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育色彩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2021-06-16陈效

流行色 2021年4期
关键词:颜色色彩课堂

陈效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2

一、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高校美术教学中,一些老师认为,如果他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学生更多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更高。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学生需要接受和消化学习知识的过程。如果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那么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有些学生会对枯燥的讲解教学感到厌烦,这不利于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联想。

(二)缺乏完善的色彩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 “ 教 ” 的过程,更要注意 “ 学 ” 的过程。但目前,许多色彩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不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征。许多教师把学生的理论成就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美术色彩教学中,老师会分配相关的作业给学生,然后老师根据他们的作业给学生分数,这种评价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优良发展。

(三)忽视了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发展

与教育的快速发展相比,存在学校的色彩教学方法简单、陈旧,教师的随意性过大的问题,导致高校的基本色彩教育缺乏相应的针对性,许多高校也缺乏相对有效的教师绩效评价监督体系,最终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对学生依赖性强。问题和解决方案色彩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美术教育色彩的基础知识

(一)色相

色相是颜色的灵魂,是指一组场景中物体的色彩所形成的整体色彩调性,即色彩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从亮度来定义,即亮或暗;还可以从色彩上看出确定暖色调或冷色调等;从色调上看,可以有红、黄、蓝、绿等灰色调。一件成功的作品必须有吸引你的色彩倾向。酒店(如图1)或咖啡厅的设计会让你感到优雅和温馨;而街上的红绿茶店,这种风格要低得多,这就是色彩的独特魅力。如果你想在图片上形成令人愉快的颜色,你应该学会组织颜色。

图1 酒店

(二)环境颜色和光源颜色

所谓色彩的丰富性,主要是环境颜色与光源颜色这两种关系的表现。环境颜色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纯色变化,这是色彩丰富的主要原因。光源的颜色是由于光源颜色的影响而引起的物体明亮部分的纯色的变化。在理解了这两个定义之后,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其丰富的含义。你看到的一些色彩丰富的画,其实是环境色彩和光源色彩合理夸张的结果。而你可以再着手绘制一幅,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把色彩画得更准确,不夸张也是可行的。

(三)色彩与色相的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要使色彩和谐,彼此建立联系。当有一个对象占据了图片的主题区域时,该对象的颜色就会填充整个图片。最后,在上色之前,让学生将要求的颜色放在一个暗而暖的方案中。第一种颜色不能太浅,把握整体色彩印象。根据分析结果,学生的用色方式是统一的:调色、浸染、绘画。第二种颜色应保留第一种颜色的正确部分。水份不宜太大,主要是调整色彩关系。最后,我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描绘,并添加了一些图案和装饰。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有了成就感,爱上了色彩课堂。

三、美术教育色彩教学方法创新的措施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色彩感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学校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色彩教学来说,知识点比较复杂,色彩的种类也比较多,这对学生的色彩感知有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更直观地了解色彩的变化,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色彩的搭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 “ 调色 ” 这门课上,要求学生掌握光调色和颜料调色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原色、中间色、多色、互补色的相关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动态视频演示,帮助学生掌握不同颜色混合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的理解。视频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在画板,使用草图线匹配方法,可以随机选择不同的参考对象的绘画,这样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颜色的影响在绘画的过程中,素描图像和改善学生的色彩感知。

(二)在课堂实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力

美术课程对学生的色彩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想象力有较高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看到不同颜色的东西。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事物的颜色会在不同的时期发生轻微的变化。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色彩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实践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力。例如,当涉及到 “ 纯色、光源色、环境色 ” 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校园里的事物,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观察和分析,深入了解固定事物的颜色变化,并结合自己的想象,通过草图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二次创作,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观察校园里的事物,要求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结合自己所看到的和自己的想象,使学生在创作的时候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色彩对事物形象的影响,了解色彩的魅力。在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可以组织每个小组到操场,让他们结合自己的作品讲故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颜色类型和创造性思维。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分析他们理解颜色的不足,结合本节的内容,学生可以用颜色来描述抽象的东西,并创造更多的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进行色彩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审美基础和创作风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结合学生的艺术色彩创作习惯,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色彩知识,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从而在创作中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讲到 “ 色彩对比与和谐 ” ,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分类、特点和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一环节后,可以将一束鲜花放在平台上,让学生结合自己观察到的色彩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鲜花。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竞争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提高自己的色彩运用能力。在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可以要求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水平互相打分。然后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色彩应用程度和作品质量来给学生打分,并及时奖励前三名的学生。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在作品中运用色彩的优势将在课堂上得以分享,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艺术素质。

(四)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要注意色彩教学与生活的融合

在色彩教学中要积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色彩,感知色彩,感受绘画的魅力。因此,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将色彩融入生活。同时,他们也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些现实的材料来应用到色彩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和理解,还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色彩,进而在生活中发现美。通过生活与课堂的结合,提高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兴趣,从而增强学习艺术知识的动机,进而了解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色彩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例如老师只是简单的授课,学生会觉得很无聊。教师可以拿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看到的带有 “ 福 ” 字的红色窗户,让学生观察它的颜色和形状,并给学生切割窗户的方法,让学生操作,在实践中找到乐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色彩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国家提出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政策以来,要求教师积极改变以往的色彩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堂实践、实验比赛等方式调动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对于色彩教学,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色彩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在不断完善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积极地探索和总结,组织计划适合高校学生学习的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的基本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与好奇心,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艺术素质。

猜你喜欢

颜色色彩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特殊颜色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