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自信在英语教学中的培育路径研究
2021-06-16彭永靖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英语课堂教学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了技术支持。大学英语教学利用认知诊断评测监控教学过程,通过文化触发点的细致规划引发大学生利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诉求,依托互联网资源和虚拟课堂提升大学生讲故事的技能,并基于认知诊断评测实现专业知识的显性教育和文化因子的隐性教育。该常态化培育路径有助于大学生建构积极、理性的自我认同,形成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智慧教学;认知诊断;文化触发点
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促进了大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学习和优化,提升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加速了英语工具性目标的实现。然而,互联网上的海量资源也导致当代大学生陷入文化认知的困境,好奇和敏感的特质致使其在面临良莠不齐的文化输入时出现道德乃至世界观上的困惑。“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国民整体文化自信的主体”,而“文化自信是21世纪国家实力的基础”。英语作为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化碰撞的重要场域,作为新文科构架下的一门重要通识课程,对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属性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其思想方式都是由手和发音器官联同创造出来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语言构建了文化。这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的“语言决定论”(linguistic determinism)相呼应。同时,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载民族认同、民族情感的作用。根据沟通功能的强弱,英语被划入全球语言第一方阵,已经成为世界的通用语。因此,以英语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外语教育是目前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展跨文化教育。它包含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两个层面,前者是指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所具有的感觉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自觉性,而后者的目标在于“培养能够在不同文化之间行走的跨文化人才”。克拉姆契(Claire Kramsch)认为,对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应和母语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并加以对比,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包含目的语和母语的文化教学。因此,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共存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前提,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并重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根本,这也构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常态化内容。
二、依托智慧课堂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施原则
一个不属于任何文明的、缺少文化核心的国家,不可能作为一个具有内聚力的国家而长期存在。文化之于国家,是一种发展和繁荣的不竭动力;文化之于个人,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是身份的标识。文化既是一种精神性存在,也是一种物质性存在,文化自信是人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满足后的良性发展状态,是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和自我认同。
英语课程作为人文通识课,对大学生世界观的维护和积极理性的自我认同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大学英语课堂是以英语语言为依托的西方主流文化和以汉语思维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碰撞的重要场域,大学生能够借助文化比较,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世界,获得更好的自我认知。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文化应锁定以英语为表征的西方主流文化和以汉语为表征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等值呈现,教学目标应是提升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含了语言的工具性价值,又体现了语言的人文价值。
一个缺乏文化自信的大学生极易在多元文化中迷失自我,失去前进的动力。过分关注西方碎片文化、忽视中西主流文化输入的大学生极易借助影视、网络资源等片段式的语言输入而仰视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弱化本民族文化的话语权。文化自信是对包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核心。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内容应聚焦于双方的优秀历史文化和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现代文明。
当前,学习资源和信息技术极度丰富和发达,跨文化教育需要依托英语智能课堂,实现以语言为媒介的两种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让智能课堂衍生智慧。智慧课堂的建设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多维的语言学习环境,将基本语言能力培养(包括词汇、语法、句法等关乎表达准确性的方面)更多地依赖于线上自主学习平台和虚拟课堂,使有限的课堂教学聚焦于以跨文化交际为基础的语言技能的提升和专业知识网络的建构,引发大学生对国家情怀、人类文明等客体文化的思考和认知,进而形成对“我是谁”“我该如何成长”等本体文化的认知自觉。借助课堂教学促使大学生在国家理想乃至人类发展的背景之下建构积极理性的自我认同,就是大学英语课堂的智慧。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在英语教学中的培育路径
在英语教学中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首先应引导大学生利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诉求,提升大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技能,进而在文化语境中形成文化自觉,最终自觉内化为自信。
(一)利用认知诊断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期待和知识储备
认知诊断是指通过获得被试在测试中可观察的反应模式而估测其不可觀察的(或潜在的)知识状态和认知技能的诊断方法,旨在测量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工技能或认知过程,其结果可为大学生提供认知层面的诊断反馈。认知诊断发端于学习准备阶段的教学设计,延续于整个教学过程,其评测结果为教学任务的选取、课堂活动的开展等奠定基础。认知诊断过程包括测前准备、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三个阶段。首先,在每学期教学开始前,教师从教材中提取文化元素,按照专题绘制文化输出流程图,重新规划教材的内容和使用方法。其次,提前两周向学生发放针对某一文化主题的认知诊断评测内容,通常以情景式写作、阅读随笔等主观化形式呈现。教师鼓励学生在iWrite线上写作和微博评论区等完成诊断内容,并将活跃程度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最后,教师从思维的宽度、内容的深度、语言表达的准确度等维度分析数据,了解大学生在文化素养和语言技能等方面的储备程度,以及大学生的认知诉求和学习期待。
(二)基于认知诊断评测结果设计文化触发点
“触发点”常被用于医学领域,主要指向肌体组织的敏感性和关联性。文化触发点是指在文化深层记忆和现实表征之间引发联想并建立联系的实体。构筑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触发点,就是以英语语言所建构的英语国家主流文化为通道,激发大学生对世界普遍的文化现象以及中国优秀文化的记忆和联想,并促使大学生在中西方主流文化之间建立联系,获得认知。细致、科学的文化触发点设计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情结,促使大学生积极寻找生活环境中的文化现象,保持文化感知力。
文化触发点的设计应遵循时代性、趣味性、可及性和再生性原则。时代性是指现实文化表征的热度和代表性,它是大学生建立文化联想的保障,是大学生开展创新思维的关键。趣味性是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表述应充满趣味,它能够拓展文化指称的弹性空间,使抽象的文化内容变成具体、生动的文化生活,有利于大学生保持建立文化联系并实现文化认同的兴趣。可及性强调文化触发点的内容要满足“N+1”的条件,“N”指代认知诊断评测结果所反映的大学生已储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1”代表可提升的知识和能力,它符合知识习得的螺旋式上升规律。再生性是指文化触发点的设计是循序渐进的系统性工程,每一个任务都生发于前一个任务,是对学习记忆的强化、延伸和提升,旨在促进大学生对文化认知的不断深化,最终内化为文化自觉意識。
(三)依托互联网资源和虚拟课堂完成知识输入
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为大学生的准自主学习行为提供了内容支持和技术支撑。然而,对大学生而言,从准自主学习行为的开展转变为自主学习能力的习得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监控和反馈。首先,教师根据文化触发点统辖的语言技能训练设置必修任务点,并基于必修任务点设置包含拓展阅读材料的选修任务点,打包发送至线上学习平台,并根据任务点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其次,教师通过虚拟课堂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给予反馈,反馈重点落在语言技能层面,每个主题两次,时间集中在晚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学习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晚上八点到十点半之间最为频繁),时长以30分钟为宜。为提高反馈的效率,教师可指定学生轮流担任值日生,提前收集、归纳问题。最后,教师通过设置与主题相关的语言任务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包括对语言技能、专业知识输入和主题文化输入等评测,评测结果为后续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内容设计、形式的选择等提供依据。
(四)利用智能课堂衍生学生智慧
“互联网+”教育创造了大容量、立体化的智能课堂,VR、AI等信息技术使大学生感知到语言的真实性和语言发展的科学性,大学生通过场景模拟在实践中习得语言,完成虚拟环境下的真实学习。大学英语智能课堂的高效运行始于大学生扎实的语言技能,指向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针对自主学习的评测结果并结合预设的阅读材料重难点对知识输入做出反馈,并明确本主题需要习得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要素。其次,回归课堂重心,根据文化触发点和学习反馈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借助讨论、辩论、报告等形式完成情景式任务,挖掘专业知识和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完善专业素养,并建立文化表征和文化属性之间以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联想。最后,学生利用结课前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自我反思,要求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量化或文字化评价。教师定期检查反思日志,并将评价结果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学生在主题学习结束后要完成翻译或写作等语言输出类练习,内容多涉及中西方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重大事件或发展趋势,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查阅资料,完成并提交作业。情景式任务、课堂反思、课后调研等一系列活动促使大学生提升了语言能力,习得了专业知识,明确了文化属性,内化了文化认知。
(五)利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融合实现常态化培育
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和对自我的理性认同呈螺旋上升的趋势。因此,文化主题之间要彼此关联,前后呼应的文化导入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连续性的文化记忆,促使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满足大学生对语言的工具性诉求是文化教育实现常态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谨慎对待每一次认知诊断评测的结果,使之成为后续教学设计的依据和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在认知诊断情境中开展教、学、评。同时,英语课堂凸显专业知识的价值,有助于保持学生持续参与的兴趣。每个主题的探索或指向大学生对生活的困惑,或指向对未来的思考,以显性教育的形式呈现这些专业知识,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认知。隐性教育是课堂活动的基础,也是教学目标的归属。大学英语课堂应坚持以专业知识的显性教育和文化因子的隐性教育这一教学理念,才能实现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常态化培育。
大学生坚持文化自信是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英语作为大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通识课程,对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特殊作用。作为中西方主流文化碰撞的场域,智能英语课程为大学生认知世界文化和本民族文化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大学英语教学利用认知诊断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期待和知识储备,设计文化触发点以引发大学生利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诉求,依托互联网资源和虚拟课堂提升大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技能,利用智能课堂衍生出学生自觉认知自我和文化的智慧,并依托专业知识显性教育和文化因子隐性教育的方式创新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常态化培育路径。
参考文献:
[1]Claire Kramsch.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杜文博,马晓梅.基于认知诊断评估的英语阅读诊断模型构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1).
[3]李宇明.语言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J].外语界,2018(5).
[4]李宇明,王春辉.论语言的功能分类[J].当代语言学,2019(1).
[5]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J].齐鲁学刊,2012(2).
[6]齐尚才,石重阳.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4).
[7]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8]杨桂华,赵智云.培养跨文化能力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外语界,2018(3).
责编:如 月
基金项目: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SJGLX507);2019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Y19008)
作者简介:彭永靖(1984— ),女,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旅游与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教师教育、翻译与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