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荷塘》的写意精神
2021-06-16邓一冕
邓一冕
上海大学 上海 200000
一、吴冠中的作品《荷塘》
吴冠中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其一生致力于传统绘画的改良与创新,绘画风格独树一帜,探索出了一条基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道路。
《荷塘》(图1)是吴冠中1997年所绘一幅巨作,整体采用水墨材料,由画面可以看出,吴冠中整体采用了类似泼墨的手法,运用大块的黑色以及细长的黑色线条交织在一起作为主要的画面,辅以纯度不高的绿色,朱红,藤黄小色块,在这些颜色的空隙里,是由淡墨的水平方向的线条组成的背景,整体上似乎杂乱无章,但细细品味却不难发现其中不乏有韵律所在,黑色色块的大小,线条的方向,甚至是彩色色块的分布,都与平日所见的荷塘印象相呼应,下方斑斑驳驳的黑色是荷叶倒映在水中的影子,残枝败叶飘浮在上,整体的白色空隙里用灰色淡墨所画的水平线条是光线透过水的样子,画面中的颜色区域分布错落有致,整体呈现出一种中间密集周围疏松的分布状态。吴冠中的《荷塘》是作于龙潭湖公园的首幅作品,1991年吴冠中搬到龙潭湖附近居住,随后便绘画了许多关于荷花睡莲题材的画,也同时走上了创作的黄金时期。吴冠中平生画过许多关于荷花睡莲题材的画,比如早期的油画作品《睡莲》,在早期的油画《睡莲》中我们也能发现许多吴冠中在绘画中融入的中国传统写意技法,大块面平涂的笔触,概括简练的色块等等,但画面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写实手法,可以说是更加的 “ 唯物主义 ” ,而《荷塘》作品显得更加抽象化,作品中却更多的是对于内心的描述,可以说是更加 “ 唯心主义 ” 。 《荷塘》是吴冠中的成熟之作,在此作之后,吴冠中绘画中的意境表达明显占据了主导地位,可以说此后吴冠中对于美的追求更加偏向心境之美,相对于吴冠中以往主要对于真实的唯美的强调,这个转折是相当重要的。
图 1 《荷塘》144×368.5cm 1997 彩墨画
从构图上来讲,画面整体以一种 “ 分散式 ” 的构图进行画面的安排,整体上黑色色块主要分布于中间以及四周,形成了一种 “ 回 ” 字形的视觉效果,而最中间的大块黑色也就是 “ 回 ” 字形中间的 “ 口 ” ,形成了画面最中心的焦点,将观众的视觉引导至中间区域,顶部竖向黑色色块则赋予画面了一种向下的力量而底部以横向长条形黑色块将视觉向横向引导,形成一种托住上部向下力量的势力,黑色块之间穿插的淡灰色线条多是以水平方向所绘制,将画面中竖向黑色色块的力量再次加以平衡,形成了稳定的构图效果,达到了构图上的视觉平衡,画面中分散的焦点与画面元素之间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横向和竖向互相穿插的节奏韵律,看似杂乱无章的画面实则经过吴冠中的仔细推敲,呈现的效果看似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不可控因素但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吴冠中在创作过程中所做的缜密思考。
从色彩上来讲,中间部分黑色色块面积较大,使得整幅画面的视觉重心稳定在中间偏左上方,在其中黑色色块之间充满了浅灰色具有渐变的线条以及三种颜色的小色块,颜色形成了三种层次: “ 浅灰色线条,黑色色块,彩色小色块 ” 整幅画面就拉开了三层的空间: “ 背景的水、荷叶、颜色色块 ” 。中间到上部的黑色色块由大及小形成了画面由下到上前后的距离空间,画面中粉绿色铁锈色以及黄色色块的分布也都尽量地避开了黑色色块,几乎全部穿插在黑色色块与线条之间,黑色色块上方很少有再盖一层的颜色,这种手段使得黑色色块的重心被保持住没有受到彩色色块的破坏,根据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中对于黄色色彩的解释: “ 黄色有种向外扩张的动态感 ”[1]来看,画面中的黄色的确显得极其跳跃以及富有活力,并且呈现出动态水面的反光效果,而粉绿色和铁锈色则是画面中荷叶的固有色,给观众加以色彩上的引导,让观众在观看作品时充分地代入 “ 荷塘 ” 这一主题。
制造有用的错觉也是写意精神重要的功能,如图2中所示灰色线条明显是被分为三节,但却在我们的认知下仍然是一个整体连贯的线,这种类似的绘画效果在《荷塘》中反复地出来把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联系起来。现,利用底层颜色与上层线条的交叉遮盖形成了一种荷叶错综复杂的视觉效果。在中国传统绘画之中,写意精神的表达往往伴随着视觉上的错觉出现,一旦画面产生的错觉符合了人们的审美,这就肯定是一张好画。就像八大山人笔下的生灵们都被赋予了各自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就是给观众的一种错觉,写意绘画似乎就是利用巧妙的错觉,以简单巧妙的手法表现一个形象,这个形象不会以逼真的形式出现,只会以抽象的形式展现,但是这种抽象却更加符合我们内心之中的形象,再者西方绘画大师弗洛伊德,他的画作似乎是写实,但是如果仔细观摩会发现他的作品并不是写实的手法,描绘一个人物并没有仔细刻画的意图,取而代之的只是 “ 随意 ” 涂抹的感觉,也就是作者有意制造的错觉,但这一切却能更加贴合观众内心本身对画面元素的感觉。 《荷塘》从大体上看,整体画面没有精细的刻画,但是却产生了极为抽象但 “ 真实 ” 的画面,利用颜色与线条形成了一种空间的错觉,利用颜色的差异造成荷叶与水面空间的拉开,吴冠中也正是企图通过利用这些中国传统的写意手法之中运用巧妙的错觉,
图 2 《荷塘》中的线条
二、东方写意精神与西方抽象绘画的碰撞
在英语之中,写意用英文来讲则是 “ Free Hand ” ,这样的一个英语词汇字面意思是 “ 自由手 ” ,这样的解释很贴切,写意不就是力求自由挥洒以巧妙的随机效果来表达画面的一种语言吗?西方的解释很通俗易懂,而以我们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可能 “ 妙 ” 字更为贴切,传统写意性绘画之中为了突出 “ 妙 ” ,往往试图用最洒脱最轻松的方式来控制画面以达到最佳效果。这也正是中西传统绘画的分水岭,西方传统绘画讲究的是准确,真实还原自然的美,而东方传统绘画却讲究的是准确,真实还原作者内心意境的美。[2]乍一看,吴冠中的这幅《荷塘》似乎与美国画家波洛克的滴洒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采用了分散的构图,抽象且随意的技法,但如果仔细推敲,波洛克的作品就是纯粹的抽象作品,而吴冠中的绘画手法则是以取其 “ 神似 ” 为主要目的,两种不同的目的却呈现出了一种极其统一协调的画面,而这种呈现出的效果是否可以说是中西方绘画的交集?东方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是否可能就是西方抽象绘画的终点?中国传统写意绘画对于抽象艺术的研究程度西方绘画是无法比拟的,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存在着高度抽象的美感,从书法上来讲,每一个汉字都可以形成一种构图,这都得益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精神,在看似无关的一笔一划中却饱含了美学理论,而写实绘画又是西方绘画的文化根基,在西方艺术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之后的今天,它的发展也将是趋近于东方艺术的方向,西方传统的写实主义渐渐的退出了主流,而平面化,二维化渐渐成为一种趋势。[3]吴冠中的思想正是在这两种不同方向的绘画文化中寻求一个契合点来求得传统绘画的进步发展。
三、结语
写意精神秉持着自由开放的理念出现在当代无数作品中,吴冠中坚信在这个文化大杂烩的时代,改良或者融合才会使传统大放异彩,[4]吴冠中在其作品《荷塘》中,通过将写意精神与西方抽象绘画的思维相融合,将传统绘画的新面貌展示给了观众,我国的艺术发展还未处于世界领先,但这种进步的理念无疑是一只强有力的大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艺术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