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绘画艺术中的情感
2021-06-17苏亚倩
苏亚倩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0)
1 绘画创作者与情感表现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选择、加工和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绘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其生活阅历、情感诉求、脾气秉性、艺术文化修养是艺术创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及最终目标完成的基础。情感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必须始终贯穿于艺术创作之中,他们的情感不会轻易被外界所干扰。艺术创作者会尽力去理解自然的物体和形象。他们的创作往往是自由独立的,不会随波逐流。因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提倡用心感悟自然,不仅是精神感悟,更重要的是它将为我们带来更加丰富多样、斑斓多彩的审美境界。
普列汉诺夫看来,艺术表现情感,也表现思想。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情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同的事物会使艺术创作者产生不同的情感,经过细致的观察和切身的体会,即使是同一事物,由于个体存在差异,都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察视角、审美标准以及自己主观意向,不同的艺术创作者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并将这种情感诉求寄予作品之中,从而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安东尼奥·洛佩兹的艺术设计作品《橱柜》,物体竖立在画面中央,橱柜里面有整齐摆放的餐具和器皿,画面左侧区域上方有一个女子胸像,表现的是画家的妻子玛利亚·莫雷诺,胸像旁边是一个漂浮燃烧中的烛台。这个柜子里装满了各种家用器具。经过女主人的悉心照料,柜子里的东西整齐、对称、平衡。除了使用功能,它也极具美感。这样的展览可以算是传统生活场景的再现。画面中除了对架子上的盘子、茶壶以及一些衣物的精心刻画之外,更吸引注意的是其对物体摆放位置的均衡合理分配,前后、主次、大小整齐有序,呈现出了一种安静祥和之感。画面中还摆放了两块白色的蕾丝刺绣,干净整洁,营造出一种意境色彩。作者在画面中使用了一个女人的半身像,这是古罗马艺术的典型体现。安东尼奥·洛佩兹在构思这部作品时还加入了个人情感,不仅是对现实事物的简单描摹。他所描绘的是一个带有个人情感的生命综合体。他的每一笔都是对他个人喜好、感悟和思考的情感描述。他细腻而沉稳的色彩使这幅画充满了感情。
2 绘画过程与情感表现
2.1 创作方向和题材选择
创作必须是自己全身心投入并通过一个画面来表达自我情感的过程。首先你要让自己看得见,感动自己,再让别人看得见,感动别人。灵感的到来往往是偶然中带着必然,肯定中带着否定的。外界环境因素提供的养分往往属于偶然,储存在脑海中的思想感情是必然。
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题材往往是表达个人思想的媒介。每个艺术创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每个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理解都有个人见解。选题目就是选自己的心思和灵魂,选自己应该对别人做什么样的表达。艺术创造最忌讳的就是虚情假意、矫揉造作,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艺术家本人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诠释着美的真谛。艺术源于生活,一旦脱离现实生活,脱离自然规律,就会失去生命力。画家需要通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艺术视野进行筛选,把自己的情感和感悟同现实社会发展进行有机结合,融入到创作作品中。
2.2 创作过程和表现手法
在绘画创作的早期阶段,首先要做的是充分准备,再进行实地考察、拍摄、后期制作、整理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在准备阶段也需要结合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在最初选定题材的过程中,绘画艺术创作者往往是摇摆不定的,他们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切身的体会,将自己的感情进行分析以及一系列强化,逐步激发创作灵感,而不单单是机械式地临摹素材。反之,如果对绘画对象的本质不了解,那么这种创作就失去个性。没有个性的作品就没有生命力,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没有任何情感共鸣。因此,绘画创作者的自我情感表达很有研究意义,只有一个十足的情感生活体验,才能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在艺术实践过程中,绘画对象经过艺术家加工后,与原始事物大相径庭。通过艺术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创造出一件有灵魂的艺术作品,正是因为这种创作欲望,才会激发艺术创作者的表达激情,观者所看到的不再是真实存在的物象,而是艺术家在自我情感和奇妙灵感的催化剂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抽象形式。
3 作品赏析与情感表现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寻求慰藉的文化产品,是个人情感的寄托,是艺术家最终的视觉表达。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内涵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它包含着对生命的理解、感悟和认识,能够对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可以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生活,使灵魂深处受到触动,从而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作品《墨葡萄图轴》(如图1 所示)是明代才子徐渭先生水墨花鸟代表作,纸本水墨,立轴116.4 厘米,横64.3 厘米,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画中一颗颗墨汁葡萄倒挂枝头,鲜嫩欲滴,生动活泼。以大块水墨点染茂盛的叶子。风格疏放,作画大刀阔斧,以形写神,凸显了徐渭大写意绘画风格特点,也是明代写意花卉的高水平杰作。作品《墨葡萄图轴》中题诗有:“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其书为草书,字势欹斜跌宕,笔墨也是桀骜不羁,有一气呵成之感,表达了作者饱经患难又无可奈何的真情实感。徐渭主张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有感而发。他的诗书画合二为一,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也对后世打破传统绘画风格的束缚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图1 墨葡萄图轴
保罗·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陶艺家、雕塑家及版画家。1848 年6 月7 日出生于巴黎小镇上,非常向往朴素、自然、悠闲的生活,他的作品都与他朴素的生活场景息息相关,给人一种神秘、直击灵魂的感受。他年幼便失去父亲,从小缺乏父爱和教育,这使他的性格更加独立和以自我为中心。作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如图2 所示)这是高更在极富热情得状态下完成的一部宏伟的作品。整幅画长四米半,从左到右,向我们展示生命的不同阶段,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失。在作品右下角,躺在地上的是一个襁褓中的啼哭婴儿,他代表着生命的诞生和美好生活的开始。在画面的中间,有一个年轻人正在摘水果,代表生命的成长和繁荣。画面左侧有一位老人,代表着死亡和生命的终结。画面中的人物形态各异,以自己的方式讲述生活的过程和状态。其中有男女成双,象征爱情和孕育;有一个独自思考的女人,象征着人类的自我反省;天空和地面都代表母亲,我们终将死去,回到这个世界。画中的一切都象征着生命和时光的流逝,左边的白鸽更是我们死后没有灵魂的象征。该作品更多地是为了表现创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情感。
图2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绘画是一种追求艺术的方式,它有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和表现手法,但就绘画而言,表现语言、方式、不同的题材和工具有其特殊规律。不论是徐渭先生酣畅淋漓、大刀阔斧创作出的国画,还是保罗·高更创作的具有强烈轮廓线以及主观化色彩大面积平涂的油画,都为人类的精神文明起到一个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都符合人类追求的审美理想。
4 结语
绘画中的艺术情感是绘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贯穿于绘画创作的全过程。绘画艺术呼唤真诚,没有虚伪做作。用心感受生活的真谛,用情感理解生活的真谛,用真诚对待艺术。绘画可以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表现形式,情感注入能够赋予作品生命,彰显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也使绘画作品彰显节奏感和韵律感,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和形式。因此,在绘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应注重其情感的表达,进而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提高绘画艺术创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