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干预模式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护理应用
2021-06-18周秀娟邱美婵屈婉箐江门市中心医院广东江门523000
周秀娟,邱美婵,屈婉箐(江门市中心医院,广东 江门 523000)
胃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需及时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1]。 但手术具有创伤性,会导致患者术后疼痛感强烈,故需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机体恢复[2]。 常规护理仅为基础的病房管理,针对性不强,难以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而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干预模式是通过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3]。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干预模式应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12 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30 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将2020 年1~11 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30 例胃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 21 例、女 9 例;年龄 50~65(58.61±5.32)岁;体重指数 17~22(19.26±1.12)kg/m2。 观察组中男 20 例、女 10 例;年龄 50~68(58.34±5.73)岁;体重指数 17~21(19.33±1.08)kg/m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胃癌诊断标准[4];②无精神疾病,可正常交流。(2)排除标准:①术前发生远处转移;②伴其他部位恶性肿瘤。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1)术前常规叮嘱患者手术注意事项,告知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术后要严格遵循医嘱;(2)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手术切口按时换药,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予以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干预模式:(1)量化评估:术前仔细查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临床体格、病理等综合检查结果评估其病情,量化评估其自身综合素质,分析其自我保护效能、反应效能、自身威胁性,对患者做出全面的风险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性护理干预措施。(2)人员组成:根据护理人员资历及临床经验分级,结合患者病情及风险评估情况进行合理配置,合理利用护理资源。(3)护理实施:①术前常规叮嘱手术注意事项,并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现状,给予情感支持,并列举既往成功案例,增强其信心,改善负性情绪;②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妥善固定引流管,定时记录引流液性质、颜色及量,并定期检查引流管引流是否通畅;③于患者清醒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估患者躯体疼痛情况,若 VAS 评分﹥6 分及时给予药物性止痛治疗,若VAS评分≤6 分则给予非药物性止痛治疗,如音乐疗法、转移患者注意等,4~6h 评估 1 次;(4)密切关注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若肠鸣音减弱则表明可能发生粘连性肠梗阻,需立即通知主治医生,给予对症干预;(5)早期锻炼指导:术后第1d 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可先在床上进行上肢锻炼,于初步恢复体能时协助患者扶床站立,之后慢慢扶床行走。 两组均干预5d。
1.4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1)采用VAS 评分评估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躯体疼痛情况,总分0~10分,分数越高则疼痛越剧烈。(2)于术后记录两组排气恢复、肠鸣音恢复、饮食恢复、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 软件分析,以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n(%)表示,行 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 评分比较 术后8h,两组VAS 评分较术后4h 升高,并在术后12h 时逐渐下降,且观察组术后 8h、12h 时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分)
n 术后4h 术后8h 术后12h 术后24h观察组对照组30 30 2.26±0.48 3.51±0.62 3.58±0.86 6.73±1.42 3.16±1.05 5.57±1.29 P 组间P 时点P 组间与时点交互2.85±0.34 3.39±0.73﹤0.001﹤0.001﹤0.001
2.2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排气恢复、肠鸣音恢复、饮食恢复、下床活动及住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d)
n 排气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对照组30 30 t P 1.03±0.08 1.74±0.16 21.739﹤0.001 1.09±0.12 1.53±0.27 8.157﹤0.001 1.15±0.17 1.86±0.24 13.222﹤0.001 1.21±0.23 1.76±0.35 7.193﹤0.001 7.08±1.13 9.55±1.37 7.618﹤0.001
3 讨论
胃癌根治术是临床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但手术具有创伤性,会引起患者强烈的应激反应,提高疼痛神经的敏感性,使患者产生较大的痛苦,影响其术后机体恢复[6]。 因此,需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予以全面的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术后身体机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8h 及术后12h 时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干预模式可减轻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 量化评估策略是通过术前对患者病情及需求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及病情不同严重程度匹配不同级别的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服务,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功能尽快恢复[7,8]。同时,本研究观察组通过在胃癌根治术后不断的采用VAS 评分评估患者躯体疼痛程度,并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采取不同的镇痛方法有效减轻其疼痛,进而减轻患者痛苦及应激反应。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排气恢复、肠鸣音恢复、饮食恢复、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较短,说明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干预模式可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分析原因为,胃癌根治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及对胃肠道的牵拉会造成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术后机体恢复。 而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模式干预中密切关注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促进其肠道蠕动,进而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9]。 同时,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腹胀情况,利于患者早期拔除胃引流管,减轻患者机体不适感,还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因此,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模式干预可减轻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躯体疼痛,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在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干预模式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促进其机体机能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