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导向的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探究

2021-06-15孙景

高教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生

孙景

摘  要:习总书记号召全国人民幸福是奋斗来的,也明确要求教育工作要在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和培养原本也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立德树人角度探索奋斗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就如何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做些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立德树人;奋斗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1-0173-04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Xi called on the national people to strive for happiness, and also clearly required that education work should work hard to cultivate students' struggle spiri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and realization of struggle spirit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education, and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optimistic and upward attitude towards life and the spirit of fighting to do some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struggle spirit education

在全國教育工作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教育工作坚持贯彻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历练学生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不懈奋斗的精神,始终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做到自强不息、刚健有为[1]。

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新时代广大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当前价值观多元碰撞交织的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是新时代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广大青年学生吃苦耐劳品行和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的需要。

一、立德树人和奋斗精神的基本内涵及相互关系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我们常说的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中通过实施系统性的正面教育来感化人、引导人、激励人,坚持以人的个性发展为本,通过适当的教育模式、手段和方法来潜移默化地改变人、塑造人、发展人,在培养学生成长过程中引导学生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加强和重视学生自身个人品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文明素养的塑造和养成,引导学生追求远大抱负志存高远,牢固树立起合乎时代要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梦想、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2]。

(二)奋斗精神的内涵

奋斗精神的精髓实质在于奋斗,是为了实现个人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而不畏困难险阻、奋勇拼搏努力,是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具有的积极精神状态。奋斗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属于立德树人内容,一经形成就能持久的作为一种执着向上的精神力量,对于人们在个人成长、事业追求和社会贡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促进、激发和激励作用,辛勤劳动、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工作作风是奋斗精神中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内容,体现的是一种崇高的美德。

(三)立德树人和奋斗精神的相互关系

1. 奋斗精神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目标追求和锐意进取的价值导向上相同,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定位上相一致。立德树人的丰富涵义为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提供理论保障。

2. 奋斗精神教育是教育工作立德树人培育的非常重要一环。奋斗精神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追求与树立过程中所面临的系统性推进问题,也正是立德树人培育工作中需要统筹推进、脚踏实地予以解决的现实问题,高校全员全过程开展奋斗精神教育,帮助学生及早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进取观,是有效推进立德树人培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3. 立德树人为奋斗精神教育提供目标向导。对青年学生进行奋斗精神教育,没有科学目标的引导和熏陶,就不会有坚定的进取信念,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是青年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导向标。

二、以立德树人导向增强奋斗精神的重要性

高昂的精神状态往往能促使人奋发向上,萎靡的精神状态经常会使人举步不前,奋斗精神教育是大学生立志成才、建功立业的非常重要也是必需环节,加强广大学生奋斗精神方面的教育能够使青年大学生自觉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消极思想观念,保持认识上清醒、作风上进取、生活中朴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激发大学生的精神动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一)祖国伟大事业建设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民族复兴大任的伟大征程中,实现民族复兴梦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依靠知识、依靠奋斗、依靠广大青年,高校教育目标是要培养能担负起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能够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伟大梦想努力奋斗。高校教育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就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历练坚持不懈奋斗的精神,保持勇于拼搏、锐意进取的坚强意志和精神状态,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3]。新时代赋予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大学生要把个人的目标理想与民族复兴梦想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切实树立和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勇于开拓,不辱使命,才能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二)大学生锤炼意志品质需要

推进奋斗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尚品性,有助于构建崇尚勤劳奉献的和谐社会。意志品质是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活动与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它在大学生调动自身力量去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实践中体现出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大学生锤炼意志品质,只有通过长期奋勇拼搏、锐意进取的磨炼,才能铸就健全的人格品性。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如何,直接影响着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对大学生们进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教育有助于帮广大学生日常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保持进取激昂的生活作风和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使他们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正确看待,保持刚毅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4]。

(三)职业生涯胜任度强化需要

通过奋斗精神教育能有效帮助大学生认清现实,脚踏实地,培养造就社会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唯有经历过一番奋斗,品尝过失败与成功的滋味,积累足够多的经验,才有能力去面对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通过在实践中学习领会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起吃得住苦、受得住累、耐得住劳的精神状态,提升大学生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相应地增加就业创业机会。同时,也促进大学生正视社会现实和理想目标的差距,勤劳所得和空想主义的辩证关系,推动大学生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

(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扬需要

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传统力量,作为民族的传统习惯和美德,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体现,对比世界各国,中华民族历来以讲究节俭和特别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驰誉天下。奋斗精神也是我们党成立和发展中的一大优良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伟大光辉历程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当前奋斗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传承和发扬,大学生是充实各行各业的主力军和建设者,更需要继续继承奋斗精神[5]。

三、基于立德树人导向推进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内容

(一)以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基本常识推

行奋斗精神传承教育

无论是远古时期,还是革命建设时期,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华民族具有奋斗精神的传统美德,向来以特别能吃苦耐劳和勤俭持家、讲究节俭著称于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奋斗精神来作支撑终归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奋斗精神作支撑更是难以自强的,甚至不打就跨,要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投身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首先要树立起艰苦奋斗的信念,继承和发扬历代仁人志士艰苦奋斗的良好风尚和优良传统。推进奋斗精神教育活动的实施,就是要引领当代大学生努力培养发奋向上精神、崇尚简朴精神、愈挫愈奋精神、勤勉好学精神。

(二)以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为核心内容主推奋斗精神理念教育

具备坚定理想信念是发挥奋斗精神的关键支撑,理想信念是对社会生活或人生追求的畅想、追求、向往以及矢志不移为之奋斗的目标,是在经过一定的实践判断和认知展望的基础上才能确立的,对某种事物发展或生活形式始终保持坚信不疑,并坚定躬身实践的一种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坚定理想信念的实现需要发扬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使命担当是激发奋斗精神的动力源泉,让大学生明了所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以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坚持不懈地完成任何面临的任务。

(三)以奉献和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推进奋斗精神价值导向教育

讲奋斗精神,讲执着追求,首先明确奋斗靠什么、奋斗为什么的问题,这是价值观的问题,也是关乎态度、立场的根本问题。树立正确的事业定位和奋斗目标,是帮助青年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指路明灯,只有充分地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和倾注到社会需要的洪流中去,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对大学生中进行奋斗精神的内容教育,就是为了使广大青年学生更好地认清自身的宗旨、立场,通过奋斗所取得的工作成效和本领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在积极奉献社会和热心服务群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在大学生开展奋斗精神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奉献和服务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指导和引领。

(四)以挫折教育和意志锻炼为侧重助推奋斗精神坚毅品质教育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的美好理想的达成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一定的辛勤付出和持续的努力奋斗。在大学生成长成才和今后的人生征途中,奋斗精神可以给广大青年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导向力量,在各种重大责任和困难挑战面前,引导大学生敢于攻坚克难、自立自强、坚忍不拔的持续奋斗,学会理智判断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正确看待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不顺与挫折,懂得没有经受过艰难波折就不会增强智慧,不会磨砺出坚韧意志,没有遭遇过失败再重新站起就不会有新突破和良好成长的道理。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帮助大学生在挫折和考验面前以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以自立自强、乐于奉献的精神激扬青春、实现梦想。

(五)以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为落脚点推进奋斗精神自我定位教育

加强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明确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实践是检验教育理论的唯一标准。创新是社会、民族和国家前进发展的动力,创新创业要具备奋斗精神、开拓创新意识,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践行和发扬奋斗精神最直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造能力,推进奋斗精神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6]。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奋斗精神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去检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锻炼和社会实践,给大学生用实践教学的方法进行奋斗精神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徑,勇于奋斗、刻苦实践是实现理想的关键。

四、基于立德树人导向的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途径

奋斗精神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在奋斗精神教育中,如何发奋图强、怎样奋发有为、如何振奋精神等,关键环节在如何实施教育,途径主要通过理论教育引导、思政队伍完善、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让学生清晰奋斗精神内涵,培育大学生艰苦奋斗、立志成才观念,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以丰富的理论和经验总结推进奋斗精神教育

研究和教育是高校职能两大基本方面,要帮助大学生确立基于积厚成器的奋斗精神,就应深入研究和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构建立德树人宣传的逻辑与方法论,深入剖析党的艰苦奋斗思想有助于丰富和提升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为广泛开展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提供更多生动的教育素材。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就是宣传以奋斗精神为重要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1. 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经典著作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思想内容,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学说中有关奋斗精神的基本理论、价值取向作为教导大学生的看家本领;2.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奋斗史和国情国史的教育,结合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学习,做到知史明智以史为鉴,可以树立起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艰苦奋斗的青云之志,加强青年学生对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体会和感悟;3. 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实践和革命实践教育,让学生深刻掌握更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实践成果和历史必然性;4. 推动奋斗精神教育进课堂入心入脑,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网课或讲座等培养环节广泛开展有关奋斗精神的教育,让大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奋斗精神的意义、内涵、价值等基本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感悟奋斗精神,自觉成为中国梦的忠诚实践者。

(二)以强化思政工作队伍引领奋斗精神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高校开展青年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情况直接决定着奋斗精神教育开展的广度和深度,打造好思想政治公共课教师和学生工作两支队伍,是立德树人主导下激发大学生树立起奋斗意志的重要支撑和力量保证。让每位辅导员、团的干事、思政课教师都认识到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这项工作的导向作用,明确自身在引导学生勤奋进取方面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日常给学生做好引导和示范,适时激发大学生的昂扬斗志。推进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还需要在高校党政齐抓共管之下,全员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实现奋斗精神教育和服务育人的有机统一,把对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培养工作做到细处,落到实处[7]。

(三)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奋斗精神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很多课程核心要义都是引领大学生奋发向上,是帮助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形成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渠道,教师的言谈身教、人格魅力对学生奋斗精神意识的养成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理论课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增强奋斗精神教育的说服力、影响力、吸引力,注重引导大学生逐渐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把讲奉献、做贡献这样的社会价值引领向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价值观培育和奋斗精神教育,同时将挫折意志教育等内容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衔接,培养有独立理想、有社会担当的人。

(四)以实践检验成效增进奋斗精神教育

在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中,通过把内化于心的知识还原到实践生活中,坚持做到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贡献社会相结合,利用社会实践教育的现实性、多面性和灵活性,不断地拓宽大学生的实践教育渠道,才能做到将奋斗精神的意识深入大学生内心获得广泛认同,同时又见诸于他们日常的实际行动中来进行体会、体验,才能够真正获得人才培养想要的结果。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性活动和志愿服务,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民风民俗,还可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和关心社会的崇高品德,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造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8];让大学生通过实践真正体会有关立德树人理论的实际意义与价值,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能否树立起人民服务的标准,能否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刻苦勤奋吃苦耐劳,能否实现把献身精神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最高标准。

(五)以主题氛围营造活动助推奋斗精神教育

在对大学生开展奋斗精神教育过程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吃苦耐劳精神宣传、开展奉献服务活动、营造努力拼搏氛围,使学生日常在参与相关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悟到奋斗精神的重要性,接受到奋斗精神的引领,进而影响着大学生的攻坚克难干劲和奋发进取意识。1. 通过各种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网站、宣传栏、电子屏、知识竞赛等媒体渠道广泛开展以幸福和奋斗为主题的宣传,广泛传播奉献和奋斗精神。2. 开展校园特色品牌项目,通过举办有关奋斗幸福观方面的辩论赛、学术讲座、主题演讲、文艺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高校各类活动的育人功能;3. 通过为广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锻炼岗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参加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创造中得到锻炼,让他们在参与中深刻理解奋斗的意义,提升奋斗所得后的荣誉感、自豪感;4. 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的自身建设,及时把奋斗精神教育内容与社团活动相融合,尤其利用不同阶段的重大节日,或者是围绕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和各类纪念日等等为活动的契机,及时组织学生群体进行以奋斗幸福观为主题的各种有益活动,为学生充分领略奋斗精神思想、建立奋斗意识提供广阔体验平台;5. 适时在同学中间选树一批思想高尚、表现优异、正能量的奋斗典型,运用身边奋发有为榜样来教育引导学生会更具吸引力,激发奋斗热情。

总之,奋斗精神是一种推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是积极构建立德树人领域重要体现,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是高校一项重大而长远的任务,是激发学生潜力,打造创新人才的必要手段,是广大青年学生克服困难、下大功夫、求得真知的重大法宝。高校应努力使每一位大学生秉持奋斗精神这个法宝来迎接学习的挑战、生活的挑战、未来的挑战,锻炼自己,增长能力,学好本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投入到民主复兴梦和祖国伟大建设当中来。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J].西藏教育,2018(9):1-1.

[2]高淇.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中流行文化运用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3]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10):2-2.

[4]程阳.9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7.

[5]高永军,施宇,冷树伟.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167.

[6]顾岱泉,宫文迪,王萍.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13):3-3.

[7]张颖.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8]石梦希.从裸贷现象谈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19(6):122-12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基金项目“意识形态视阈下独立学院立德树人途径研究”(编号:2018SJSZ78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独立学院大学生践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研究”(批准号:2020SJB1203)

作者简介:孫景(1972-),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本科,助理研究员,党委副书记,江苏省辅导员工作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