

杨 娟,叶志琴,蒋逍逍,朱 彬,池 坚

[上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1600]

盆栽百合是观赏百合主要的应用类型之一。随着家庭园艺市场的兴起,花色丰富、株型小巧的盆栽百合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满足市场需求,盆栽百合的规模化生产已成为盆栽百合产业发展的关键。潮汐式栽培作为一种新兴的园艺作物栽培模式,具有省水、省肥、省人工等诸多优点[1],在花卉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正不断扩大。目前已有月季、八仙花、红掌等多种花卉建立了潮汐式栽培生产模式[2-4]。然而,有关盆栽百合潮汐式栽培条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研究栽培基质和供液模式对潮汐式栽培盆栽百合品质的影响,确定了盆栽百合潮汐式栽培关键技术,为盆栽百合的潮汐式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供试品种为盆栽百合品种“八点后”。该品种为东方百合品种,种球规格为16~18 cm,高度55~60 cm,花瓣深粉色,具白边,花色鲜艳,观赏价值高,是优良的盆栽百合品种之一。

试验于2020 年9—12 月在上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松江五厍基地潮汐式生产温室进行。种球为荷兰进口种球,尺寸为16~18 cm,经解冻后进行冷库发根处理,温度为10~12 ℃。发根后定植于180 mm 口径塑料花盆中。将泥炭与珍珠岩按试验比例混匀装填,每盆放置3 个种球,覆土后浇透水定植,随后进行常规管理。

1.2 试验设计

为探究栽培基质对盆栽百合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的基质配方处理(表1),以株高和茎粗作为试验指标进行,每组处理种植12盆,每盆3株,共计36株重复。

为探究供液模式对盆栽百合品质的影响,设置供液高度和浸盆时间2个因素共计9种处理组合(表2),以株高、茎粗和单株小花数作为试验指标,每组处理种植12盆,每盆3株,共计36株重复。

表2 盆栽百合潮汐式栽培试验供液模式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 和SPSS 19.0 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栽培基质对潮汐式栽培盆栽百合生长势的影响

盆栽百合的栽培基质主要为泥炭和珍珠岩,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国产泥炭和进口泥炭二者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异较大,需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因此,本试验以生长期的盆栽百合株高和茎粗为指标,研究了4 种不同比例的国产泥炭、进口泥炭、珍珠岩栽培基质配方对盆栽百合“八点后”生长势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栽培基质对潮汐式栽培盆栽百合生长势的影响

试验表明,栽培基质对盆栽百合“八点后”生长势有一定的影响。在株高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以茎粗为指标进行分析。在4 种配方中,当栽培基质配方中国产泥炭、进口泥炭、珍珠岩的比例为4∶5∶2时,盆栽百合“八点后”的茎杆最粗,达0.92 cm。表明盆栽百合“八点后”的最佳基质配方为国产泥炭、进口泥炭、珍珠岩的比例为4∶5∶2,此时盆栽百合“八点后”茎杆粗壮,生长势强。

2.2 供液模式对潮汐式栽培盆栽百合品质的影响

鉴于潮汐式苗床的床内深度为5 cm,对盆栽百合“八点后”设置3 种供液高度处理,分别为3.0、4.0、4.5 cm;设置3 种浸盆时间处理,分别为15、20、25 min,共计9 种处理组合,以分析不同处理组合对盆栽百合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供液模式对潮汐式栽培盆栽百合品质的影响

试验表明,灌溉模式对盆栽百合成品质量有显著影响。在相同浸盆时间条件下,随着供液高度的升高,盆栽百合“八点后”的茎粗下降,株高上升,单株小花数下降,品质下降。在相同供液高度条件下,随着浸盆时间的延长,盆栽百合“八点后”的株高呈上升趋势,而茎粗和单株小花数变化规律不明显。

综合9 种处理组合的试验结果,经b、c、d 模式处理后的盆栽百合茎杆较粗,达0.89~0.92 cm;株型紧凑,株高在62.1~66.0 cm;单株小花数较多,为4~6 朵。而随着供液高度和浸盆时间的延长,盆栽百合“八点后”茎粗呈下降趋势,同时株高增加、单株小花数减少。因此,b、c、d 模式是比较适合盆栽百合“八点后”潮汐式栽培的供液条件。从生产实际出发,对盆栽百合生产的产品品质、生产成本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考量,最终确定以b模式(供液高度3 cm,浸盆时间20 min)作为盆栽百合“八点后”的潮汐灌溉生产管理参数。

3 讨论

我国针对盆栽百合的栽培试验自20 世纪90 年代起就已陆续开展,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栽培生产技术和评价指标。对于盆栽百合而言,长势强健、株型紧凑、花量密集的盆栽百合商品性和观赏性更高,更受市场认可。因此,本试验测试了盆栽百合“八点后”生长期的株高和茎粗,作为其生长势指标,并测试了成品的株高、茎粗和单株小花数,作为其主要的品质指标。

潮汐式栽培技术是指利用潮汐式灌溉设施对植物供给水分和养分的栽培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高效节水、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潮汐式栽培技术在蔬菜生产中已经较为成熟。近年来在花卉产业,潮汐式栽培技术也正得到快速推广和应用。而在盆栽百合的生产中,潮汐式栽培相关技术却未得到大规模应用。因此,本试验研究了盆栽百合潮汐式栽培关键技术,以期填补盆栽百合潮汐式栽培的空白。

在常规栽培模式下,盆栽百合的栽培基质主要由泥炭、珍珠岩以4∶1的比例混合而成。而在潮汐式生产模式中,由于植物通过毛细作用吸收水分和养分,因此对栽培基质的要求更高。此外,由于盆栽百合种球喜湿怕涝的特性,合适的供液时间和浸盆高度对盆栽百合的生长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本试验从栽培基质和供液模式两个方面,对盆栽百合潮汐式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对栽培基质的研究表明,所选取的材料及其配比对盆栽百合潮汐式栽培具有显著影响。当国产泥炭、进口泥炭和珍珠岩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时,可以使基质吸水性、保水性和透气性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盆栽百合生长势。研究结果显示,当配方为国产泥炭、进口泥炭、珍珠岩的比例为4∶5∶2 时,盆栽百合“八点后”茎杆粗壮,生长势强,是盆栽百合潮汐式栽培的最佳基质配方。

对供液模式的研究主要包含供液高度和浸盆时间2 个因素。在潮汐式栽培盆径一致的条件下,供液高度决定了基本的灌溉水量,而浸盆时间决定了基质毛细作用吸水量,这2 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基质的含水总量[5],进而对盆栽百合的生长发育和产品品质产生影响。结果显示,当供液高度为3 cm,浸盆时间为20 min时,盆栽百合“八点后”的品质较高,且成本较低,绿色环保。

综上所述,在盆栽百合的规模化生产中,潮汐式栽培是一种绿色环保、切实可行生产方式。适合盆栽百合“八点后”潮汐式栽培的最佳基质配方为国产泥炭、进口泥炭、珍珠岩的比例为4∶5∶2,最佳供液模式为供液高度3 cm,浸盆时间20 min。本研究结果可作为盆栽百合潮汐式规模化生产的依据。

猜你喜欢

供液珍珠岩泥炭
球形闭孔珍珠岩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对侵蚀退化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大型LNG储罐珍珠岩在线填充技术实践
基于AMESim的综采工作面远距离供液系统仿真分析
LNG储罐膨胀珍珠岩沉降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预处理对泥炭孔结构的影响*
一种电驱自动供液设备的研制与应用
综采工作面超远距离供液系统应用研究
低渗透油藏注水压力确定与优化策略
泥炭地的碳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