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班制”中学校园规划设计
——以东营市科技城中学为例

2021-06-17丛晓祎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学校园走班制廊道

丛晓祎

(上海思序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0 引言

自2017 年起,高考改革开始全面推行“3+3”考试模式,除语、数、外3 门课程之外,其他课程采取学生自主选课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由“班级授课制”向“走班制”转换[1]。 “走班制”起初源于美国,“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曾掀起了美国教育改革的浪潮,在此之后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美国高中已全面实施“走班制”教学[2]。 日本等国家也紧随其后纷纷开展“走班制”教学尝试,在教育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性和个性的培养[3]。 由于国外“走班制”开展较早,其校园建设也与之相适应形成了符合各自国情的空间布局形式和设计特点[4]。

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在此历史时期,社会现状与教育息息相关。 为了应对新的社会变化下的教育问题,我国不断深化“走班制”改革,在全面提升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和主动性,根据个人兴趣和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开发学生的智慧与潜能。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普及,校园设计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5-7]。除满足基本教学需求外,对师生心理诉求的反馈、对互动交往要求的回应均对校园空间设计及组织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同时也应是满足各类复合功能需求和生活体验的精神空间,是教育建筑设施的综合体系[8-12]。 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以东营市科技城中学规划设计为例,遵循“整合、生态、共享”的原则,以打造校园共享环形长廊“森之环”为核心亮点,将东营科技城中学校园规划为“三横三纵”的平面功能布局,从规划布局、功能组织、交通流线、“森之环”等方面进行了专项设计,将廊道空间与学习活动及交流互动结合起来,既能满足教学培养要求又能提高学生校园体验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期对日后的“走班制”中学校园设计提供多样思路。

1 东营科技城中学项目概况

1.1 项目概况

东营科技城中学项目位于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角,临近东营市中心城区,东部边界临近东八路,西部边界为高速公路,南向毗邻小清河,北向则靠近武家大沟。 科技城中学项目主要依托于环渤海经济带和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趋势,区位优势明显。

1.2 区域气候特点

东营市地处中纬度,面海背陆,受到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影响较多,气候上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以冬寒夏热为基本气候特征,四季较为分明。 春季较为干旱且多风,早春时冷暖无常,有时伴随倒春寒现象;晚春则回暖迅速,容易出现干旱;夏季气温炎热且多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偶尔出现台风,风向常为南风;随着气温下降,秋季降雨量明显变少,气候干爽;冬季风向常为北风,天气干冷,雨雪较少。

1.3 历史人文条件

东营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的故里,是优秀地方戏曲山东吕剧的故乡。在东营,多种自然景象、文化现象、民俗风尚交相辉映;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古齐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石油文化、屯垦文化、戏曲文化等在此处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黄河口文化。

2 设计原则与设计依据

2.1 设计依据

(1) 《中小学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

(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

(6) 现状资料及我国现行的相关设计法规

2.2 设计原则

(1) 整体性

中学校园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学习及活动环境,涵盖了教学、运动、生活等多种功能需求,在规划时应重点贯彻整体性原则。 从校园整体布局到立面造型设计均应统筹考虑,结合地形地貌、城市文化及区域远期规划,做到因地制宜。 在设计时也应考虑到“走班制”教学模式的改革推进,从整体布局出发,解决“走班制”改革带来的实际使用问题。

(2) 综合性

以城市性质、特点及传统风貌为切入点,综合统筹用地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用地周边的景观条件,并综合考虑校园的采光、日照、通风等要求。

(3) 创新性

创新是中学生所需的重要素质,中学校园规划设计也应遵从创新性原则,力求在既有教学建筑空间布局上有所突破,结合“走班制”改革提出的新功能,对师生切实需求做出具有创新性的回应。 努力将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融入到设计中,提高学校建筑功能质量和水平,为学校师生们提供舒适、安全、经济、科学、超前的教学空间。

3 东营科技城中学方案设计

3.1 设计目标及定位

以满足师生切实需求与心理感受为出发点,营造使学生感受并体验自然、促进师生互动与交往、帮助学生塑造自我的校园。

3.2 设计理念

在校园规划设计过程中,在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利用周围景观优势,传承文化地域特色,构建满足功能使用、富有弹性、多样协调的校园系统。

校园的主体使用人群是教师和学生,设计时应统筹考虑师生的需求特点,满足教学、工作、学习、活动等物质功能。 设计时也需把握“走班制”改革下师生特定行为规律,满足其心理需求,增进师生交流、陶冶情操、提高修养,通过不同的空间组织满足不同层次的精神功能。

3.3 空间布局

(1) 总平面图

科技城中学校园总平面图如图1 所示,学校分为中学部和小学部,其各自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 班级授课制模式下,校园空间组织形式单一,组合较为保守。 “走班制”改革后,校园空间除承载了教学功能外,还承担着活动展示、排队等候、互动交往等功能,校园的空间形式也由封闭向开放、灵活转变。 教学区公共部分通过廊道空间——“森之环”和建筑单体串联围合,校园布局上形成了主次分明的院落空间。 通过“森之环”将原本孤立存在的校园主要功能空间联系起来,保证了校园功能布局上的整体性。 学生白天的学习交往活动主要在环内进行,巨环串联了大量的差异空间,人工与自然在此处交汇,多种功能在环内叠合相遇。 环内挤压在一起的差异,激发出巨大活力,刺激着交流和思维,巨环成为一条在空间和时间上无始无终的学习通廊,构成中学校园交流活动的核心场域。

图1 校园总平面图

(2) 轴线分析

中学校园的主要功能构成分为3 个部分:教学空间、体育空间及生活空间。 在综合场地情况及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将3 类空间以“三横三纵”的轴线体系表达(如图2 所示),横向轴线以餐厅、天文台、图书馆、综合行政楼等公共共享空间为中轴,中学部与小学部分居南北两侧,体现了中学部、小学部分而不散、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 纵向轴线将3 类功能空间划分成东侧运动区,包含室外运动场及风雨操场;中部为各类教学单元;西侧后勤生活区,包含教室宿舍、学生宿舍及食堂等。 在“三横三纵”功能布局基础上,加入“森之环”将各类空间进行整合与组织,使校园整体极具围合感与仪式感。

图2 校园“三横三纵”系统图

以一条贯穿南北的“森之环”联系教学区和生活区,而其外环教学区和生活区的一条车行道联系主入口和次入口,步行人流一部分通过校园景观主轴线进入到由教学楼围和的广场空间,并可自由到达教学楼,由此延伸到达北侧的公共生活区;一部分从校前区经“森之环”,可到达公共生活区和活动区,形成了一条环形生态廊道,可提供自然物种的栖息和学生活动空间,从而实现人、车分流,保障学生生活在安全、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中。

教学区和公共区由校园主轴线上的内部庭院、线性风雨连廊及建筑群构成,建筑群包括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以及餐厅和宿舍。 教学区呈现出一种对称的秩序美,公共区又具有一种中心的围合感,整体具有稳重感和均衡感。

“走班制”改革实施后,校园廊道空间的功能趋于复合化,增加了多种使用和交往需求,对开放共享的空间需求日益增长。 “森之环”设计增添了空间的流动性和广场的围合感,满足了“走班制”校园的开放空间需求。 广场的南侧面向校园入口,中间为大尺度内部庭院,东侧为校园运动场地,形成庄重而又不失通透感的礼仪性空间。 教学区的广场中心为主景观,结合校园图书馆、科技馆等重要建筑,使整个校前区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3.4 “森之环”设计

(1) 空间布局

“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下,学生需在走廊内换取书物、等候打卡,行为方式的改变对廊道空间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 “森之环”将教学组团与公共区各个功能用房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交流平台,可以有效解决“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各类功能需求。 不仅为教学区提供便利的交流空间,同时增强教学区与公共区的联系,为校园平时的交流、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有效的联系,也为师生交流互动拓展了新的场所。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走班制”教学改革,校园空间的功能越发多样,除了满足学习、考勤、阅览等教学需求的功能外,校园的公共空间功能也日渐凸显。 校园空间的设计及组织模式应该更加灵活多变,以适应“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 设计时,打破了“走廊+教室”的传统模式,营造了多样化、复合化的内外部空间,每栋建筑都有各具特色的交流空间,为学校教学和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性;环状廊道连接生活区和教学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活动、交流场所,使交流与互动不仅发生于课堂,更发生于课外,主体效果如图3 所示。 经过交通整合,创造以多功能报告厅为中心的环形流线,教学楼、食堂、艺术教室、风雨操场、中心广场环绕周边,学生通过“森之环”充分体验校园生活。

图3 校园“森之环”主体效果图

廊道空间设计时应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各类不同使用属性的单体应采取不同的组合布局。 目前,我国中学“走班制”教学活动主要采取2 种走班方式,即同楼走班和同层走班。 为应对不同的走班方式,各类单体也采用不同的廊道空间组织形式(如图4 所示),环形布局适用于教学类单体,小学部、中学部教学楼均采用环形布局,提高课间走班效率,方便实用。 组团形布局则应用于中部综合体,丰富步行体验的同时,通过设置各类活动空间,提升体验感。 宿舍则采取主杆形布局,综合考虑经济性与可达性。

在“森之环”设计中注重功能分区、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设计手法,对校园建筑组群进行合理的分区,采用3 个走势截然不同的元素,环形廊道、圆形图书馆、退台式屋顶,组合构成了一个教学综合体。 景观设计与建筑空间充分融合,打造由内而外自然生长的有机体,打破了思想与学习的边界,无形中建立起校园与环境、自然、人的关联,让学生不自觉的探索自然、发现自然,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了自然与建筑一体。

(2) 尺度及流线分析

相关校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校园疏散通道的每股人流宽度为600 mm,且必须按整数倍增加,同时教学空间外廊的净宽应≥1.8 m[14]。 根据对“走班制”廊道空间人流股数的分析,教学空间外廊的净宽应≥2.4 m,才能满足人流通行与各类功能使用的需求[15]。 设计结合安全与空间感受,同时考虑到“走班制”教学组织模式下课间时出现的人流高峰,教学空间外廊的净宽度统一为3.0 m,其他廊道空间尺度随功能及造型需求变化。 通过人体尺度研究可知,当动线空间的截面高宽比适宜时,既具有驱动性,同时也不会给人带来压抑感和紧张感。 科技城中学的廊道空间宽度多为3 m,除低层层高为4.2 m外,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6 m,廊道空间高宽比例均衡,符合人体适宜的尺度。 在“走班制”教学组织模式下,过长的路线长度会影响走班的通行效率,同时也会给人带来单调感与乏味感。 所以在设计时,每15 m 范围内设置放大空间或增添活力元素,有效的控制动线长度,既提升了动线空间的通行效率,同时也能获得亲切、活力的空间体验。

图4 校园廊道空间构成图

(3) 功能分析

“森之环”主要划分为教学区、公共区及活动区3 大功能板块。

南侧区域为小学教学区,临近小学部人行主入口,同时通过由校前区延伸至核心区域的中心广场,将教学区分为中学、小学两个部分,既统一又相对独立。

中间区域为公共生活区,分别设置餐厅食堂、报告厅、风雨操场及教师公寓,满足整个校园公共活动、生活与交流的需求。 同时,区域临近西侧道路的后勤入口,方便餐厨和生活用品及时转运。

北侧区域为中学教学区,与小学部相互隔离,同时在北侧道路上设置紧急出入口,可为体育场的对外开放及接送学生车辆提供便捷的对外出入口,而不会影响到校园的内部,增加安全性。 3 个主要区域彼此间联系便捷而又有所隔离。 食堂位于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使其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而又不使其配套设施对校园整个环境造成污染和景观上的隔阻。 教学区、生活区与体育区形成三角形布局关系,功能上相互联系,使用时可通过各功能区的步行通道便捷有效的相互通达。

(4) 景观设计

为适应“走班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学校园的景观设计理念也随之调整与进化,侧重点偏向于体现校园内外环境的交融、增强空间交往性。景观设计理念从传承城市人文历史、切合地块区域特色为出发点,重点体现对校园场所精神的理解,以反映教育多元性、自由性为目的,对不同功能区域采用不同处理手段。 具体手段包括底层架空、屋顶绿化、多层次庭院、公共共享空间营造等等,将景观设计与校园空间有机结合起来。

地块位于东营生态科技城,景观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趋势,以生态理论为指导,践行可持续发展原则。 校园内多以植物造景为主,采用了多种绿化形式,力求通过景观设计优化校园整体生态系统。 中学校园的环境意境一般都由建筑、小品、绿化以及空间架构等要素体现,在“走班制”教学形式下,廊道空间的构建也成为校园环境意境的重要元素之一。 地块北部为公园,在设计时将这一景观资源引入校园,结合教学单体排布打造生态景观廊道“森之环”,环内广场与庭院交融、森林与花园并存,公共与私密空间有机隔离,活动与交流灵活发生。 “森之环”不仅是校园景观设计核心,更是贯穿整体的中轴线。

为了给师生带来森林般的空间体验,给学生带来更接近自然的户外体验,设计时选取浅绿色作为“森之环”基调,屋顶绿化采取深浅有序的绿色,还原自然。 底层架空空间与户外空间紧密相连,空间相互连接与碰撞,场地变化更加生动,为学生的互动带来更多可能性,形成了灵活、丰富的步行体系。 充分利用每一处空间,创造更复合的场所功能配合教学使用及课后活动,结合廊柱、小品、雕塑、座椅等景观装置强化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

3.5 校园道路交通分析

校园交通流线布局图如图5 所示。

图5 校园交通流线布局图

校园主入口分为南、北2 个,北侧为中学部主入口,南侧为小学部主入口,均以人行为主。 车行出入口则位于西侧道路,校车也从此处进入,车辆进入后马上可以停靠在入口两侧的停车场,不会干扰到内部。 在基地南北侧道路偏东位置各设置了一处紧急出入口,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出入口使用,同时环绕校园一周形成消防环线。

道路设计采取人车分流形式,车行出入口位于西侧道路,教职工车辆进入后可就近停入停车场,校车则需向南行驶停放于西南角,从而将教职工车辆与校车有效分离,避免车行出入口出现拥堵;教职工停车场临近教室宿舍入口,校车停车场临近小学部人行出入口,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中学部与小学部人行出入口分设于南北道路,均设置入口广场,方便学生集散,同时营造入口仪式感。 中学部与小学部各单体均由连廊连接,保证人流的可达性与走班的便捷性。 休闲广场点缀其中,营造出丰富的场所体验。 整个教学区外围设置6 m 环形消防车道,满足规范的同时,也为紧急情况下的人流疏散提供了有效保障。

4 结语

随着“选课走班制”教学改革在我国全面推行,师生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校园空间如何适应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廊道空间是“走班制”教学形式下使用空间最为频繁的空间之一,廊道空间承载的功能、廊道空间的尺度、空间形式等已经成为当前设计师重点考虑的问题。 东营市科技城中学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选课走班制”及廊道空间的相关研究,在满足校园廊道空间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整体化设计了校园廊道空间,为学生打造灵活、丰富、和谐的校园环境。 通过科技城中学校园规划设计,能够为完善中学建筑设计理论做出有实践意义的贡献,也为今后“走班制”中学校园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中学校园走班制廊道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四以”模式探索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书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