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老城区广场“社会向心空间”改造研究*
2021-06-17储凯锋
李 里,储凯锋
(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快速提升至2018年的59.58%[1],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逐渐趋于成熟。在此基础上,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环境不断得到优化,休闲娱乐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是,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老城区公共空间与市民的精神活动需求之间矛盾重重。
“社会向心空间”(sociopetal space)被心理学家索姆尔(R.Sommer)描述为促进交流、创造一种轻松友好气氛的心理空间;在物质空间层面是由场所的内向弧形围合或座位半包围结构构成,使得空间有利于亲密关系的建立[2],以此形成内聚性的方向引导。城市广场作为传统城市区域的公共开放空间,可以调节区域土地密度,提高社会交往的有效性,是设计“社会向心空间”、激发城市活力的最佳选择。本文探究了环境行为学理论下居民公共生活的行为需求与“社会向心空间”构成的逻辑关系,以此对老城区广场的开放性、空间尺度以及形态进行规划改造,促进邻里关系,为老城区公共开放空间的改造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老城区广场“社会向心空间”的研究现状和问题
早在20世纪70年代,老城的复兴就在英国作为一项城市规划议题提出,英国《牛津词典》对于“旧城复兴”的解释为旨在为一个地区带来新的活力,发展新的组织[3]。我国早期的老城公共空间更新研究主要以文化、商业以及生态景观[4-6]等主题为导向,与市民传统生活格格不入,缺少人性化设计。2015年12月,我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通过实施城市修补,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等问题,恢复老城区的功能和活力[7]。
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老城区广场的更新研究开始逐渐向“人本”理念转移,探讨市民集体记忆与空间更新[8]、市民活动与空间特征的关系[9]以及空间适宜性分析[10]等内容,但大多基于现状进行优化,缺少对“社会向心空间”的综合性研究:一方面,老城区广场的使用人群和时间段单一,青壮年毫无参与度;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市民生活的深度调研,无法将传统生活行为与城市规划、文化宣传相结合;不仅如此,商业活动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得商业功能无法和其他人本功能相协调。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老城区广场的更新不再是单一功能的置换,而是要解决限制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影响,探讨如何减小城市居民之间的距离,塑造新的邻里亲密关系,规划建设新型“社会向心空间”。
三、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社会向心空间”分析研究和基本特征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与周边不同尺度的空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1],通过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人对不同空间环境产生的反应和情绪,以此研究人群、空间感知以及行为偏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选取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博物馆前的城市广场作为研究对象。身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城市广场利用率却极低,城市公共生活缺乏“烟火气”。因此,必须通过了解市民群体的行为偏好和空间现状的关系,总结适合古城传统生活的“社会向心空间”基本特征。
(一)分析研究
1.场地现状。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寿县老城区商业和文化空间的面积,城市广场的建设主要以展示城市形象为主,忽略了市民生活的重要性。现存的寿县古城平面呈正方形,面积3.65平方公里[12],人口达到10万以上,具有典型的建筑密度高、人口密度大等特点。城墙的四门相连形成十字,打造出城市商贸文化轴线,沿线分布古城主要的商业、景点和教育资源。研究场地位于西大街的寿县博物馆前,场地的正北方为孔庙和奎光阁。作为展现寿县历史文化和城市形象的公共空间,广场视野开阔,功能单一,平面以博物馆的中轴线为中心,左右的景观和铺装呈现出大致对称的形态。
2.使用人群。如表1所示,由于古城的老龄化严重,目前广场主要的使用人群共分为四类:分别为退休的中老年人、学生、游客以及研究团队等等。其中,老年人在广场的停留时间和频率最长,人数最多,主要以休闲娱乐等活动为主;学生主要来自于附近的中小学,一般于放学后在这里游戏玩乐;游客和学者通常以广场作为有标志性的集散地,仅仅作短暂的停留和休息,目的较为单一。
3.行为特征。由于中老年人对交流和公共活动的需求较大,因此,由表1可知,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老年群体在广场上呈散点状分布,主要集中在边缘墙角和树下,活动时间段以清晨和傍晚为主。附近的工作人员、散步的市民以及游客由于停留时间较短,因此更倾向于选择相对安静、人数较少的地方休息,如树下、花坛边以及博物馆入口处。而放学后游玩的孩子,由于其活动路径的规律性小,缺少限制要素,因此活动范围较大,往往分散在广场的各个角落。
表1 传统文化古城镇的主要游客团体与其行为目的、偏好的对应关系
(二)老城区广场“社会向心空间”的基本特征
根据分析可知,目前古城广场缺乏空间的限定和规划,导致目前的市民活动杂乱而分散,且主要沿边界分布,空间利用率低,不利于绿化维护。因此,古城广场“社会向心空间”应具有以下特征:
1.引导性。根据人对交往行为的需求,诱导不同个体进入场地,提升在场地内面对面的几率,增加聚集和交谈的可能性。
2.聚合性。通过塑造围合和内向型的几何空间,提高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3.安全性。保障老年人、孩子等特殊群体的安全和健康,远离道路、集市等容易发生事故的区域,创造积极的空间尺度,提升市民精神状态。
4.舒适性。空间的设计要根据不同群体的身体和尺度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创造优于室内物理环境的室外空间,提高市民外出的几率。
5.社交性。帮助市民在公共空间中寻找具有共同爱好的群体,激发交流的可能性,增强邻里的亲密度。
四、旧城区城市广场“社会向心空间”的改造设计研究
通过对老城区广场使用人群的行为和“社会向心空间”特征的分析总结,可以发现:目前广场存在封闭性较强,功能简单以及使用群体缺乏交互行为等不足,因此要分别从广场和绿地的边界、树下以及铺装、景观等不同的方面对空间的围合性、社交性以及尺度感等进行更新。
(一)围合性:打破封闭的沿街商业空间
目前,广场的边缘主要由用墙隔离出来的沿街商铺、围墙以及孔庙遗址的棂星门组成,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效果,对人流的引导性较差,必须通过打破边界吸引更多的人群:第一,重新构建一个内向型的商业空间,通过打断沿街商业,规划一个新的广场入口。第二,将原始的旅馆、店铺改造成向内围合的院落式休闲餐饮,不仅契合城市年轻人的生活模式,也可以增加休息空间的面积,为更多的年轻群体和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等待和餐饮场所。
(二)社交性:促进交流的休息空间
为了保证广场展示城市形象的功能,对边缘绿地和花坛进行了空间拓展,并在边缘设计了具有高低层次的休息座椅。作为新的交流空间,一方面保护绿化的完整性,增加优化环境的生态空间;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的高度,拓展行为的多样性。老人和孩子可以通过大小、高度更换姿势,选择合适的地方打牌、读书写字和聊天。不仅如此,座椅由拼接的六边形构成,通过钝角空间,增加人群面对面的可能性,刺激社交行为。
(三)尺度感:触发小群体的微空间
针对有共同爱好的小群体,诸如打牌、跳舞以及聊天等,可以对舒适度较高的树下空间进行改造:一方面打破原有花坛和绿地的边界,在树的周围设计通道、桌凳以及铺装等,让小群体可以根据人数选择用于聚集的微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草地和植物的围合,加强微空间的边界感和安全性,减少空间内外的相互干扰。
(四)参与性:利用地面铺装打造游戏场地
由于原始的场地缺乏游憩功能的规划,导致儿童的游乐行为往往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因此,可以通过不同色彩的铺装在地面打造儿童的游戏场地,将孩子的游乐空间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边缘绿地与棂星门附近的区域增加与城市文化、历史有关的游戏景观小品,不仅强化城市广场的文化形象和博物馆的宣传功能,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游览行为,也让孩子通过游戏的形式认识和学习区域的历史文化,对传播城市文化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结论
人的社交行为和需求可以通过空间形态、功能和氛围等特征进行刺激和引导,以此增加城市生活的丰富性和交流性,促进城市活力和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改造具有社交引导性的“社会向心空间”,应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城市广场的市民群体和行为特征,将行为和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作为规划依据,总结“社会向心空间”应具有的特征,并针对城市广场的现状,提出具有社交聚合性和引导性的空间规划策略:第一,打破城市广场边缘的围合性;第二,引导并创造内向型空间;第三,增强休闲娱乐空间的交流性;第四,根据不同尺度设计小群体微空间;第五,利用铺装和环艺装置丰富娱乐性和文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