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项目设计中标识标牌的应用与创新研究
2021-06-17宋雨林
宋雨林
(郑州商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1 校园项目设计和视觉识别系统的关系
校园项目设计是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出发,围绕校园文化、地域文化和基于实际校园项目的创意设计而展开的。学校教学或生活用地的任何区域都可以称为校园。“项目设计”中的“项目”是事物划分成的类别,例如“校园项目”。“设计”是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实际创意活动的过程。它运用图形符号、文字和色彩来安排、组织和规划,并专注于实际项目,将没有标准的美取而代之,使其具体化为可见的视觉表达。
校园内的标识标牌属于环境导向系统,是视觉识别系统的一部分。视觉识别系统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它将其文化理念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形式语言以及系统的视觉符号传达给公众,具有突出个性、塑造整体形象和功能的特点。同样,视觉识别系统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对大学品牌认知度和反映历史文化传承的再现。那么关于学校的视觉识别系统将基于学校徽标、标准字体和标准色彩来进行完整统一的规划和设计,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地域文化特色和制度规范为主,提取设计元素,将其转换为特定的视觉符号,从而创建独特的学校形象。
2 解读校园文化及融入地域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四个方面。其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校园环境中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景观,如图书馆、教学楼、宿舍、食堂的总体导向等室内外规划布局,以及可观赏的环境布局设计,如建筑物、校园道路,花草树木、雕塑或匾额壁饰等。而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了学校校训、教学风格、校风、学风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行为文化则是教学管理、娱乐和体育、科研技术等活动的概括。制度文化在行为文化的基础上,把教学管理、学生守则、行为规范、文明公约和协会社团章程进一步细化整合。
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现代大学生独特的意识形态、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具有校园特定的人际关系、生活行为及以学术讲座、社团组织和其他文化活动为代表的精神环境,充满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征。
2.1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高层次性
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和教职工,他们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其文化素养要高于其他阶层的人群。即使是大学的职员,也已经耳濡目染,受到与其在一个范围内、地域环境中长期存在的知识分子的影响,彼此之间交流接触,很容易潜移默化地改善和提高文化素养,具有高层次性。
2.2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独立性
高校校园文化的独立性不仅体现在其特定的主题、环境、文化创意方法和记录文化成就上,还体现在与社会文化或其他文化体系的沟通联系上。其发挥自身独特的形式变革和传承发展,以及自身的生存方式和历史渊源,都能使校园文化具有独立性。
2.3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教育性和规范性
高等学校以目标和计划培养人才,必须以社会进步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的教育性质。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式的教育差异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的教育性质鲜明而规范。
2.4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选择性
高校校园文化可以通过传授知识和发展科学来联系古往今来的中外文化。它必将批判性地传递和选择性吸收过去和现在的社会价值、知识体系、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
2.5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超前性
高校校园文化处于社会文化的前沿,与其他社群文化相比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性。由于校园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通常都活跃于思考、变革和开拓,并且走在时代的前列,在社会中有着示范和引领方向的发展趋势。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文化建设体系中的视觉识别和文化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中的标识导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融入地域文化并弘扬本土历史文化,既能够增强高校标识设计的独特性,又能够达到美化校园环境,提升大学生对当地特色文化的意识和一种认同感。在我国,地域文化是具有悠久历史、独特魅力并仍在特定地区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它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和习惯的文化表达,并且在特定地理范围内与环境融为一体。“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和范围,“文化”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形成过程,地域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但在一定阶段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要融入地域文化来巩固校园文化特征。
3 校园标识标牌设计应用与创新
标识标牌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存储、传播和指示性。校园标识标牌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关键点,是塑造学校整体形象和体现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为教师、学生、家长和参观者提供指示引导、解释说明、介绍和警示视觉信息。在校园环境中扮演视觉识别和过渡的角色,在美化校园环境、填补视觉空白和减轻视觉疲劳上发挥作用。
校园标识标牌的功能类型一般有指示导向标识、识别标识、警示规则标识和装饰标识。指示导向标识也称为导向识别系统,它实际上是方向信息和位置信息的有机结合,即具有视觉统一、风格清晰的道路路标和路线指示标牌。识别标识,显示不同的判断和选择位置。警示规则标识,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提醒人们可以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装饰标识,可以美化和装饰环境。根据表现形式它还分为平面标识和立体标识。校园标识标牌的设计原则是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注重与环境的协调。而校园标识标牌是从其独特的环境进行分析的,其设计通常有文化性、人性化、实用性和整体性,如千末标识设计的校园文化导视系统中的标识标牌就体现了其设计原则和应用创新。(如图1、图2 所示)
图1 校园标识标牌设计
图2 校园标识标牌设计
那么,首先要确定学校文化的含义和对校园标识标牌的定位。在进行学校视觉识别系统标识标牌设计之前,应对校园建筑环境条件和分区布局、交通路线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其次要分析行政办公楼、各学院教学楼、公共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公共活动场所等的内部部门结构和行人流动路线。要遵守服务师生、以人为本的原则,加之学校的简介和学科特色介绍、高效化的引流指示,使校园标识标牌能够分级、分类清晰。最后有必要遵循从外到内、由大到小的顺序并通过实际调研校园环境对其标识标牌进行分类和分层设计,以室内、户外标识牌和车行、人行标识牌为主,做到与学校环境相协调统一、和谐等。校园标识标牌设计以清晰的文字、简洁的图形符号、醒目的色彩为设计要素,具有功能性、美观性、适用性、一致性、通用性的设计要求。
校园导视系统由于其特定的用户和环境特征而与其他导视系统有很大的不同。校园标识标牌设计的应用与创新需要在确定项目设计的前期阶段进行详细的现场调研,并且校园标识标牌设计只有在对整个校园道路过程、楼层分布和其他区域进行现场实际考察之后才能进行。经过现场调研,需要对项目进行深入分析,了解项目要点,确定内容,提出设计方案。校园标识标牌的设计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室内和户外的标识标牌设计。其主要是校园各职能楼层内部楼牌的设计,如图书馆的楼层索引、楼层编号、各部门科室名称、办公室职能牌等,另外还有道路指示牌、识别标识标牌、建筑物指示牌。校园标识标牌在造型形象、创意文字、色彩搭配、材质使用、空间布局等方面相互影响,力求在识别元素的各个方面形成统一的视觉识别,以达到视觉统一的效果。大学校园的标识标牌一定要富有内涵,因为它不仅能够表达校园的发展背景、办学理念,而且还能够直观地阐明高等教育文化的特征来提升高校形象,呈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等。
4 结语
本次研究了解了校园项目设计与视觉识别系统的关系、解读了校园文化和融入地域文化的必要性,通过实地调研法和设计实践法对校园中的标识标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综上所述,校园中的标识标牌应结合大学独特的地域、历史和文化特征,通过个性化的设计元素,实现统一的变化。在体现校园的独特性时,要充分传达大学校园系统的机制和标准化管理,以增强对大学形象的理解和记忆。应有一个明确的构想方法,依托学校所在的地理环境,提取文化传承的概念,以便利和高效为目标,以适应引导空间的实用性、校园建筑的文化本质和校园环境的完整性及以人为本等人性化的需求。采用简化法、添加法、变形法、抽象法、拟人法、解构法,巧妙地进行完善改良设计。校园项目中的标识标牌设计不仅起着指示导向作用,还代表着每所学校的品牌形象,也是每所学校文化历史的沉淀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