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6-15康帆陈莹燕李莉

设计 2021年10期
关键词:设计创新健康中国人才培养模式

康帆 陈莹燕 李莉

关键词:健康中国 设计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

引言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近10年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十四五”规划提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要求,设计创新也成为改善人们健康生活条件的重要手段,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健康素养、综合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成为高校的社会责任。

我国本科教育和艺术本科教育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向国外学习的过程,但是实践证明,简单的教学模式与课程模式移植不能解决我们本科教育质量发展的根本问题。学分制、跨学科学习,项目式教学,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等国外经验确实对促进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真正符合我国国情与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地方高校发展模式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和继续摸索。经调查,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我国本科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健康、医疗保障体系和体育教育领域,关于健康中国背景下的本科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健康与体育教育领域,设计专业在健康领域将会大有作为,这也是本课题进行地方高校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探寻设计本科教育特色发展路径研究的选题缘由。

一、背景与目标

后疫情时代,健康问题成为全世界高度关注的焦点。早在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就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推动本科教学质量的发展,国家先后出台“双一流”建设与“双万计划”,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鼓励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2020年11月,为顺应新时代、新形式、新科技的发展,国家又提出新文科建设,旨在推动文科之間、文理之间、人文与科技之间的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

我校作为一所在食品安全具有突出优势的地方高校,围绕“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已经形成食品营养与健康相关学科特色鲜明,食品类学科优势显著的多学科格局。

艺术设计学具有学科的“居间性”,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学科特征,这种跨学科的知识生产范式利于以大设计为基础,推动艺术、人文与科技间的知识大融通,用以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自2017年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以来,关于本科质量建设路径、改革策略、其他国家经验介绍的成果层出不穷,但是关于艺术类本科专业建设的研究成果较为零散。设计类专业的高等教育有着重形象思维、创新与个性、注重实践等独特的特点,在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教育改革时必须围绕着这些特点来进行。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在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对建设具有特色的艺术设计类本科教育的建设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以成果导向、问题导向、社会需求导向为出发点;以校企合作、工作室建设、实习实践项目、创新创业项目为抓手;以深化课程群改革与跨学科优质资源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为具体实施路径;以跨学科校企合作教学团队指导为核心,形成体现新文科要求的艺术设计跨学科交叉系列课程及其新形态教材,最终推动我校艺术设计学科聚焦“大健康、大食品”方向的跨学科特色发展。

二、健康设计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建构

近年来,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依托学校轻工食品大类优势学科背景,聚焦“大食品、大健康”,将设计教育对接设计产业,用设计实践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设计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为重点,以人文素养与设计理论为支撑,以食物与健康领域设计与创新创业为特色,从跨学科设计角度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研究、健康产品设计、康居设计、健康食品设计研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创新设计来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一) 聚焦健康设计的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围绕健康设计主题,在新文科改革背景下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跨学科整合,在德育优先、培养跨学科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建立了多个课程群: “服务弱势群体的产品设计课程群”,包括《产品设计》《服务设计》《交互设计》《家具设计》《人机工程学》等课程;“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健康食物设计课程群”,包括《食物设计》(全校通识课)《中国饮食文化史》(人文与传媒学院)《包装设计》《视觉识别系统》《包装结构》《包装材料》(机械工程学院)《民间手工艺》等课程;“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康居环境设计课程群”,包括《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原理》《展示设计》《广场设计》等课程。

(二)双效多模的教学策略改革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群在变、设计永远需要创新。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设计实践与教学、科研有机融合。校内教学改革与校企合作是教学策略改革的两个抓手,一方面,在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的指导下,我们加大了对课程授课形式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已经形成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多模式教学。同时,深化了与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项目的合作,在校企合作模式上,选择了企业实训、项目合作、企业商业服务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以对接不同的校内课程,打通了校企合作的路径,校企合作效果得到显著提升。2020年完成孝感华浓梦酒业的系列酒包装及品牌塑造,获得高度认可,即将展开和孝感区的孝南、孝昌、应城等地政府重点扶持的食品项目展开合作。

(三)OBE成果导向的多维评价机制建设

OBE成果导向理论强调知识的整合,追求学习目标的达成性,促进学生间的协同合作,以学习成果、企业评价、社会效益、自我提升等等多种评价标准作为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指标。成果导向+多维评价能够促进教学机制建设从质量监控到反馈改进的转变,形成一种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以健康设计为中心的反向课程设计,也能够让教学内容聚焦重要、基础、核心和高峰的成果,排除不太必要的课程,达到课程设置的不断优化,最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良性循环,如图1。

三、健康设计特色人才培养实践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对接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服务湖北粮食大省和国民后疫情时代健康需要的设计需求,以大健康、大食品为特色,结合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上,建构跨专业课程群,主要表现为一年级所有专业在一起的通识平台,二年级围绕专业解决单一问题,三年级解决本专业内的复杂问题,实践类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式课程让不同领域老师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四年级开展跨专业式合作,打通专业,设立弹性空间,为专业间的合作提供便利和条件。

(二)推行“递进型”跨学科课程群建设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是传统的“造型基础、设计基础、专业设计”的“三段式”式培养,往往会打破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支离破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递进型课程培养模式:在旧课程中融合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实践,同时增加设计+食品文化+互联网技术+新媒体营销+实践的跨专业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的课程群,保证课程之间有序衔接与平稳过渡。

(三)构建跨学科课程团队与“递进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

与中国最大零食销售企业“良品铺子”深度合作,邀请其设计、销售团队与校内跨学科教学团隊联合进行项目实践教学,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系统研究方法论和实际问题综合解决能力的未来设计人才。在校内与国硒中心、机械工程学院、医护学院、数学与计算机技术学院科研平台进行跨学科交流与横纵向项目合作,以教师科研、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抓手,促进不同学科间的师生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社会问题与人民需求。通过在学校内部建立跨学科的教学团队+企业导师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探索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向“工作室+研究室+项目”模式的全面转变,将课题与课程相结合,提升毕业设计的实题率,让学生更加关注社会需求与社会问题,掌握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跨学科交叉系列课程及其新教材建设

聚焦“大健康、大食品”领域,进行跨学科交叉系列课程建设,在已建成的《食物与设计》《包装系统设计》《食物设计与创新》《饮食文化》《当艺术遇见美食》《当美食遇到旅行》的基础上,加大学科间的融合,开设跨学科专业选修课《金工实习》《食品工艺课程设计》《包装概论》《食品包装学》《包装印刷》《可视化程序设计》《市场调查与预测》《品牌管理》等课程。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建设聚焦“大健康、大食品”的跨学科交叉系列配套新教材。

(五)重构教学评价体系

从校内、外入手,在校内建立由“评价标准、评价实施、评价改进”组成的教学质量保证机制;在校外建立由企业、设计师、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评价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从单一性走向多样性;从终结性评价走向形成性评价;从量评走向质评。注重教学活动中各个环节、各个要素的关系,兼顾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实施更加立体、更加全面的教学评价。

四、健康设计特色人才培养成果

(一)聚焦健康设计的教科研示范应用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程内容设置、教师教科研与健康、食品行业的相关率均达70%以上,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关率达90%以上。建成“食品品牌设计与传播、视觉文化创意研究所、湖北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科研工作室。教师科研高度聚焦健康生活方式、健康产品、健康空间与健康文化领域,形成了一批省部级助残助幼项目,包括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面向虚拟技术的孤独症儿童疗愈性环境设计”、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基于人机工效学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室内外环境设计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面向视障者的触觉图形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你是我的眼—盲人触感设计研究”,如图2。

与湖北省重点食品企业良品铺子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和校企合作工作站,良品铺子近期将重点放在打造高端健康零食,针对人群主要是儿童、糖尿病、健身族等特定人群的食品研发。核心对应点就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康的需求。做好这件事需要学科交叉、校企合作,企业把对市场的把握和消费者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研究和人才资源,形成有效对接,实现双赢合作。最初的零散合作就是本科生完成阶段性的单体包装的方案设计,只了解视觉本身的信息,但现在成系统的合作,建立研究生工作站,设定明确的研究课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深度合作。希望以设计创新为切入口,培养具有新品牌主理人特质的复合型人才。能从产品的总体上把控和协调多学科协作,通过设计创新推动食品安全、检测、营养、功能、体验感方面的研究扩容,增强研究效能,产生更大实效价值。

我院在2018年就开始和国潮饮品汉口二厂汽水展开合作,作为陪伴当代年轻人成长的国潮饮料厂牌,从2018年制造二厂汽水重生计划,成为年度最具人气的城市文化事件,到现在的覆盖全国100000家门店,远销到美国等海外市场,并建立起包括天猫旗舰店在内的完善的线上渠道矩阵。成为触达年轻人全时段生活场景的陪伴。让我们共同见证设计创新的力量。高科技是设计创新之利器,高情感也是设计创新之法宝,如图3。

这期间,我们还和武汉百年老字号食品品牌汪玉霞、荆楚品牌小胡鸭、优D妞妞等多家企业合作。和汪玉霞的合作在疫情期间,学生们通过设计助力经济复苏,在B站与企业一起进行了带货直播,分享设计心得,这种特殊的形式触发了学生已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突发事件与挑战,也关注了除设计之外更多的信息。同时通过与这些企业的深入和做和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地方特色和食品工艺等个方面知识,真切感受到现代产品对健康、对文化对于消费者深入互动的需求,开阔了设计思维,打破很多固有的定式思考,提示着大家要加快步伐,跟上快速迭代的趋势。

(二)跨学科合作的人才培养成果

在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的素养。学院积极推动与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医学与健康、人文与传媒、土木工程与建筑、数学与计算机等学院的合作,取得了系列跨学科人才培养成果。在做广西和谊果园的包装及展陈设计的项目时,通过分析案例将传统文化、人文关怀、绿色生态、智能交互、人性化设计贯穿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通过服务地方食品品牌包装项目的实践经历,尤其是面对贫困地区的食品包装实践,让同学们真正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感悟食物浪费对可持续社会发展的危害,也意识到包装结构、材料对环保的重要性。学生校企合作成果——刘芳玲萝卜包装获美国缪斯设计奖,并在央视播出,包装设计的成果更是让刘芳玲萝卜的年销售额也从一年几百万突破到一年二千多万,如图4。

后疫情时代“健康中国”理念下的空间改造设计探索与实践:同时视觉传达、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专业交叉融合,聚焦健康生活方式、健康产品、健康空间、健康文化,结合专业特点,对湖北武汉相关区域进行设计改造探索,主要有:武汉市安静小区景观改造设计;校园微更新改造设计;黄家湖实地生态景观改造设计;商业空间防疫概念设计;居家空间的健康设计、秦巴金玉米整体景观设计、百味佳食品有限公司牛肉粉项目工程设计、生态型观光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及核心区控制性洋细规划、老城新生社区升级——社区公共空间微社区更新等。

(三)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近期,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武汉轻工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联合主办2021“健康中国”设计创新学术论坛暨设计周,将在武汉以“大健康与设计创新”为主题,共同探讨大健康大食品等领域交叉融合的设计创新思路,交流专业建设心得。以此为契机,我院将继续聚焦健康设计领域,紧跟人工智能、大数据+大食品大健康领域的发展方向,精准对接新兴产业、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

结语

为顺应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及“双一流”建设与“双万计划”的需求,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提出全新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健康设计特色定位、跨学科健康设计课程群设置、双效多模教学策略改革、成果导向多维评价机制等手段进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改革,立志于培养聚焦健康设计的跨学科综合型人才,在教师科研与学生实践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我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将继续聚焦健康设计领域,培养对接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国际视野与人文关怀的跨学科综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设计创新健康中国人才培养模式
江西民间竹器物审美形态研究
机械工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设计创新初探
创客教育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