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晚期卵巢癌效果研究

2021-06-18徐燕

智慧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卵巢癌单抗病灶

徐燕

(汨罗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湖南 汨罗 414400)

0 引言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病因。本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患者待疾病进展、出现明显症状时就诊,确诊时病情已处于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单纯肿瘤细胞减灭术仅能切除子宫、附件以及肿瘤转移灶等,对于微小病灶及已扩散的肿瘤细胞无法根治,导致术后复发及转移率高,总体效果不佳[1]。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发展迅速,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向。贝伐单抗是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能与VEGF 结合,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发挥抗肿瘤作用[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晚期卵巢癌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80 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33~65 岁,平均(46.8±7.8)岁,Ⅲ期29 例、Ⅳ期11 例;对照组年龄33~65 岁,平均(46.8±7.8)岁,Ⅲ期30 例、Ⅳ期10 例;所有患者均经术前腹水细胞学检查或肿瘤穿刺、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晚期卵巢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在Ⅲ~Ⅳ期,KPS 评分≥60 分,预计生存时间≥3 个月;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严重全身感染等;对比两组的年龄、临床分期等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单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切除子宫、附件、阑尾、大网膜以及肿瘤转移灶,清扫腹主动脉旁及盆腔的淋巴结。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贝伐单抗(Roche Diagnostics GmbH 生产,注册证号S20170035),75mg/kg 静脉滴注,90min/ 次,3次/周,3 周为1 个疗程,共治疗6 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WTO 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判定。完全缓解(CR):可评估肿瘤病灶完全消失,持续超过1 个月;部分缓解(PR):可评估肿瘤病灶体积缩小≥30%,持续超过1 个月;稳定(SD):可评估肿瘤病灶体积缩小不足30%,或增加不超过20%,持续超过1 个月;进展(PD):可评估肿瘤病灶体积增大超过20%,或出现新病灶[3]。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检测MIF 及VEGF 水平;治疗后使用SF-36 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等,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 <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MIF及VEGF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MIF 及VEGF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lF及VEGF水平比较(,ng/m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lF及VEGF水平比较(,ng/mL)

注:*与#相比,P<0.05。

2.3 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等SF-36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内分泌、精神因素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本病早期的诊治率较低,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完全,出现明显的腹腔积液和腹膜转移,治疗棘手,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此时手术根治时机已过,仅能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但无法清除微转移病灶及已播散的肿瘤细胞,术后复发、转移的几率较高,总体疗效不佳[4-5]。而化疗虽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存在一定耐药性,对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无明显提高[6-7]。

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不断问世,临床对肿瘤和新生血管之间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VEGF 对血管有促进生长作用,且大部分患者体内都存在VEGF 高表达[8-10]。因此,抗VEGF 的表达能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减少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达到抗肿瘤效果。贝伐单抗是一种抗VEGF单克隆抗体,其以VEGF 为作用靶点,竞争性与VEGF 结合,使VEGF 失活,抑制血管内皮DNA 的复制,影响血管因子生长,使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减少,减慢肿瘤细胞分裂速度,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同时可促使肿瘤血管向正常化方向发展,重建肿瘤血管网络,使得药物更容易被输送至肿瘤内部,增强抗肿瘤疗效[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MIF 及VEGF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等SF-36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充分证明贝伐单抗能有效阻断VEGF 活性,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留的微病灶及扩散的肿瘤细胞,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的效果。

综上所述,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晚期卵巢癌效果确切,明显提升了肿瘤抑制效果,减少复发及转移,促进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卵巢癌单抗病灶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基于Oncomine数据库研究PDE4D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血根碱的调控作用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抗PD-1/PD-L1和CTLA-4免疫治疗在头颈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