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霸主的“蛮夷”
2021-06-16刘勃
刘勃
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这时他可以对越国赶尽杀绝,也可以接受越国求和。夫差选择了和平,后来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反而灭掉了吴国。
前几年公布的清华简《越公其事》,其中讲到夫差不灭越国,实在是因为力有不逮,被认为是提供了一个关于吴越争霸的新观点。其实看下地图,这一层本来就很容易想到。
当时越国的土地开发很不充分,这意味着吴国打越国,后勤压力很大。接下来,如果勾践不决战而是扭头往山里一钻打游击,吴国要想继续推进扫荡,有限的国力很快就会被拖垮;但如果收兵回去,那么勾践还是随时会从山里出来继续对吴国骚扰劫掠。这时和越国和谈,差不多也就是最合理的选择。
重大决策时,有两个方案可以选,选了一个失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另外的选择就可以成功。
《左传》这春秋史最早最可靠的资料里,没有睿智而高蹈的范蠡,更没有美丽动人的西施,吴王夫差倒实在是非常有特点的一位,和历代亡国之君,都不重样。
夫差特别重礼法,讲规矩。
吴国和楚国争夺对陈国的控制权,战争期间楚昭王死了,夫差也就撤兵回去了,并不乘人之危。因为按照周礼,在人家国丧期间打人,是很不道德的。
吴国和齐国闹了争端,齐国自知打不过吴国,齐国贵族就杀了国君向吴国认错。结果吴王夫差因此痛哭了三天。因为一个懂周礼的国君,听说别国国君遇害,就该这么哭。
要知道,僻处东南的吴国,本来是被中原国家当蛮夷看待的,吴国人也以无视规则出名。听说人家国君去世,就是冲过去趁火打劫一番,一直到夫差的父亲阖闾当吴王的时候,都是吴国的标志性举动。
但到了夫差的时代,吴国陡然转变了作风。一方面,吴国经济发展了,骄奢淫逸的事情,夫差干得是比较多;另一方面,夫差也是真向往华夏文明,喜欢照中原的规矩办事。另外,为中小国家提供保护,让它们免受大国的欺负,这样的事夫差也干过不少。
不过有个难处:吴国人蛮族的习气,实在根深蒂固;中原的礼法,又实在博大精深。所以想学习却学不到位,也在所难免。
就拿吴齐之间那场著名的艾陵之战来说。吴国拉了鲁国、郯国、邾国几个小国和自己一起,这是春秋霸主的典型作风:不是指望人家能出啥力,就是集体行动,才能显得不是我要满足个人野心,这是国际社会共同的意志。
但吴国人出手实在有点太狠,获胜后给鲁国国君送战利品,一出手就送了三千颗人头,起码也会把鲁哀公吓得一激灵。
另一个战场花絮是:夫差看见鲁国的司马,为了勉励他好好作战,赐了一柄剑给他。但这把人家吓得半死。因为按照中原的礼,君主赐剑给大臣,差不多就是让人家自杀。幸亏当时有孔子的高足子贡在场,特别会打圆场,不然真不知道如何了局。
大概也是因为这事,夫差才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于是才有了后面赐剑给伍子胥的故事。
总之,《左传》里的夫差行为的风格,在恪守礼法的浮夸和野蛮人的狂暴之间随时切换。中原贵族和他相处的时候,则恐惧、鄙视、嫌弃、调戏等复杂情绪交织在一起。但归根结底,没有谁会把夫差当作自己人。
史书中隐隐约约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把吴国干掉,实际上是晋国、楚国、齐国这些老牌强国的共同意愿,越王勾践,只是殺人的那把刀而已。
勾践灭吴的战争,耗时长达三年。这期间,晋国的表现,特别值得玩味。一方面,因为曾经与吴国有“好恶同之”的盟约,它对吴国的危难局势深切表示哀悼;另一方面,晋国绝不会真的去救吴国。这是春秋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既达成了目的又逃避道德指控的技巧,而这当然是吴王夫差永远也没有机会学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