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房”

2021-06-17富丽

月读 2021年6期
关键词:阳阳杜甫

富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诗人杜甫这句发自肺腑的感慨,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温暖舒适的住房,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情结。

“房”字始见于战国时期的文字,之后历经篆、隶,再到楷书,其字形一脉相承,基本上都是由“户”和“方”组成,“户”表示字的意义跟门户有关,“方”表示字的读音与之接近。

《说文解字》:“房,室在旁也。”段玉裁进一步解释:“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并引焦循语:“房必有户以达于堂,又必有户以达于东夹西夹,又必有户以达于北堂。”王筠曰:“古之房屋皆用户,庙门大门始用门。”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

综合上述几段文字,我们可以一窥古代房屋的基本格局:前堂后室,室的两旁有房,堂的两旁有夹,房跟堂、夹之间各有户相通。同时,我们也得以明白,缘何“房”字从“户”。

“房”最初是指正室左右的屋子。《尚书·顾命》:“胤(国名)之舞衣、大贝、鼖(音fén,鼖鼓即大鼓)鼓在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左传·宣公十七年》:“郤(xì)子登,妇人笑于房。”可见,古代的房既可住人,也可储物。

后来,“房”泛指房间、房子。《诗经·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由房”一说为房中之乐(yuè),也有说是“从之于房中”的意思。《庄子·知北游》:“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房”字的字形演變

一个家族的不同分支各有住所,因此,“房”进一步又指家族的分支。《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上》:“武德四年,追封南阳伯,……与姑臧、绛郡、武阳公三房,号‘四公子房。”《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我有个房分兄弟,行三,人都叫他潘三爷。”“房分兄弟”指堂兄弟。

“房”在古代又可指妻室。在一夫多妻制的封建时代,通常是妻住室,妾住房,所以才以“正室”称妻,而以“偏房”称妾。后来,大概因为“室”和“房”不再做严格区分,所以“房”也可称妻,“正室”也称“正房”。妻子去世后再娶,则为“填房”。《儒林外史》第五回:“王氏道:‘何不向你爷说,明日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个填房。”在这个意义上,“房”进一步也可以表示妻妾的数量,意思相当于“个”。比如《古今小说》:“只我家相公要讨一房侧室。”

“房”在古代还可用作官署单位名称,这自然也源于其表示“处所”的含义。《北史·柳庆传》:“君职典文房,宜制此表,以革前弊。”《新唐书·百官志一》:“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房”又指结构或功能像房子的东西。《淮南子·氾论训》:“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杜甫《秋兴》:“波漂菰米沈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白居易《六年秋重题白莲》:“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蜂房、莲房等的共同特征是中有孔洞,分隔如房。

需要指出的是,另一个经常出现于古代诗文中的词—— “椒房”,与“莲房”不同。它原本是指未央宫的椒房殿,是汉代皇后居住的宫殿。因以花椒和泥粉刷墙壁,使之芳香,并象征多子而得名。后来,世人就以“椒房”泛称后妃的居室。比如,班固《西都赋》:“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后来,“椒房”也作为后妃的代称。比如,《晋书·胡奋传》:“奋既旧臣,兼有椒房之助,甚见宠待。”杜甫《丽人行》:“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猜你喜欢

阳阳杜甫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登高
心灵中的色彩
交换秘密
绝句
江南逢李龟年
聪明de猴子
水上乐园迷宫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