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论的旅游知识体系构建*
2021-06-17张文菊高元衡
吴 琳,张文菊,王 艳,高元衡
(1.桂林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2.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知识(knowledge)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经验,是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推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阔,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对知识本身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在不同的知识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近或远的联系,于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知识进行分类,使纷繁复杂的知识各有归属,进而根据不同类别知识内部、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次序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与其他生产生活活动和产业相比,旅游活动是产生较晚的活动,旅游业也是产生较晚的产业。二战之后,长期的世界和平、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促成了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在这个迅速发展过程中,旅游业的功能从以满足视觉等感官需要向满足身心体验等复合型需求不断拓展,旅游业也由狭义的旅游业(观光旅游)不断创新出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同时,受旅游者人口再生产和旅游需求复杂性的影响,旅游业成了多层次、多类型旅游需求共存共生的复杂产业格局。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有关的知识也在迅速地拓展,但囿于旅游知识体系构建的困难和传统知识分类方法的局限,长期以来,旅游知识体系的构建还十分欠缺,在以学科分类体系为代表的知识体系分类中的地位尚低,与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不相符。
1 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旅游知识体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关于旅游知识体系本身的研究,Leiper从经济、技术和整体上搭建了包括旅游者、三个地理要素(生成区域、过境路线和目的地区域)和旅游业在内的旅游学的一般研究框架[1];Coles等提出旅游学研究应从学科的更大的角度出发,坚持更灵活的知识生产、多元、综合和协同模式为基础的“超越学科”的方向[2];余构雄等从国内外旅游期刊中发现旅游知识体系呈现从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旅游业影响及质量-旅游目的地体验研究的演变[3];Eric Laws等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指出“虽然旅游现象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系统,但旅游知识体系可以被描述为知识的镶嵌体”[4],即旅游知识体系是多种知识的交叉融合;曹诗图将旅游学科体系分为3个层次:基础层次、应用层次、哲理层次[5]。(2)关于旅游知识体系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的研究。受中国学科评价体系的影响,明确旅游知识体系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对旅游学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保继刚、谢彦君等众多学者致力于推动旅游管理学科向一级学科发展。保继刚等认为,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中国旅游研究实践中,旅游知识开始出现且不断累积,已经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知识体系,旅游知识无论在数量、维度、学科基础上都具有高度的复杂性[6],但旅游管理学科的设置还存在着“错位”,导致旅游知识不当归属和旅游知识矮化。(3)关于旅游知识体系的研究方法。学者多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国内外主要旅游学术期刊所发表的文章,发现旅游知识体系创新力比较稳定、知识体系内容日益丰富、研究方法日渐成熟并更加科学化;认为旅游知识体系已形成了结构相对完整的旅游学科知识生态系统,并呈现出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多元化特点[7-8]。
在微观层面,姜勇彪等对旅游地学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旅游地学作为一门课程, 其知识体系包括地球科学、旅游学和国家政策法规三个知识领域中相关的知识单元[9]。杨结提出大学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知识体系应包括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表达能力、业务知识(经营业务、投资、密切相关行业)、管理知识(政治、经济、法律)[10]。王京平研究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后提出: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的建立应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旅游资源是导游文化知识组成的依据,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建立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现代旅游的发展事实是导游文化知识的补充[11]。马鹏等在分析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结构体系[12]。郑坚强等认为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存在体系不健全、知识体系存在着重复、时序错位等混乱现象,探讨建立了一套横向上将知识点按照构成旅游大系统的几个子系统归类,并对应于相应的课程,纵向上划分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三个层次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框架[13]。
从研究内容上看,王京平提出关于导游的文化知识体系应是以自然景观文化和人文景观文化为主的知识体系[11]。杨结提出大学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应分析组织层级职位所需掌握的知识,然后根据学习的规律将其转化为课程并进行适配,如作为基层,需熟悉具体业务的专业知识、具体操作;作为中层,必须在熟悉基层业务的同时掌握管理知识;作为高层,在掌握基础的业务知识、管理知识的前提下,还要具备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各种准确决策的能力[10]。
综上:关于知识体系的研究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既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充分了解产业的发展;既要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结构,明确核心知识单元,明晰各知识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又要充分吸纳实践发展所带来的新知识。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旅游、从景区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旅游知识体系不断扩展,国内外关于旅游知识体系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总体上看,关于旅游知识体系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缺陷:既缺乏一般性理论的指导,又没有采用系统论等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既局限于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旅游研究知识体系进行分析,又缺乏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系统性研究,无法将旅游产业发展实践的新内容有效地融入旅游知识体系中,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旅游知识体系,从而无法支持旅游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旅游学科获得应有的地位。
2 知识体系构建的方法
知识体系构建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知识体系结构是以知识总体或较大的知识门类集为研究对象,将知识整体划分为若干有内在联系的知识集合或知识群,这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集合或知识群往往被称为“学科”。微观层面则以某一学科知识或学科内部相对独立成体系的知识单元(课程)为研究对象,侧重研究知识的传承和传授。宏观知识体系构建的研究对人类社会的知识分类、对微观研究、对课程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的分类与知识的起源密切相关。许多现存的专门学科是从日常生活的实际关注中发展出来的,如:几何学发源于土地测量和勘定;力学产生于建筑和军事技术中提出的问题;生物学起因于人的健康和家畜饲养问题;化学肇始于冶金和印染工业提出的问题;经济学发端于家政和政治管理问题,等等。当今的专业知识有许多都是随着社会的自然分工而自然形成的。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也认为常识性的知识和工艺知识的规范化及标准化,应该说是实用科学起源的最可靠基础。自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来, 哲学家已经开始梳理文理知识与技能知识、人文知识与古代课程的所有分支。英国哲学家培根根据人的心智能力, 把知识分为记忆的知识、想象的知识和理智的知识。钱伯斯提出整体统合的知识观,从整体上把知识分为“自然的与科学的”知识以及“人为的与技术的” 知识。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百科全书学派哲学家狄德罗与达朗伯延续了培根知识分类的方法, 同样采用人的心智能力作为知识分类标准, 其建立的知识体系包括神圣的知识、人的知识和自然的知识三个有机部分, 这三个部分统摄于历史知识和哲学知识[14]。
我国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也出现很早,重视以知识的作用来分类。汉语中“范畴”一词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尚书·洪范》,其中提到“九畴”,为:“初一曰五行, 次二曰敬用五事 ,次三曰农用八政, 次四曰协用五纪, 次五曰建用皇极, 次六曰义用三德 ,次七曰明用稽疑 ,次八曰念用庶征 ,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九畴”按知识的用途将知识划分为天文、地理、农事、国政、人伦日用等类型[15]。儒家将典籍分为六类,即“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充分体现出其经世致用的知识分类特色。儒家先哲按不同典籍所内含的知识内容,根据其内在的系统架构和逻辑关系,将《易》作为一种哲学,放在前面,作为指导性学科;把《书》这种政论性文献放在第二位,统领其他学科;把春秋以前的《诗》作为政治舆论宣传工具,排在第三位;把《礼》,春秋时期的各种规章制度、礼俗习惯,放在第四位;把汇集娱乐活动知识的《乐》放在第五位;把作为历史典籍的《春秋》作为总结性知识放在最末[16]。
在当代, 这种以知识效用为核心的知识分类方法, 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知识经济社会理论。如:美籍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根据知识的实用价值把知识分为五类:实用知识、学术知识、闲谈与消遣知识、精神知识、不需要的知识。他的分类有着明显的经济学目的, 主要是为“知识产业”寻找立足点[17]。
世界经合组织(OECD)在1996年的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将知识分为四大类:(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主要是叙述事实方面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主要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3)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主要是指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识[18]。
改革开放后,钱学森先生结合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系统、深入地思考了知识体系,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由“四个层次、六大门类”组成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体系,即工程技术层次、直接为工程技术作理论基础的技术科学层次、基础科学层次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层次等四个层次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等六大门类[19]。知识体系层次结构见图1。
图1 知识体系层次结构
其中:哲学层次的知识指导人们看待事物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们如何去认识客观世界,回答关于客观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基础科学层次的知识指导人们研究揭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理论和方法,具体分析事物“为什么”,探索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技术科学层次的知识是指导人们把认识世界的理论成果转化为指导具体领域世界的技术方法,回答“能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的问题;实践应用层次知识是指导人们在具体研究和应用过程中运用所掌握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解决“怎样做”的问题。
在上述四个层次中,既存在由上至下的由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也存在自下而上的由实践丰富理论的关系。
借鉴钱学森先生“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体系”中关于知识层次划分的论述,结合OECD的知识分类体系,本文尝试从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程度对旅游知识体系进行研究。
3 旅游知识体系
3.1 旅游知识体系分类
旅游知识体系,简而言之可认为是人们从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发展等旅游实践中获得的对旅游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按照旅游知识掌握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旅游消费者知识体系和旅游供给者知识体系。其中,旅游者知识体系是指导旅游消费者认识旅游客观世界、进行旅游消费活动并获得旅游体验所需的知识的总和,旅游消费者需要掌握一定的自然、人文等知识才能更好地感受旅游带来的美;旅游供给者知识体系则是指导旅游从业人员、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认识旅游客观世界和旅游消费者、改造旅游客观世界、管理旅游生产活动、为旅游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认可所需的知识的总和。
按照旅游知识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旅游消费知识和旅游供给知识。其中,旅游消费知识重点研究旅游消费的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行为以及旅游消费活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旅游心理学、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等知识;旅游生产知识则重点研究旅游生产的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旅游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包括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知识。
按照旅游知识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的交叉融合关系,可分为旅游经济知识、旅游管理知识、旅游文化知识、旅游地理知识等。
3.2 旅游知识体系层次
参照钱学森先生的划分,本文从旅游供给者的角度构建旅游知识体系。研究发现,旅游作为一种交叉学科,旅游技术科学层次的知识多是借鉴相关传统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并加以吸收和创新,来源纷杂且尚未形成比较清晰的体系,因此本文将旅游知识体系分为:旅游哲学、旅游基础科学知识、旅游实践应用知识三个层次(见图2)。
图2 旅游知识体系层次结构
(1)旅游哲学
旅游哲学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角度来研究什么是旅游,如何认识旅游、旅游在人的成长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等。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从早期的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活动到如今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等“旅游+”的出现,旅游现象的复杂性导致了认识旅游本质的困难,旅游与休闲、游憩之间关系的界定引发人们对旅游的本质的深入思考[20]。
在本体论方面,旅游研究者在认识旅游的本质这一问题上所采用的方法和路径多种多样, 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旅游是人们利用余暇在异地获得的一次休闲体验”[21],“旅游的本质是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22],“旅游本质是异地身心自由体验”[23]等。这些对旅游本质的认识尽管还存在差异,但都涉及了客观世界的两个基本属性(时间:非必要的生产生活时间;空间:非常住地的空间)以及旅游本质的核心(旅游消费者的主观体验)。
在认识论方面,研究者普遍认为旅游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摆脱自然的约束后满足精神需求的活动;旅游实践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旅游需求和旅游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对旅游的认识来自人们亲身参与旅游实践活动,或通过观察、调研、访谈他人的旅游实践活动而获得。旅游知识能够指导人们从事旅游消费和旅游生产等实践活动。
在价值论方面,旅游作为一项客观存在,能够满足不同主体的效益,如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效益,并体现不同的价值。在经济方面,旅游是经济循环、国际贸易和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促进社会财富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流动,既可以产生促进就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外汇收入等正面作用,又可能带来通货膨胀、两极分化等负面作用[24];在社会方面,旅游促进了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人群之间的交流,并推动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既能够促进文化的保护、传承,也能够促进文化的融合、创新[25];在环境方面,旅游既能够带来对环境的破坏,也能够提高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和保护[26]。
(2)旅游基础科学知识
旅游基础科学知识主要是揭示旅游发展变化规律的理论和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的起源、发展演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旅游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
旅游起源问题是学界广泛探讨的旅游基础科学命题之一。从时空客观表现形式上看,旅游作为一种异地性的行为,与远古人类的迁徙活动、人类社会的贸易商旅活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主观体验的角度看,旅游带来主观层面的愉悦享受,与宴饮聚会、公共祭祀、丰收庆典等娱乐性活动具有一致性。
在旅游的发展演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方面,旅游活动参与者从达官贵人、士人商旅向普通民众演化;旅游需求从满足感官需求(观光旅游)向满足身心需求(休闲度假旅游、文化旅游)转变,从非必要需求向人民高质量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转变[27];旅游资源从注重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向注重市场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从单一旅游业向全域旅游转变[28]。
旅游也遵循季节性、地域性等与时间、空间有关的普遍性的规律[29],这些规律既体现在中国旅游资源分布方面[30],也体现在旅游需求[31]和旅游者行为[32]方面。
(3)旅游实践应用知识
旅游实践应用知识指导人们在具体的旅游服务、旅游生产等管理、生产实践过程中运用所掌握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在旅游管理过程中,研究者多借鉴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旅游的基础理论和方法[33],用于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企业管理等。如在旅游目的管理方面,借鉴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核心-边缘理论”衍生出“环城游憩带理论”[34];借鉴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衍生出“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35];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生态容量理论”衍生出“旅游地容量理论”等。这些理论和方法在旅游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解决了众多旅游实践问题。
在旅游生产中,结合不同的旅游实践岗位来进行细分,如导游服务岗位要掌握游览路线设计的方法、控制游览节奏的技术以及所讲解的景区景点的知识[36]等;餐饮服务工作岗位要掌握推荐菜品的方法、合理摆台的技术等[37];住宿接待工作岗位要掌握安排客房的方法、推荐客房的技术等[38];旅游规划开发岗位要掌握旅游资源调查和分类的方法、旅游空间组织的方法[39]。
4 结论
随着旅游实践的不断发展,旅游的外延及内涵在不断丰富拓展,旅游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也在不断地交叉融合。伴随着旅游实践的发展,旅游知识体系也在不断地丰富完善,并与其他学科知识不断交叉融合,旅游知识体系的构建已经不仅仅是旅游理论研究的问题,更涉及旅游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地位。
但遗憾的是,由于旅游活动的综合性以及旅游生产实践与其他生产实践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再加上关于旅游知识的研究起步较晚,构成旅游知识的各分支知识多数已经被纳入其他知识体系的范畴,如关于旅游者行为方面的知识被纳入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体系,关于旅游资源方面的知识被纳入地理学、民俗学、历史学等知识体系,关于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被纳入工商管理知识体系,关于旅游经济运行的知识被纳入应用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因此旅游作为一个随着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出现的较新的领域,难以成为一个逻辑严密的研究对象体系,尤其是在技术科学理论层面的研究缺失,没有形成旅游知识研究所特有的应用理论和技术方法[40],这与旅游生产实践的突飞猛进极不相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的学科地位。希望本文的尝试能够引发旅游研究者对旅游知识体系的深入思考,推动旅游知识体系的完善和旅游学科地位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