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党百年历程中党的组织体系建设

2021-06-16肖剑忠

杭州 2021年8期
关键词:层级党章党组

肖剑忠

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党的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力量的凝聚和运用,在于科学的组织。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变成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超大规模执政党,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正是建党百年辉煌历程的重要内在动力。在一定意义上说,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历史,也就无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优势,也就无法真正破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神奇密码。

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的发展历程

从较少层级变为较多层级。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和党员队伍数量的增加,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规模不断扩大,为了确保党组织的科学组织和有效管理,党的组织体系的层级也相应增多。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明确,党的组织体系是基层党小组→地方党支部→区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四个层级;1927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案明确,党的组织体系是基层党支部→区委员会→市或县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四个层级;1928年党的六大进一步将党的组织体系调整为基层党支部→区委员会→市或县委员会→特别区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五个层级。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八大明确,党的组织体系是基层小组→基层支部→基层委员会→市或县委员会→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六个层级,并且总体上保持长期不变直至目前,只是增加了地、市(指设区市)委员会这一层级,但同时减少了基层党小组这一层级。

从主要分布于政权体系外变为分布于政权体系内和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正是党取得了执政地位。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就作出了《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委会的决定》和《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组的决定》,一方面使得进入政权机关的党员被纳入党在党政机关的基层组织体系之中;另一方面,使得所有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中的基层党组织,都在上级党委的有效领导之下。党的组织体系由此既分布于政权体系之外,又嵌入和分布于政权体系内。党的执政地位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力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增强。

从覆盖少数领域和行业变为覆盖更多领域和行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比较简单,党员主要分布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市的街道和居委会、农村的公社和生产队。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其中主要的是非公有制企业。为了适应党员和社会成员的职业流动,各级党委不断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断加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力度,其结果就是党的基层组织不仅分布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农村和社区,还大量分布于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

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基层单位建立基层党组织。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第二章第四条明确规定:“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山各兵营各学校等机关及附近,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隶属地方支部。”由此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单位建立基层党组织的原则和传统。这无疑便利了党组织的内部管理,增强了党员凝聚力;此外,也有助于党深深扎根群众、直接联系群众、高效动员群众,有助于党从广大群众中汲取力量及发挥引领作用。

所有党员编入基层党组织。党的六大通过的党章要求:“所有党员无民族与国界之分,都应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党部的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提出:“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工作、服从党的决议、并缴纳党费者,均得为本党党员”。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明确提出:“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至此,所有党员编入基层党组织的原则和传统得以确立,为统一和有效地管理所有党员、防止出现特殊党员提供了制度依据和保障,从而增强了党的组织体系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民主集中制。1927年6月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首次提出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出“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第二章第十四条明确,“党的组织机构,是按照民主的集中制建设起来的。民主的集中制,即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民主集中制的四项基本条件,即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由选举制产生;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向选举自己的党组织作定期工作报告;党员个人服从所属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地方组织服从中央;严格地遵守党纪和无条件地执行决议。它科学地规范了个体和集体、少数与多数、下级与上级、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提供了基本准绳和制度保障,进而确保了党中央对各地各级党组织的统一且坚强有力的领导,极大地增强了党的组织体系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

党外组织设党组。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第九章第六十条规定:“政府、工会、农会、合作社及其他群众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凡有担任负责工作的党员三人以上者,即成立党组。党组的任务,是在该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指导党员为加强党的影响,实现党的政策而工作。”此后,党外组织设党组的原则和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这不仅扩大了党的组织基础,而且使得党的组织体系嵌入于庞大的政权体系,有助于增强党的组织体系的整合能力、动员能力、领导能力。

特殊情形设临时党组织。临时党组织指的是为了应对某种特殊情形、执行某项任务而临时设立的党组织。虽然党章并没有就设立临时党组织作出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早已存在且经常出现。例如,战争、科研攻关、抗震救灾、征地拆迁、外地出访、外地开会等特殊情形中,临时党组织往往会应运而生,并为这些临时甚至紧急任务的执行和完成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临时党组织使得党的常态化组织更具弹性和适应性,并具有更大的作为空间和作用舞台。

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的突出特征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形成的诸多突出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

具有政治和思想的高度统一性。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中的任何一级组织和任何一位成员都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都高度认同和忠实践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纲领、基本原则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保证了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的统一。

具有领域和行业的广泛覆盖性。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实现了对城市和乡村基层地区的全覆盖,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性质单位的深度嵌入,对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主要行业和产业的广泛覆盖,从而达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組织。

具有体系内部的有效贯通性。以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集中制,部门党组制度,请示报告制度以及大党委制、兼职委员制等党建引领机制的建立,使得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能够做到内部快速有效贯通,从而确保了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党的政令通畅,确保了各种执政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科学配置,确保了党的强大战斗力。

具有与群众之间的血肉相连性。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党和群众有共同的根本利益,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并肩战斗,形成了血肉联系。党中央和地方党组织也始终高度重视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诸如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接待信访群众、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和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等具体制度设计,正是其实际行动的体现。

作者系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层级党章党组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爷爷是个“党章迷”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修改党章确立“行动指南”?
党章的历次重大修改
2014—2016贵州英语学考、高考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党组成员及党组书记的产生
坚持“三注重”清理规范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