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岁月里的文化坚守
2021-06-16肖寒
肖寒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大地上,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军民用生死与共的实际行动,树起了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也积累了丰厚的革命文化。《大众日报》的誓死守护,“识字班”的应运而生,《沂蒙山小调》的延续传承……沂蒙军民在战火中的文化坚守,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以纸传火
在群山环抱中的沂水王庄,一幢红色的两层楼房曾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成立和办公的地方。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旧物,让时间仿佛回到了1938年。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迫切需要一张动员、鼓舞群众参加抗日、宣传党的主张的报纸。
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作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在王庄东北八里多地的云头峪村印刷出版。“印创刊号时,村里的张世修是印刷工人之一。听他说那天夜里很冷,冻得手脚发麻。手摇印刷机很沉,摇三圈多才出一张报纸,摇十几份报纸就得换人,他们就分班轮流摇,2000份创刊号就这样被印出来。”云头峪村党支部书记王付永介绍。
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大众报人一手握笔一手拿枪,忠实传达党的声音,动员、鼓舞军民,并同军民一道顽强战斗,在灾难深重的黑夜,播撒着火种,传播着希望。为守好党的舆论主阵地,大众报人以鲜血浸润笔尖,以生命点亮火炬。“我发誓向天呼号,为了民族的生存,要流尽最后一滴血。”1941年的大青山突围战中,大众印书馆编辑部主任郭季田壮烈牺牲,人们在他的笔记本上发现了这首诗。这次战斗,《大众日报》战时第二新闻小组18位同志不幸遇难,写下报史上极其悲壮的一页。战争12年,大众日报社牺牲的同志共有578位,这在世界新闻史上绝无仅有。
在沂蒙大地上,《大众日报》与人民群众有着说不尽的鱼水深情。战争年代,为保护报社员工和器材,先后有160多位乡亲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炮火咆哮時,是人民大众让出屋宇护佑了《大众日报》。为了躲避日军“扫荡”,《大众日报》在创刊不久,就把印刷厂搬到沂南县孙祖镇天水栈。当年的老房东李宝年的儿媳妇杜付花说:“家家户户抢着把房子让出来,自家到山上搭团瓢(窝棚)住。”生死考验前,是人民大众以母亲般的胸怀保护着《大众日报》。大众日报社员工白铁华(原名毕铁华)遭日军拷打,生命垂危,“沂蒙母亲”王换于冒着杀头危险,悉心救助,奇迹般地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这张红色的报纸始终在前线,见证着惨烈与悲壮,经历着苦难与辉煌。一路走来,这张深受沂蒙精神滋养,以传播沂蒙精神为己任的报纸,通过自身实际行动,不断强化着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自觉性。
文化育人
在沂蒙山区,对姑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称谓,叫作“识字班”。这一称谓与其他的风俗土语一样,深深地根植于沂蒙山区这片土地上。“识字班”是革命战争年代老区妇女积极学习文化知识、追求上进的代名词。说起这一称谓,还有发人深思的来历。
沂蒙山的“识字班”与革命根据地开展的文化活动密不可分,最早是从滨海区的莒南县兴起的。1941年3月,中共山东分局、省战工会等领导机关和八路军第115师司令部由鲁中转移到莒南大店,并驻扎近5年,推动了莒南乃至整个沂蒙山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轰轰烈烈的文化活动使广大农村妇女勇敢走出家门,走上社会,参加了八路军在沂蒙山区组建的识字班。识字班按年龄、性别分班,班里大都是妇女和小姑娘,由于未婚女青年班坚持得最好,成绩也最突出,还受到根据地党政军领导的好评,时间久了就习惯称女青年为“识字班”。当时流行的《识字班歌》:“识字班里真模范,俺到课堂去上班,一直上到下两点,回到家中快纺线;各人识字各人好,妇女地位得提高,能看书来能看报,也能看那北海票(当时的货币)……”生动展现了女青年上识字班的情景。
莒南县的“识字班”经验迅速在整个沂蒙山区推广普及,推动了整个老区妇女解放运动。1954年,为解决记账难的问题,莒南县高家柳沟村的严汝美、严汝香等6名妇女创办了记工学习班,组织青年农民学文化。她们将所学内容编成歌谣,并创造了见物识字的学习形式,使该村处处是课堂,处处有教师。1971年,该村业余学校发展到33个班,常年参加业余学习的有1060人,学龄儿童全部入学,基本上扫除了青壮年文盲,走在了全国扫除文盲工作的前列。改革开放以来,在记工学习班的带领下,该村妇女秉承优良传统,悉心教育子女,2000多人口的村先后有300多名农家子弟考取了大中专院校,走出山门到全国各地求学深造、工作创业。
“识字班”是革命战争年代的文化现象,是沂蒙山区乃至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沂蒙山区这片富含红色文化基因的土地上,延续着、回味着。在这里,没有人不知道“识字班”就是姑娘的意思,它已成为沂蒙山区的一个文化品牌,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永远鲜活亮丽着。
小调情深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熟悉的旋律响起,音符在绿水青山中流淌,激荡人心。在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的紫藤花下,69岁的宋守莲站在记者面前,不知第多少次动情地唱起了《沂蒙山小调》。
出生于1952年的宋守莲,出生地离《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只有十几里的路。宋守莲说,她从12岁就跟着广播里第二代传唱人韦友琴的歌声学习《沂蒙山小调》,一唱就是50多年。小调的旋律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沂蒙山小调》于1953年诞生于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革命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国民党顽固派也时常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破坏抗日根据地。1940年6月,根据上级命令,抗大一分校在山东临沂地区的垛庄南山一带参加了反顽战役。校文工团的李林和阮若珊受命编写了歌曲《反对黄沙会》,也就是《沂蒙山小调》的前身。
《沂蒙山小调》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反对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这首歌在反顽战役的政治攻势阶段,出色地发挥了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斗志的重大作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后来,人们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又对歌词内容相继作了修改,渐渐撇开了反对黄沙会的词句,换上了抗日救国等内容,给它注入了更强的时代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群众的不断加工修改,方成今日歌颂沂蒙山区风光的民歌——《沂蒙山小调》。
如今,《沂蒙山小调》已经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当地的一种文化底蕴。“这首歌不仅一直激励着我始终不忘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也唱红了沂蒙的青山绿水。”秉承着热爱和传承的信念,宋守莲将《沂蒙山小调》唱到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并不辞辛苦地奔波于各地,为观众义务演出了不知多少场,她立志将《沂蒙山小调》唱遍大江南北。“现在我们会定期组织传唱活动,特别是教小孩子学唱,要把《沂蒙山小调》一代代地传唱下去。”宋守莲说。近些年来,宋守莲在费县还带动培养了一批《沂蒙山小调》传唱人,真正实现了将沂蒙精神代代相传的愿景。
郭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