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林绿化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及应用分析

2021-06-15王一新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造林绿化生态建设有效路径

王一新

摘 要 当前,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国也逐渐重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基本理念,致力于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各方针相继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生态建设迅速进步,我国生态环境也获得了显著的优化。基于此,简要阐述造林绿化对于生态建设的作用,进一步提出改善生态建设的针对性路径。

关键词 造林绿化;生态建设;重要作用;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S73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50

在新时期,伴随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针对此问题,相关部门需要采取造林绿化的手段逐渐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我国的森林整体覆盖率,减轻我国当前艰巨的生态压力,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目标。开展造林绿化工程,不但可以优化所在地域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推动当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造林绿化的过程中,其关键要点在于如何实现与所在地域现实生态环境相适应,提供因地制宜的方法。

1 造林绿化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1.1 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研究资料表明,每年全世界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达到高达230亿吨,同时其规模与日俱增。通常来说,二氧化碳排放规模的不断上升会引发全球变暖问题,而每667 m2森林每年可有效吸收二氧化碳67 kg,同时产出48 kg的氧气。因此,大力推动我国造林绿化工程的开展,可以有效改善全球性温室效应问题。

1.2 防风固沙

伴随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升,我国诸多地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略了生态环境及其生态上的积极效益,所以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土地退化、沙漠化的现象,而沙漠化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正常的生态平衡系统。通过造林绿化工程可以在提前防御风沙的不良侵扰,从而降低土地沙漠化的速率,特别是针对部分情形严峻的区域,在当地培育大规模的树木,可以有效减小70%的风速,进而发挥防风固沙的效用[1]。

1.3 净化空气

伴随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城市建设的整体进程也在加速,且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水平也在逐年下降。特别是工业发展对空气的污染程度特别严重,进而对当地的自然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此时,造林绿化可以有效净化空气,这是由于绿色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诸多有毒气体,如甲醛、一氧化碳等,进而帮助城市提升一定的空气质量指数,为人们提供更加宜人的居住环境。

1.4 涵养水源

水作为人类的生命之源,同时也是我国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经有超过400多个城市依然处在缺水状态。与此同时,在工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其对周边水源的影响较大,一些不加以处理的污水排入河流之中,污染了大面积的水源,这就更加加重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难题。通过造林绿化工程可以逐步地发挥涵养水源的效用,通常来说,667 m2的林地可以储蓄3 000 m3的水分,然后再进一步提升土壤的蓄水量,有效严控水土流失的问题。

2 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2.1 提高全民造林绿化的基本理念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指出,凡属于中国公民,都需要勇于承担起植树的责任。造林绿化属于长期性的工程,最为核心的在于得到群众的支持和帮助。维护生态环境作为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义务,只有人们一同大力参与,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方可实现。此时,政府单位需要多加强化对生态建设信息的普及力度,需要积极采用多媒体以及多渠道普及义务植树以及绿化国土的相关知识,提高公民义务植树的观念程度,培育保护树木、一同植树造林,开展生态建设的和谐气氛。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能够通过普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及生态环境受损的严峻后果,让大众切实地感知到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且将自己的行为和生态环境建设联系在一起,提升人们的责任意识,为我国生态建设献出一份力量。除此之外,还需要优化有关环境保护机制,对损害生态环境的工作人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采取针对性手段予以惩处,让人们严格依据规范条例展开造林绿化工作,共同维护生态环境[2]。

2.2 退耕还林

为了更加迅速地推进生态建设,各政府单位已经开始推行退耕还林方针,避免出现大面积的沙尘暴、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难题。退耕还林,是依据适地种树的基本准则,有规划地开展植树造林,从而拓宽绿化规划,恢复森林植被,充分发挥涵养水源的效用。在推行退耕还林方针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粮食产值不高、生产不平稳的耕地,以及水土流失严重、极易出现沙漠化的耕地进行退耕还林工作。明确区域后,需要开展规划工作,其规划的项目涵括退耕还林的周期、主要任务、主要目标、资金源头、投资范畴以及重点布局、配种手段、种苗供应、效益解析以及补偿手段等,从而提供更为详实的规划。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地区提供退耕还林时,务必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以及义务,对所在地域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合理安置,防止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产工作。

2.3 积极开展封山育林工作

我国长时间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应用,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该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各政府单位一直都在推行封山育林方针。封山育林作为目前提升我国森林覆盖比重、恢复植被森林以及均衡生态系统的有效方式,其封山育林的基本原理在于应用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復功能,在符合标准的地域按时开展封山育林工作,合理地对动植物、土壤以及山区自然资源予以维护,确保山区内动植物顺利生长。依据封闭周期的标准进行划分,一般来说,封山育林被划分成全封、半封以及轮封3种形式,相关工作人员要依据山区的现实状况来因地制宜地选取封山育林的形式。在封山育林的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要避免人为毁林问题的出现,在确保山区植被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提升山区林木培育的品质水平,从而加速绿化的整体进程。除此之外,在选取植被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积极与当地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同时要全面考量水利因素[3]。开展封山育林工作,要牢牢秉持“封育结合”的准则,从而实现封山育林效果最大化。在封山育林期间,需要合理安排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安排,防止由于生产生活问题引发多方面纠纷。

2.4 合理选取林业生态建设的树种植被

1)综合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由于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这和树种的存活率以及生长势有着很大的联系。在种植过程中,可以优先选取乡土树种。2)选取水土保持树种。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由于水土保持树种的根系较为发达,其笼络土壤的水平较高,特别是对于地表土疏松以及受侵蚀严重的地方,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地选取根系发达的植被。同时,还可以选取树冠较为浓密、落叶多同时极易分解,可以改良土壤能力的植被,这些植被对土地的保护能力相对较强,且成长得速率较快。3)秉持乔-灌-草相结合的基本准则,在选取工程林时,要做到因地制宜,综合所在地区的气候、水文特征以及土地种类等因素,合理地规划林木布局方案。

2.5 优化技术研发以及人员激励机制

林业技术的革新以及研发极为关键,此时需要构建一系列技术研发以及奖惩机制,由此提升工作者的工作活力和主动性,帮助科研工作者强化对专业知识研究的力度。各级政府单位需要搭建专门化的林业技术研发部门,协助各地区林业部门开展技术研发工作,而且要尽可能地优化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研发的效果。除此之外,林业单位还可以通过物质奖励的形式,激起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提高科研人员开展技术研发的积极主动性,推动创新。

3 结语

伴随我国各种方针政策的推出,当前我国造林绿化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伴随造林绿化工作的推进,我国森林覆盖率也在逐年上升,较好地缓解了环境污染的程度,优化了我国的整体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宜人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可见,造林绿化实现生态建设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连生.浅谈造林绿化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意义[J].农业与技术,2018(10):177.

[2] 张春明.浅谈造林绿化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意义[J].农技服务,2017(20):18-20.

[3] 王思文.试论造林绿化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意义[J].农村科学实验,2018(05):116.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造林绿化生态建设有效路径
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
造林绿化的意义和管理方法研究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