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型临床医生所需的知识对医学研究生教学的必要性和效果评价
2021-06-17杨爱荣杨勇莉余章斌马新春
王 轶,杨爱荣,杨勇莉,余章斌,张 英,马新春
(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耳鼻喉科,北京 100730;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教育处,青海 西宁 8100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 儿科,江苏 南京215000;4.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青海 西宁 810000)
传统型临床医生是在临床指南和现有的理论知识指导下进行临床诊治的,当遇到新问题时一般请教上级医生或查阅教材,其缺点是因循守旧、不求突破。随着中外医学界深入广泛的交流,传统型临床医生已经无法满足广大患者的诊疗需求,对于很多病因不清的疾病,需要通过查阅最新的文献,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知识、诊疗技术和指南,或者将现有的最新的临床证据,采用研究的方法使它变为临床常规,这就是研究型临床医生的职责所在[1]。建立研究型医院、培养研究型临床医生,是目前中国的当务之急。
中国医学本科生阶段主要以讲授教材内容为主,而医学研究生阶段是培养研究型临床医生的极佳时机[2]。本研究中研究型临床专家通过讲座的形式对临床研究生进行了研究型临床医生的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前调查研究生对研究型医生的了解现状,评估培训的必要性;培训前后进行比较,了解培训效果,为未来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培训对象与内容
1.1.1 培训对象:2021年3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一年级临床硕士研究生共252人参加培训,培训前进行传统型和研究型临床医生的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培训对象年龄21~30岁,平均年龄(25.1±2.3)岁。其中女生78.6% (198/252),男生21.4%(54/252)。
1.1.2 培训内容:培训共计2 h,由研究型医学专家讲解传统型和研究型临床医生的相关知识,包括:医学发展史、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区别、循证医学的知识、传统型和研究型临床医生的特点等。
1.2 问卷内容及调查完成情况
1.2.1 问卷内容:培训前后分别回答传统型和研究型临床医生的相关知识问卷,共15题,评估对传统型和研究型临床医生的相关知识了解情况以及培训后效果(表1)。
1.2.2 问卷调查完成情况:252人完成培训前问卷,其中166人完成了培训后问卷。分别计算培训前后问卷各项得分百分率,比较培训前后问卷得分的差异。
2 结果
2.1 培训前评估
共 252人完成培训前问卷调查(表1),培训前仅55.16%研究生了解传统临床医生和研究型临床医生的区别,54.37%知道传统临床思维和临床科研思维的区别。
2.2 培训前后问卷结果比较
经过培训后,对研究型临床医生的认识正确率明显升高(95.78%vs55.16%)(P<0.01)(表1)。
表1 对医学研究生培训前后问卷调查的结果Table 1 The result of questionnaires before and after teaching medical postgraduates(n,%)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讲座的形式,向一年级研究生讲授了研究型临床医生的职责、思维方式以及循证医学的知识。培训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生对于“研究型临床医生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范围” “传统型和研究型临床医生的区别”不甚了解;“遇到临床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研究型临床医生选择的解决方式”时请教上级医生和从教材找答案者几近半数,主动检索文献者占比较低;“知道传统临床思维和临床科研思维的区别”占半数。虽然对“临床医生应该进行科学研究吗?”和“你认为发表论文对临床治疗患者有帮助吗?”两题的肯定回答在80%以上,但是他们对于临床科研的设计并不了解。说明研究生对传统型和研究型临床医生的相关知识比较匮乏,故而对研究生进行研究型
型临床医生的相关知识培训是必要的和迫切的。
培训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全部问题肯定的回答率均显著提高,证实了培训的有效性。但培训后正确率仍非100%,说明单次培训难以达到完全理想的效果,今后需要反复培训,指导他们了解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遇到难题时应主动查阅最新文献、查找证据;对病因不明的疾病,合理地设计临床科研课题,通过证据、数据来论证,为临床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研究结果表明低年级研究生对科研型临床医生了解不够,科研培训非常必要。培训后对科研型临床医生的职责、思维方式以及科研课题的设计的了解显著提高,说明培训有效。未来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科研培训促进研究型临床医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