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绩效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2021-06-15杨留跃张丽芬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现状调查高校学生

杨留跃 张丽芬

摘 要:采用合适的学生资助体系,是我们国家促进社会公平中的教育公平的重要制度体现。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国家提高精准化资助水平。高校的学生资助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资助措施,帮助提高资助监督机制建设。确定资助对象和提高资助科学化水平都是资助绩效综合评价的重要步骤。本文主要分析高校学生资助绩效综合评价,提出有效措施,作为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依据。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绩效;现状调查

引言: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资助体系,是国家通过教育公平来提高国家社会公平,是我国制度和策略优越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不断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作用,不断地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对促进我国社会公平中的教育公平十分有利。但是,由于一些国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被执行,一些高校的资助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高校需要一套相对来说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综合评价来解决高校资助问题。

1 构建高校资助评价指标体系

1.1 高校学生资助评价原则

高校学生资助绩效的综合评价是一项庞杂的资助体系,构建完善的高校资助绩效评价体系,需要采集科学合理的数据为决策依据。在收集、整理、分析、評价学生信息时,需要构建正确的评价指标。高校在管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时,需要研究最新高校资助体系,使高校资助体系评价能够在工作中帮助高校管理人员提供有效指标,做出正确的决策。我国高校学生资助评价体系必须体现中国特色,同时,与我国相关政策紧密结合,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社会教育公平。高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需要结合资助工作的内外原则,要结合学生真正的需求来做资助工作,确保将学生资助工作落实到学生中,切忌以偏概全。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要根据学校制度工作的规则来进行,根据多种指标构建完善的学生资助评价体系。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与国家、社会和学生个人都有重要的联系,其内容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贴等方面。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跟踪监测,确保资助工作能够切实的解决学生中比较困难或特殊需要的一些学生的问题。我们的高校制度评价体系需要根据社会发展进行一定的调整与改变,确保高校评价制度能够在高校工作中被灵活应用,促进社会教育公平。

1.2 高校评价指标的组成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多样化,层次化等多个复杂指标要素组成。高校在进行学生资助开展过程中,不能单个依据个别指标,要以整体工作作为评判标准。高校在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研究时,需要对各个指标进行系统的整合,确保学生资助工作能够积极有效的进行。高校在进行学生资助工作时,需要将工作分为六步来进行。第一,需要对资助的对象进行评定,确保涵盖认定对象的优化,认定制度的建立,认定制度的确定,认定程序的实施,认定结果的认同。第二,需要对资助资金进行筹措。其中包括中央财政的投入,地方财政的投入,高校资金的投入,社会资金的投入。第三,将资源合理配置,将配置理念更新到资助项目中,确定配置模式,优化配置比例调整。第四,对资助工作进行管理,确保机构人员的配备政策措施的落实,资金使用的审计,助学贷款的偿还。第五,对资助效应进行总体的评价,保证高效培养高质量人才促进教育的发展,得到社会舆论的认可。第六,对高校的资助政策进行调整,确保资助政策科学有效。

2 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在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进行中,高校学生制度是一个动态化的指标,不能根据单一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高校的学生进行评价,需要根据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了确保评价的真实可靠,在前期一定要对评选的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确保资料的可靠性。评价中必须连续收集一定时期内的数据,并按照相应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计算,确保得出的指标数据科学有效。

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高校学生评价需要对复杂的绩效指标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指标的计算,确定指标的精准度,求出总体的指标权重,根据具体的工作,可以将高校评价机制分为4个步骤来进行评价。首先要确定评价工作进行的目的,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主要是为了在教育方面体现社会公平,帮助需要被资助的学生。因此,高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需要确保真正帮助到需要被资助的学生。其次,应该根据工作的内容将工作分为多个层次,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工作进行层层分解,对影响到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防止由于个别工作人员的态度而随意的作出评价判断,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公正。同时,要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行综合的评价指标分析,引入合适的评价方法,判断各种指标的科学性。在高校资助评价过程中评价结果也要进行及时的检验与分析,确保能够在实施过程中切实的帮助需要受资助的同学。最后要根据量化结果进行检验,比如在进行指标确定时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帮助高校同学和老师一起对资助工作进行分析,通过1~9标度法归纳出指标矩阵,通过多方努力得出检验结果,确定指标的权重的正确性。

2.3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结果分析

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指标确定,将评价指标与自身情况进行检验。根据指标情况,将指标权证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如果一个方面的指标属于优秀的档次,这说明高校在该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优秀。高校需要在这个工作进行信息的整理和归档,在接下来的工作过程中,对这次的工作经验进行借鉴,帮助高校能够更好的完成学生资助工作。如果一项工作指标在这个工作过程中被评定为良好,这说明与这个指标相关的工作内容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研讨,努力提高工作的成效。如果某一项指标处于一般的档次说明这项指标相关的内容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对这些工作进行整改,确保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如果某项指标处于较差的档次,这说明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大幅度的调整,高校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这项工作进行根本上的改进,不断的提高高校学生资助综合评价指标评价水平。

3 提高高校学生资助绩效的措施

3.1 提高高校学生资助对象的精准度

高校学生资助对象的评定与我国对精准扶贫中对象的选择有相似工作范畴,专家学者必须根据不同的工作指标对资助对象进行精准认定。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校学生资助对象的精准确定,需要对不同的家庭情况和综合指标进行分析,不能简单的根据个别指标进行一刀切的判断。例如,美国将学生家长的家庭收入作为困难学生的唯一标准,德国将学生父母上缴的所得税单据作为认定标准,日本将家庭收入资产状况作为标准。各个国家虽然政策不尽相同,但都有一定的依据和考核标准,我国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从中吸取积极有益的部分作为我国指标制定的依据。大多数国家都是根据家庭收入和总体资产进行学生资助体系的评价,我国一些学者提出需要将家庭收入,生活支出,购买奢侈品支出与学生在校总体表现作为评价标准。同时,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将经济资源指标,人力资源指标,社会资源指标,特殊事件指标,个人综合表现指标作为高校学生资助评价体系指标,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虽然,外国的一些评价指标比较成熟,但是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国情并不相同,并不能简单的对这些指标进行生搬硬套,我们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对高校学生资助指标进行研究,不断的满足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需求。因此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开展时需要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指标,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校情进行相应的指标评价,不断满足我国精准资助的工作需求。我国高校在进行学生资助工作时,需要对工作进行科学隐患的管理,不断的提高我国学生资助对象的精准度。

3.2 确保资助制度的完善

近年来我国加快法治化建设步伐,不断的提高我国法治保障。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国家的政策和制度进行完善。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该根据我国制度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指标评价水平。国外的一些高校将学生资助工作的法律与制度模式,信用建设融入到高校制度评价体系之中。同时,英国通过法律确定对新的学生收费和资助制度要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进行确认。与国外成熟的法律制度相比,我国高效制度工作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学生资助制度化,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学生资助法律体系,帮助我国大学生能够切实享受到国家的社会保障。同时,我国在法律上应该借鉴其他制度较为成熟的国家,将资助的工作和对象纳入我国的教育法。明确高校学生在享受学生的资助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的法律规范。加快建设我国法律制度,使我们的高校在进行学生资助工作时能够有制度和法律保障,不断的提高我国学生资助评价水平。

3.3 优化我国高校学生资助资源配置

帮助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是我国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政策。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资源配置中,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学生资助工作中,将资源配置做到最优。在国外,高校学生资助资金的获取主要是依靠社会的捐贈,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拨款相对较少。我国高校数量较多,高校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如果仅靠国家财政支撑,那么国家的财政压力相对较大。同时,一些高校由于自身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他们的资金筹措能力有限。我国在进行学生资助评价工作进行时,应该借鉴国外优秀的经验,积极扩汲取社会的资助的力量,打破以国家财政支出的传统观念。

3.4 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监督

近年来,高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应该借鉴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确定受助对象。同时,高校在进行学生资助工作时,需要对资助资金进行管理与监督,防止资助资金出现挪用,克扣等现象,高校管理部门需要对这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通过审计部门与第三方中介共同监督,将社会资助工作,置于学校同学和老师的共同监督之下,确保资助资金能够切实帮助到困难学生。高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需要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对受资助同学的隐私进行保护。同时,在资助工作进行中,需要对学生资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防止管理人员职权滥用。高校应该加强对资助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防止学生资助工作出现重大问题,能够及时解决资助问题。

4 结束语

高校学生资助绩效是高校开展教育公平的重要工作。高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量化指标来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因此高校应该构建完善的综合评价指标,推动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华, 徐英.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 .

[2] 杨小勤,郑婷.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 [J] .科技展望, 2015,(14) .

[3] 徐英.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研究 [D] .长安大学. 2016.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杨留跃 张丽芬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高校学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形成策略
“运动世界校园”对促进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调查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