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江区:高擎红色火炬 照亮高新之路

2021-06-16陈烁余莉雯邱逸飞

杭州 2021年8期
关键词:滨江长河高新区

陈烁 余莉雯 邱逸飞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高新区(滨江)守好红色根脉、奋力争先创优,在锚定世界一流、建设“三个滨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中奋勇争先,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作出滨江贡献,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挖掘红色资源,学出红船味

滨江区承载着令人难忘的红色历史。1927年1月,长河剃头匠来宝坤与中共地下党员建立联系,在长河老街开设的“坤记理发店”成为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联络站。同年7月,党组织在“坤记理发店”建立了支部,来宝坤也在斗争实践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长河建立了区域支部,下设7个支部,共发展了78位党员,同时建立了萧山西乡长河农民协会,在“白色恐怖”下开展了可歌可泣的农民运动。正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高新区(滨江)深入挖掘区内红色资源,盘活党史教育深厚积淀,编纂《滨江抗战史》《老干部口述史》等主题书籍,梳理出长河农民协会旧址、来宝坤故居等5处红色资源阵地。

同时,着重发挥长河革命烈士纪念馆教育辐射功能,与20余家企业学校共建开展“我把红色史料献给党”“红色历史手拉手”“主题党日我来讲”等特色活动,实现年参观量超5000人次。

立足产业优势,学出高新味

高新区(滨江)流传着许多筚路蓝缕的发展故事。1997年7月9日,滨江区挂牌的第二天,发生了特大洪水,外江堤垮塌,泥沙筑成的南沙大堤岌岌可危。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奋力抗洪抢险,踊跃捐款捐物,保住了大堤,修成了可抵挡百年一遇洪水的新江堤,创造了历史的奇迹。

高新区(滨江)的创业史,是党领导下走向富强的发展史。30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滩涂和荒田,连过江都要坐轮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一代代滨江人加快“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步伐,如今的高新区(滨江)经济总量突破1700亿元、人均GDP达到38.4万元、每年人才净流入超3万人,站稳了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领跑了杭州全市乃至浙江全省发展。

高新区(滨江)立足产业优势,为红色教育注入“高新基因”。发挥数字经济策源地、文化创意产业高地优势,将党史教育覆盖企业与社会各界。积极推动建立阿里巴巴“红色分享”、吉利集团“红色引擎”等33处“红色+”党建品牌阵地,突出展现党建对高新企业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推进中国网络作家村“红色故事工作室”建设,组织11名网络作家对党史故事进行再创作,撰写了《花坞劫狱》《越王殿上论统战》等近40篇20余万字的红色经典故事,引发了青年读者广泛共鸣。

运用科技赋能,学出滨江味

今年3月3日,一群来自高新区(滨江)各小学的低年级小朋友穿上长大褂,化身为100年前参加中共一大的党员和代表,通过角色扮演、任务闯关、虚拟人交互等时下前沿方式,现场体验中共一大召开的过程,完成了一次沉浸式党史学习。

这是高新区(滨江)开展的“‘船承经典 少年起航”未成年人红色教育活动,活动计划在100天内免费为未成年人组织开展100场沉浸式体验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体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过程,从而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獻礼建党100周年。本次活动充分利用了高新区(滨江)科技企业聚集的优势,在闯关体验活动中采用虚拟人对话的方式,推进剧情演进和视频学习,同时道具方面也采用人体电桥、激光阵等增加场景的科技感,将前沿科技与学习党史深度融合,营造党史教育新场域。

除了上述活动,高新区(滨江)还将党史教育与数字公共教育服务相结合,通过GPS定位实现特定图书馆300米范围内所有红色电子书籍免费阅读。

作者单位: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党委办

猜你喜欢

滨江长河高新区
船游长河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长河与落日
滨江新区日雕感怀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
45公里滨江贯通,上海市民收到最赞新年礼物
美丽的滨江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