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魅力东方港 海上花园城
——档案见证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岛风景线建设

2021-06-17范良银浙江省档案馆

浙江档案 2021年5期

范良银/浙江省档案馆

刘旭军/舟山市档案馆

舟山跨海大桥富翅门大桥 迟名尊/摄

舟山以海洋强市,以港口兴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和到中央工作后,先后14次到舟山视察指导工作,对舟山的发展饱含深情、寄予厚望。“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舟山放在国际上、放在全中国、放在浙江省这样的位置上去考虑,越这么考虑,舟山的地位越不可限量”,这是习总书记对舟山的要求。近年来,舟山历届市委、市政府谨遵习总书记嘱托,砥砺前行,全力打造美丽海岛风景线,正以社会主义现代化海上花园城市的新气象昂首阔步向前挺进。

档案查询:“海通要冲”地位初识

据舟山市档案馆馆藏史料记载,舟山古称海中洲,春秋时属越国东境,称甬东。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设翁山县。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王安石上奏朝廷重置县治: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可以昌壮国势焉。宋神宗批准这一奏请,在旧翁山县地重置县治,名昌国。“海中之巨障”意指舟山是贯通南北、经纬东西的“海上中转港”,其繁荣发展能昌壮国势。王安石不愧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是历史上第一个看到舟山优越地理位置的人。

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李西霍芬博士在1868年11月至12月考察舟山,他意识到舟山是一个既可以做海军基地也可以成为一个重要贸易中心的地点。他在《中国旅行报告》中指出:舟山不仅可以使上海的商业,而且也可以使附近的宁波的商业归到它那里。它的中心地位可以保证它作为一个非常发达的转口地点。1895年,李西霍芬还坚持认为,“如果采用适当的措施,如设立自由商埠,该岛不难发展为商业大都会,不但能吸取领导宁波之商业,并能在该方面的交通上起而代替上海之地位”。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8月,孙中山在视察途中,顺道到普陀山。浏览普陀山时,中山先生在佛顶山普济寺前,看见了极为罕见的奇景,遂作《游普陀志奇》一文。1917~1919年,孙中山用三年时间撰成《建国方略》,他在实业计划物资建设中三次提到舟山。并以图文的形式将舟山作为东方大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其中。

观音法界 夏忠刚/摄

档案记录:“龙腾东海”舟山崛起

舟山群岛岛屿成千,港湾罗列,洋面辽阔,尽管历代能人认识到舟山的独特区位,但因交通的阻滞,群岛成孤岛,战略地位难以发挥。发展海岛交通,已成为海洋开发,建设舟山的主旋律。

1985年,舟沪线首条“蓝色公路”——定海西码头至上海金山卫航线开通。1986年,定海鸭蛋山至镇海白峰海峡汽车轮渡建成。1997年,舟山民航机场通航。1999年,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一期——岑港大桥动工兴建,这是舟山划时代意义的交通建设壮举,但最初的建设规模较小,建设进度也较为缓慢。

2003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到舟山调研时指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程,连岛大桥如果建起来了,对舟山的发展是一个根本性的推动。”2004年9月,习近平同志再次到舟山调研,明确要求连岛工程快马加鞭,争取早日建成。正是习近平同志的果断决策和积极推动,连岛工程建设步伐加快。2009年12月26日,历经10年建设,我国最大的陆岛联络工程——舟山跨海大桥全线通车。该工程至今仍是舟山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交通工程,实现了舟山从“孤岛”变“半岛”的脱变,使舟山更紧密地融入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舟山承接“新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0年12月30日,甬舟铁路历经三年八个月筹建顺利开工,甬舟铁路以宁波枢纽宁波东站为起点,经宁波鄞州区、北仑区,舟山金塘岛、册子岛、富翅岛,终于舟山市白泉镇。舟山的区位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在打通岛内外动脉的同时,岛内交通也进入立体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时代。1999年舟山朱家尖海峡大桥建成通车,2004年,舟山岛际航空正式开通,2005年,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全线贯通,2014年,舟山首条海底隧道——连接舟山市沈家门至鲁家峙岛的海底隧道正式通行。

以港立城,以港兴市,舟山岛屿岸线曲折绵长,总长2447.87千米,深水岸线87.5千米,天然港湾众多,发展港口经济,成为舟山崛起的又一关键。

198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关于舟山港对外开放》文件,同意将沈家门、定海、老塘山三个港区合并为一港,统称“舟山港”。此为舟山港首次获得国家命名,亦为舟山港划设港区之始。

1987年,老塘山一期1.5万吨级公用码头建设工程竣工,舟山港从此拥有第一座万吨级公用深水码头。1993 年,岙山石油中转储运基地建设工程竣工。同年,东海平湖油气田岱山原油中转站通过验收交付使用。1997 年,《舟山港总体布局规划》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部批准印发,舟山港成为拥有定海、沈家门、老塘山、高亭、衢山、泗礁、绿华山、洋山共 8 个港区的中国沿海主要港口。

2006年,“宁波—舟山港”名称启用,实现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吞吐货种从传统的水产、石料等,扩展到油品、矿砂、煤炭、木材、粮油等。与日本、美国、俄罗斯、朝鲜、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发展外贸运输往来,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初步形成客货运并举、水水中转功能突出、大中小泊位配套的大型综合港口构架体系,成为中国东部沿海能源、矿石等战略物资和大宗物资储运基地。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2012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舟山港综合保税区。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自由贸易区。同年3月27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在舟山新城召开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动员大会,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管委会同时设立。

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其实施范围全部在舟山。

2020年,自贸试验区三年试点任务圆满完成,舟山港区发展成为全球第八、全国第一大加油港。

档案见证:“海岛风景”这边独好

舟山市委、市政府紧紧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禀赋优势,把舟山发展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来谋划和推动,努力建设“四个舟山”、展示“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海上花园城市。

海上花园城市品质高端。舟山植被茂密,绿化覆盖率达34.4%,风光旖旎,气候宜人,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居全省第二,PM2.5 浓度每立方米 17 微克,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三。舟山是浙江首个全域旅游示范市,有普陀山、嵊泗列岛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桃花岛、岱山岛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集佛教文化、山海、渔俗、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覆盖率全省第二,全域美丽乡村画卷初步呈现。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2020年,舟山市在全国113个地级提名城市文明竞争中,最终以全国第9名的好成绩,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在全省首批完成县(区)“基本无违建”创建,是全省首个城乡生活垃圾全焚烧城市。居民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扩大到 91%,培育文明学校、文明家庭等 6000 余个,注册志愿者 22.6 万名,斑马线礼让蔚然成风,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自贸试验区新一轮建设扎实起步。国务院改革赋权获批落地,油气全产业链初步形成。集聚油气企业 7607 家,成为全国油气企业最集聚的地区。国内首屈一指的鱼山大型石化基地全面建成。上期所入股浙油中心,跨港区供油试点、低硫油出口退税政策顺利实施。营商环境优越,企业投资全流程审批最多80 天,政务服务事项均可“掌上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形成“舟山样板”,船舶通关效率全国领先。

作为国家实施“海洋强国”的战略基点,舟山将全面贯彻国务院提出的“3+5”目标定位,按照国际物流枢纽岛、对外开放门户岛、海洋产业集聚岛、国际休闲生态岛、海上花园城、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四岛一城一中心”的建设目标,努力展示“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海上花园城市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