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2021-06-15施雪飞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家校合作

摘要:为了保证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需要加强家园合作教育,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氛围的成长环境,本文主要以此为目的分析了家园合作教育的对策,如丰富家校合作渠道、整合家校互动资源以及构建多元互动桥梁等,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校合作;初中教育;交流沟通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逐渐降低对家庭的依赖,存在逆反心理,家长在管理和教育学生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学生的顶撞而产生家庭矛盾,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从学校角度来看,需要采用家校合作教育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健康成长。基于此,如果进行家校合作教育需要深入分析。

一、丰富家校合作渠道

思维决定行动,想要保证家校合作教育的质量,需要学校保持良好的主动地位,认识到家校合作学生发展的影响,积极开辟家校合作新渠道。当前,在家校合作方面常见的方式就是微信家长群、QQ家长群,基本都局限于传统的网络社交软件,在沟通和交流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软件中其他消息所吸引,需要结合当前新型媒介的发展,将合作渠道进行丰富。对此,学校或教师应当充分整合当前的网络资源,开设更多平台和家长进行沟通。

例如,可以建立学校专属的网络平台,在平台中教师可以将学校的活动、教育规划、考试计划等内容进行公布,并设置对应班级的家长讨论区,为家长提供发表自身建议的渠道,通过讨论区的交流进行互动,增强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力,并明确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提供其参与和监督学校教学管理的权力,保证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创建学校官方微博号,推动新思想、优质文章(基于家庭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思维,使其可以正确教育学生,让学校和家庭可以形成教育层面的“利益共同體”,提升教育质量。

二、整合家校互动资源

维护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家庭的责任、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在进行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整合和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资源,而需要将社会资源、家庭资源也纳入资源体系的构建中,发展多样化的合作模式。通俗来说,就是将社会资源,如课外辅导机构、心理教育机构等,将和教育相关的行业榜样转化成家校合作资源,使其可以辅助和补充教师教育,实现优势互补,强化合作力量,营造和谐的合作氛围[1]。

例如,在发展家校合作时,可以以本校的教师为核心,由本校教师为主体进行对外合作,将合作主体扩展到相关的专业人士,利用其在工作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形成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一旦学生出现问题,可以更加全面和细致地进行分析,共同舒缓学生心理压力,解决学生思想或行为上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此外,也可以根据实际生源情况,凝聚社会力量进行网格化的合作,提升合作效率,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进行及时解决,提升家校合作价值。

三、构建多元互动桥梁

建议借鉴其他国家的家长委员会,利用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构建多元互动的桥梁。在建立过程中需要家校共同遵守共同成长、目标一致、沟通互促、互补扬长四项原则,避免双方合作过程中过于考虑到自身因素,而出现不和谐因子。学校应当本着为了学生健康发展的态度,增强对家长委员会的重视程度,并保证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维护其正常运行,进而通过这种形式增强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辅助家长委员会建立明确的制度,让家长之间可以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以分工来合作[2]。

例如,在建立过程中,可以由具体的班级教师组织,通过选举的方式,从不同职业中选择出对教育充满热爱之心的家长作为代表,使其可以参与和管理相应事务,家长代表选择完毕之后,帮助家长成立相应的责任机构,如负责监督教师教学行为、日常管理的监督机构;负责统计分析学校收费现象的财务机构等,以监督和管理来促进家校合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和家长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开放的运动会、亲子科技馆等,增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并更好地锻炼学生,提升家校合作水平。

四、提升教师沟通艺术

家校合作中的关键角色就是教师,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沟通直接会影响到家长的家校合作意愿以及对学校的评价等。而受我国教育体系的影响,教师在师范专业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的内容基本都是面向学生的,对于家校合作方面很少有涉及,而且受教师主观意识的影响,部分教师会认为家校合作就是让家长来考察和监督自己,如果遇到素质较差的家长,可能还会引导一系列的家校矛盾,所以教师在家校合作上的主动性并不强,也不乐于和家长沟通。

对此,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帮助其掌握沟通艺术,以良好的沟通行为促进家校合作,并让教师学会倾听,重视家校合作中的双向信息输出(输入)特点,保证合作效果。例如,在对教师进行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增加语言能力的占比,丰富教师表达技巧,针对相同的问题,结合具体家长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并避免单方面对家长的指导,有效收集家长建议,做好自我反思和总结工作,保证后续合作效果,提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对统一性,更好的保护学生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家园合作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将当前具有实效性互动特点的互联网作为沟通渠道,将线下沟通和线上沟通相结合,及时交流学生情况,共同制定出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措施,保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从而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初中专项重点自筹课题《重叠影响阈理论下乡镇初中家校合作平台构建研究》(26)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郭丽薇.家校携手,助力成长 ——关于初中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的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4):107-108.

[2]周成霞.关于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家校合作策略的分析与研究[J].教师,2019,(21):11-12.

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初级中学 施雪飞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家校合作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