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培育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研究

2021-06-17吴文栋

种子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培育技术防治病虫害

吴文栋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但是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需要加大林业栽培的工作力度。而林业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之一,若不加大管理保护力度,很容易使人们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基于此,研究了林业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培育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7-009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53       文献标志码: B

随着造林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栽培工作及造林工作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森林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能保护大气环境,还可以避免水土流失。因此,林业主管部门应重视林业培育工作及造林工作,同时不断加强相应的林业栽培技术及森林管护措施研究。另外,随着病虫害种类的逐渐增多,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必须重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而为加快林业建设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林业栽培的工作良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基于此,本文针对林业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并合理地对森林中病虫害发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理解与分析,编制可持续控制方案,为进一步保护森林资源与提高绿化覆盖面积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森林培育的重要意义

做好森林培育工作,能够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对于一些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及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效果尤为显著[1]。森林培育还可起到防风固沙的重要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力,增加土地的湿润度。做好森林培育工作,可以美化周围的环境,还可以阻挡噪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环境[2]。

2   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意识不够,监测工作不到位。相关管理人员对林业病虫害没有一个合理的认知,从而导致在预防与治理等方面很多工作都不到位,并且在病虫害发生前也没有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容易手忙脚乱[3]。另外,在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管理手段方面都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现象,严重缺乏必备的监测、防治设备及通信工具,同时相关检验检疫的仪器不足,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效率不高,同时先进的有效防治手段推广也不是很到位,一旦出现大规模灾情时,很难及时得到控制,若进一步扩大范围,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次,由于预防人员没有一个长期且专业的实践经验,就会间接导致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虽然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是却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面对病虫害治理时,很容易出现治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最后,近年来林业病虫害的出现频率与涉及范围越来越广,由于技术、人力、资金等条件的约束,病虫害防治难度也在进一步加大[4]。

3   林业栽培应用的技术

3.1   育苗地的选择

工作人员一定要选择适当的育苗地,这是树苗成活的关键性因素。具体在工作人员进行育苗地的选择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点,应该选择土壤质量上乘、排水流畅及地势平坦的地区作为育苗地,还要保证育苗地阳光充足,调查风力大小等因素,减少树苗被外界环境干扰的概率[5]。第二点,工作人员需要仔细地考察育苗地的交通状况。对于交通情况进行具体的掌握,可以有效地降低后期施工的难度,还可以为工作人员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3.2   苗种的处理和优化

在培育幼苗的初始阶段时,对于苗种的处理工作是提升树木未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工作人员应该选择质量高的母树树种,通过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优质的母树林可以有效促进苗木的培育质量。在苗木选择结束后,工作人员开始培育母种发芽,如可以通过催芽技术促进树苗的发芽,这样的树苗对于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也会有所提升[6]。

3.3   定期施肥

定期施肥工作是促进树木生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措施,而树木整体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态势都和土壤肥力有着密切的关联,土壤条件理想不仅能够提升树木的生长速度,还能够增强树木的抵抗力。树木栽种后需要定期做好施肥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树木更好地生长,并为其提供需要的营养元素。而我国更为提倡的是绿色有机肥,需要做好肥料的科学配比,提升施肥的效果。

4   林业栽培应用移植造林的重要技术措施

4.1   修整造林地块

移植造林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工作人员需要对造林周边的地块进行修整。将土地周边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及杂草和杂木尽数清除,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移植造林的条件。修整移植造林的地块可以在造林前后进行,使得土壤的性质向好的方向发展,促使阳光可以更加充分地照射在土地表面,最终可以提高树木的存活率,使得幼林可以很好地生长。

移植造林地块的修整主要包括对块状物的清理、对带状物的清理和对于地块进行全面清理3种方式。例如喷洒一些化学除草剂,能够杀死更多没有用处的生长物。

4.2   把握移植时机

在造林过程中,对苗木进行移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时机。主要是在北方地区选择在3—5月进行苗木移植,成活率较高。若错过最佳时机,会增加造林成本,同时也会降低移植成活率。

4.3   移植造林的主要技术程序

一是插条移植造林方式。插条造林一般是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进行,冬季过后土壤逐渐解冻,春季树枝开始发芽的前期为最佳的移植造林时期。以生長1~2年的树枝最好,粗细程度最好在1.5~2.0 cm,修剪长度为30~40 cm的插穗。插条上半部分的2~3 cm一定要暴露在外部。对于垄作,可以使用塑料膜辅助完成,其中包括整地、作垄及灌水等,将塑料薄膜覆盖在土地的表面即可。

二是分殖移植造林方式。这一移植造林方式主要是将树枝及树干当作原材料,可以进一步减少育苗的成本输出及时间。移植造林的方式十分简单,移植造林之后的树木会更好地生长,并且可以保持树木良好的遗传性。但是分殖造林的方式一定要注意地质条件,要求一定要是疏松及湿润的土壤。

三是在进行苗木移植时,首先为了保证苗木根系的完整性,必须对苗木的根系进行适当的保护,同时移植的过程中应注意减少对苗木造成的损伤,确保移植后的苗木成活率。其次移植大苗时,要对苗木进行适当修剪,同时提供相应的水分,可以对苗木的树冠喷洒水分,或者保证树木根系土球的湿润性,进而满足其对水分的基本需求,避免蒸腾作用影响苗木成活率。

5   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可持续控制方案

5.1   积极转变整个森林的防护手段

在进行森林资源工作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重视整个森林的防护理念,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及概念,争取将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被动局面进一步进行转变与控制,并在转变以往治理手段的同时,逐步加强林业资源的抗逆性。同时在进行防治机制的设定过程中,一定要建立起对病虫害的管理、监督及防治等作用,充分利用好政府的相关职能,采用多样化、多模式的治理手段,明确资金的投入及使用方向,健全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

5.2   加强造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就取得显著效果,因此要积极贯彻相关防治理念,充分落实防治手段,加强对于林业的进一步规划、治理、检测、验收,保证整个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有效进行。同时要积极研究与培育抗病虫害优质树苗,强化对于优质树苗的选用。

另外,在造林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保证树木的多样性,积极进行混交林种植,从而为提高整个林木资源的抗病虫害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6   结束语

在我国,进行林业工程建设、苗木的培育及栽植技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苗木的成活率及树木栽植的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树林的质量。所以,管理人员要想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就必须科学选择播种时间,提升周围土壤的肥力,做好后续的管理工作,为整个树林的质量提供基本的保证。同时为了有效提升林木周围的环境质量,必须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该项工作需要合理地拟订出相关计划与相关步骤,并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原则,尽可能降低病虫害对林木资源所带来的破坏,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 1 ] 雍继伟.浅谈当前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20):78-79.

[ 2 ] 王佳.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优化措施[J].中国林副特产,2020(5):61-62,64.

[ 3 ] 吴久杰草.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策略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20):92-93.

[ 4 ] 管振朋.浅谈当前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8):3117.

[ 5 ] 梅丽华.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江西农业,2020(18):87-88.

[ 6 ] 董建民.現代林业生产中的苗木育种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19):51-52.

猜你喜欢

培育技术防治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核桃优质育苗技术初探
樟子松种植培育技术探讨
千屈菜的特征特性与培育技术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