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2021-06-16牛正光
摘 要: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专业,与课程思政建设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推动专业目标与思政目标的紧密融合,以目标产出为导向进行“反向设计”,根据实时评价结果,跟踪调控课程对于实现预期学习产出的贡献程度。课程思政在建设过程中要围绕课程体系,抓实课程思政建设的资源整合;要发挥骨干表率作用,压实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课程思政学生学习主体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行政管理专业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需求的高素质行政管理人才。近年,我国高校主动发挥行政管理专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协同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积极培育了一批思政功能明显的示范专业课程;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加强行政管理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学生培养层次的有力抓手,力争以课程思政的高质量推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全面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为例,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理念创新和实践路径进行了探讨。
一、课程思政与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目前,国内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大多数明确指出学生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当前,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能够让行政管理专业各类课程都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所有课程都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课内实践提升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因此,行政管理专业的广大教师应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发掘专业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育人功能,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二、对标成果导向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创新
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在无形中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怎样做既能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又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经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以及一系列教学改革的举措为之提供了重要契机。首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支撑;其次,课程思政的建设为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平台;最后,成果导向教育(以下简称OBE)理念为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找准了方向。因此,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各类课程的教学团队立足OBE理念,以实现学生培养目标为产出,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推动教学创新:一是立足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立足课程思政,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三是通过OBE理念,将课程目标导向与学生培养相统一。例如:教师在行政沟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提出“定义学习产出—实现学习产出—评价学习产出—使用学习产出”的OBE总体框架,将专业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相融合,以目标为导向進行“反向设计”;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实时调控课程对于实现预期学习产出的贡献程度,使学生能够掌握行政沟通的一般程序、技能和策略,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德智融合:重塑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学习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坚持“春风化雨”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在专业教学目标中融入思政目标,将思想政治的德育与专业知识的智育有机融合,系统发掘课程思政元素,制定课程思政元素发掘路线图。课程思政元素发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从理论知识点中发掘,梳理理论渊源、知识内涵、社会影响等;二是从哲学视角发掘,聚焦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启发;三是从与知识相关的时政热点问题中发掘,分析其呈现的价值观;四是从课程实践中发掘,阐释团队协作的精神,探索求真的科学态度。
切实将思政元素的发掘,作为制定教学目标的核心抓手。教师应积极探索,将专业学科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努力让行政管理专业相关课程具备思想政治育人的功能,在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等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彰显其价值引领功能。例如,在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中,教师以OBE理念为指导,围绕“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有何效果”四个环节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首先明确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创新创业”五大思政育人目标;其次以目标产出为导向将思政元素融入每章节的专业知识中,对每一章均设置了“线下课件讲授”“线上视频教学”“SPSS统计软件上机”“在线互动讨论”和课程思政对应的学时分配;最后明确提出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目标,形成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通过“理论映射”“案例分析”“情景参与”“实践体验”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将“思政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表1所示为“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第二章第一节“社会调查的历史演进”的案例。
四、重视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除了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并且根据评价结果不断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案,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一是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教师创新课程成绩考核准则,加大平时成绩权重(平时成绩不低于总成绩的40%),同时实时进行过程量化考核,结合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成绩权重”设置功能,将平时成绩设置成“课堂互动”“课程视频学习”“在线讨论”“在线作业”“网络考勤”“线下行为”等指标。每一项指标根据学生参与在线学习的情况自动计分。课后电脑自动统计分数。二是重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超星“学习通”软件的“问卷”功能,在线填写“课堂效果问卷调查”。教师设定评价量表,进行量化统计分析,获得学生客观的评价。三是坚持同行互评。课程组团队成员相互听课,匿名打分,寻找问题,取长补短,共拟改进方案。教师根据以上综合评价反映的问题,及时补充或强调相关知识,对课程教学计划实时调整,以期最大程度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五、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主要路径
(一)围绕课程体系,抓实课程思政建设的资源整合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于课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积极开展该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按照课程思政的要求,将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课,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行政学说史等专业必修课,以及行政案例分析、行政沟通等个性选修课有机融合,打造“三位一体”的立体式课程体系,坚持推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理论创新作为课程设计的目标任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灵魂思想。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了纸质书本、电子教材和网络公开课视频等教学资源,综合利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和“学习通”软件,围绕课程思政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教师多维度、多手段整合教学资源,采用以网络教学、在线学习为主,现场和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学习通”软件、钉钉软件、微信等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的授课、讨论、考勤、布置和批改作业等。
(二)发挥骨干表率作用,压实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就课程思政进行深入研讨,提出了“四个着力点”,即着力于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着力于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着力于坚持党的领导、着力于教师自身建设。“四个着力点”引导全体教师把握住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规律,切实将智育和德育有机结合。学校要求党员干部、专业负责人、课程组负责人主动把自己摆在课程育人的第一线,争当课程思政教学的排头兵,压实课程思政责任,率先垂范,积极申报课程思政相关教研教改项目,突出骨干教师的育人本位。目前,政治学已获得学校课程思政专项立项,社会学、行政沟通纳入教研室课程思政重点课程库。另外,学校把课程思政作为党支部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将行政学说史等课程思政元素探讨与党支部的“三会一课”有效结合起来,更好地起到健全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的作用。
(三)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课程思政学生学习主体性
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视角,将学生作为课程思政学习的主体,贴近学生、吸引学生。为此,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恳谈会,征求广大学生关于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师生共同制定思政育人教学目标,让师生共同画好同心圆。例如:教师在进行“政治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时,特别注重从学生需求出发。一是让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通过隐性渗透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取有关思想政治的价值观念,避免直接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显性道德教育;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思政元素不能照抄照搬深奥的内涵原理,而应从基本知识的应用实践中体现出来;三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既注重思政目标的价值共性取向,也遵循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真正使学生从内心建立起知识认同和价值认同。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持续挖掘专业特色和优势,把握政治导向,弘扬师德风范,真正做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共进,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切实实现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润物细无声”的德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国云.基于桂西南特色资源运用的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考量[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1).
[2]陈丹.日语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导入[J].文学教育(下),2019(11).
[3]于冠华,李敬强.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实现路径探析——北京物资学院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
[4]陈勇,陈蕾,陈旻.论新形势下立德树人思想要求的拓展与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
[5]姜晓芬.对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安徽冶金科技職业学院学报,2009(3).
责编:红 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现代化评价模型研究”(编号:18YJC630127)
作者简介:牛正光(1983— ),男,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混合式教学、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