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纪委监委专项监督的内涵特征

2021-06-16焦俊成

廉政瞭望 2021年5期
关键词:监委纪检监察专项

焦俊成

2020年,北京市纪委监委开展“接诉即办”专项监督,图为该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人员“拆分流转”举报信件。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明确指出,要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理念、思路、制度、机制的创新。随着各级纪委对监委监督实践的不断深入探索,专项监督成为日常监督之外,又一项非常重要的监督方法。

对专项监督内涵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既是通过理论层面提炼总结,实现对其规律特点的科学认知,促进监督效能充分发挥的有效举措;也是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监督进行科学对比,实现对各种监督性质特征的精准把握,从实践自觉走向理论自觉,促进纪检监察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专项监督作用正逐步显现 

專项监督作为纪检监察监督执纪“十八般兵器”中的一员,成为取得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方法,其作用正逐步显现。

首先,其有利于促进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各级纪委监委通过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加强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使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迅速贯彻落实。如各地普遍开展的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专项监督检查等。

其次,专项监督有利于打破权钱交易利益链。在一些重点行业领域,一定时期内的权力寻租和行贿受贿,极易让关系人结成隐蔽牢固的利益共同体,一般的监督检查很难破除这些“关系网”。纪委监委通过专项监督,推动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发力,有利于彻底斩断官商勾结利益链,重塑亲清政商关系。如陕西等地开展的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和矿产开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

同时,一些突出问题通过专项监督能得到迅速整治。专项监督是解决突出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抓手。各级纪委监委通过对突出问题进行系统整治,有利于一些久治不愈的社会问题迅速得到解决,如各地深入开展的惩治黑恶势力“保护伞”等等。

此外,专项监督还有利于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不力,是一些重点行业单位的“通病”。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开展系统性专项监督,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深入监督,及时纠正损害制度权威、阻止制度执行、破坏制度环境等行为,有利于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力度,建立起保障制度执行的法治环境。

最后,专项监督有利于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很多工程、资源等领域腐败案件,既能找到本级、本部门一把手问题,也能看到上级部门主要领导违规插手干涉的影子。通过深入开展专项监督,加强系统治理,念好约束权力“紧箍咒”,能够有效减少主要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的问题,有利于建立一个规范一把手正确行权的环境,使重点行业政治生态得到根本优化。

坚守“监督的再监督”定位

专项监督并不是纪检监察的专用名词,每个行业、系统、单位都有针对自身存在突出的问题,开展专项监督的职责任务。此文是站在纪委监委角度,对其性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在目标要求上,纪检监察机关坚守“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对重点行业、系统单位存在突出问题重拳出击,实现系统整治、标本兼治的目标。

在监督内容上,包括资源富集、资金密集、权力集中、行政审批环节多的重点行业领域,如交通、能源、矿产、工程项目、土地开发、金融等存在的系统性、全局性问题;民生领域,如巩固“四个不摘”政策成果、养老社保、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惩治黑恶势力“保护伞”、执法司法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等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社会关注度高、或上级明确指示要求的具体问题,如大棚房治理、违建别墅治理、冒名顶替上学等。这些问题有的存在单一性,有的各种情况交织,呈现系统性特征。

在工作方式上,或由纪委监委成立工作专班,紧盯重点环节,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一线,开展全程跟进监督;或采取“系统抓、抓系统”方式,成立有关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推进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行业监管等形成监督合力,督促行业部门落实监管责任,规范完善制度建设,实现系统治理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工作方式,都要结合实际情况需要,通过打好“组合拳”,既保证监督力量更集中、跟进更及时、监督更聚焦等基本要求,还应统筹考虑高位推动、形成合力、标本兼治等系统治理要求。

专项监督更具“着重点”

专项监督只有和其它监督进行比较,其性质特点才更易分辨和掌握。

与日常监督相比,专项监督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指常规性动作,一个是带有突击性动作。日常监督主要侧重于第一、二种形态,即通过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谈话函询等方式,充分发挥抓早抓小作用,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专项监督建立在日常监督基础上,将一些行业系统、重点领域存在的“顽瘴固疾”或“恶性肿瘤”,像“外科手术”一样予以切除,因此更多需要动用第三、四种形态。

通过深入开展专项监督,加强系统治理,念好约束权力“紧箍咒”,能够有效减少主要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的问题,有利于建立一个规范一把手正确行权的环境,使重点行业政治生态得到根本优化。

综合比较分析,专项监督具有针对性更强、综合施措更多、监督力度更大、监督效果更明显等特点,是纪检监察监督中的“重型炮弹”。这两种监督方式各有优势不足,我们要合理搭配,用其所长,以免浪费监督资源。

与政治监督相比,两者虽有交叉,但着重点还是有一定区别。政治监督是纪委监委最重要的职责使命,是纪检监察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它涵盖在所有纪检监察监督之内。专项监督则主要针对一些重点行业领域,针对权力失序、国家资源遭到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等突出问题,而政治监督主要针对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执行情况、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遵守情况等国之大者进行监督。

政治监督统揽所有监督,专项监督的本质也是政治问题,所有监督最终都反映到政治上面,都要从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中找到问题根源所在。

专项监督或专项治理的实施主体不同,内容也不相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专项监督或专项治理,主要是根据自身承担的行业监管责任或牵头责任,针对行业系统存在问题进行的监督检查。

纪委监委开展专项监督或专项治理,主要是针对行业部门党委(党组)履行行业监管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以及在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监督检查,旨在督促部门党组织切实承担起应有责任,堵塞制度漏洞,建立长效机制。这应是各级纪委监委开展专项监督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者系河北省纪委监委驻统战部纪检监察组三级调研员)

猜你喜欢

监委纪检监察专项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纪检监察
“三转”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次深刻变革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