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2021-06-15李雷雷范志业陈琦侯艳红刘迪陈莉王文豪沈海龙李世民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增产药剂

李雷雷 范志业 陈琦 侯艳红 刘迪 陈莉 王文豪 沈海龙 李世民

摘要 为了明确生产上常用的6种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2019—2020年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施药,药后29 d,200 g/L氟唑菌酰羟胺+25%丙环唑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效最高,达83.86%,其次是40%丙硫·戊唑醇,防效为79.27%;200 g/L氟唑菌酰羟胺+25%丙环唑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比对照增产14.09%。该地区防治小麦叶锈病,最佳配方为200 g/L氟唑菌酰羟胺+25%丙环唑,不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关键词 药剂;小麦叶锈病;防效效果;增产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0-0138-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0.03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ffect of Different Pesticide Treatments on Wheat Scab Control and Yield

LI Lei-lei, FAN Zhi-ye, CHEN Qi et al

(Luoh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for Plant Protection in Yancheng, Luohe, Henan 462300)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ontrol effect of six fungicides on wheat leaf rust and their effect on yield, the experiment of fungicide control was carried out in the experimental base of Luoh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rom 2019 to 202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ect of 200 g/L fluconazole and 25% propiconazole was 83.86%, the control effect of 40% compounded agent containing propiconazole and tebuconazole was 79.27%;the yield increasing effect of 200 g/L fluconazole and 25% propiconazole was the most obvious, reaching 14.09%. The best formulation was 200 g/L fluconazole and 25% propiconazole, which not only had good control effect, but also increased wheat yield.

Key words Pesticide;Wheat leaf rust;Control effect;Increase production

小麦叶锈病是由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侵染小麦叶部引起的世界性真菌病害,是一种远距离传播、大区域流行性病害,该病害位居小麦三大锈病(叶锈病、条锈病、秆锈病)之首[1]。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具有分布广泛、传播快、危害大等特点,能减少小麦的穗粒数,降低粒质量,发病严重时会使小麦减产40%以上[2]。

在河南省小麦叶锈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是2012、2015和2019年均对小麦产量造成了较大损失[3-4],是农户比较关心的病害之一。目前由于抗、耐病小麦叶锈病的品种较少,化学药剂防治仍是叶锈病的主要防治措施[5]。

笔者针对市场上常用的6种杀菌剂,设计田间试验进行药剂处理,观察其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旨为筛选出高效、低毒、安全的药剂,为小麦叶锈病合理轮换用药、减少单一用药产生抗药性及应急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試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置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五里岗试验基地,前茬作物为玉米,地势平坦,灌溉条件良好,土壤为砂质壤土,有机质含量13 g/kg,pH 7.3,土壤肥力均匀一致。小麦采用机器播种,播量为375 kg/hm2,行距为0.22 m。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百农4199。

供试药剂: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5%丙环唑EC(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18.7%丙环唑·嘧菌酯SC(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5%氰烯菌酯SC(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40%丙硫·戊唑醇SC(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25%戊唑醇WP(盐城双宁农化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每个小区面积为30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共21个小区。各处理用药量见表1。

2020年4月15日小麦抽穗末期施药。施药器械:利农牌HD-400型手动喷雾器。施药时1 hm2药量对水450 kg,均匀喷雾。

1.4 调查时间与方法

2020年5月14日进行调查,每小区 5点取样,每点调查50茎,记录每茎所调查的旗叶和倒2叶的病级,每点调查100片叶。

小麦叶锈病分级: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25%;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75%;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76%以上。

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病情指数=∑(病穗数×相应病级)/(调查穗数×4)×100

病情指数防治效果=(CK-PT)/CK×100%

式中,CK为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PT为药剂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

增产率=(处理区产量-对照区产量)/对照区产量×100%

于2020年5月27日收获测产,3点取样,每点选1 m2长势均衡小麦,人工收割、机器脱粒,揚净颖壳及杂质后进行产量测定。

1.5 数据分析

采用SPSS软件和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的安全性

据田间试验观察,用药区与清水对照(CK)相比小麦生长未见异常,生长状态正常,表明各试验药剂在小麦抽穗末期施药对小麦生长发育安全。

2.2 不同药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效

施药后29 d,调查各处理叶锈病发病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各处理对小麦叶锈病均有一定的防效,防效在32.38%~83.86%,其中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900 g/hm2+25%丙环唑EC 600 g/hm2的防效最高,达83.86%,与其他几种药剂的防效差异显著。其次是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 600 g/hm2,防效为79.27%;25%氰烯菌酯SC 1 500 g/hm2的防效最低,仅为32.38%,与其他5种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该药剂对小麦叶锈病防治效果较差。

2.3 不同药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各处理较对照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6.08%~14.09%。其中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900 g/hm2+25%丙环唑EC 600 g/hm2的增产效果最明显,达14.09%;其次是40%丙硫·戊唑醇SC 600 g/hm2,达13.21%;25%戊唑醇WP 300 g/hm2的增产效果最低,仅为6.08%。

统计分析表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900 g/hm2+25%丙环唑EC 600 g/hm2和40%丙硫·戊唑醇SC 600 g/hm2无显著差异,但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说明该2种处理在防治小麦叶锈病的同时,能起到很好的增产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在小麦抽穗末期施药均对小麦生长发育安全,对叶锈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经过对比分析,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25%丙环唑EC更适用于生产,不仅防效最好,也能起到很高的增产作用。

该试验中所有含氟唑菌酰羟胺成分的处理后麦穗普遍发亮且落黄情况较好,该试验结果与陈培红等[6]研究结果类似。其原因为氟唑菌酰羟胺为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其主要通过影响病原菌的呼吸链电子传

导系统,阻碍其能量代谢,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该药剂具

有持效期相对较长、杀菌谱相对较广[7-8]的特点。

丙硫·戊唑醇是近几年开始推广的一种新型成分,该试验结果表明其对小麦叶锈病有较高的防效,与倪仁忠等[9]2020年在浙江金湖县同剂量的试验结果类似,考虑到该药剂对小麦赤霉病也有较好效果[10],说明该药剂在小麦上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相比之下丙环唑·嘧菌酯、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嘧菌酯、戊唑醇对小麦叶锈病虽然也有一定的防效,但防效在67.42%~77.92%,生产实践上建议混配其他有效成分的杀菌剂共同使用,以增强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氰烯菌酯作为小麦上常用的有效成分对赤霉病有不错的防效[11-13],但通过该试验发现其对小麦叶锈病防效较低仅为32.38%;该结果与范志业等[5]2020年在漯河地区的研究结果类似。生产上若叶锈病、赤霉病混发时建议氰烯菌酯混配其他对叶锈病高效的药剂共同使用。

参考文献

[1] HUERTA-ESPINO J,SINGH R P,GERMN S,et al.Global status of wheat leaf rust caused by Puccinia triticina[J].Euphytica,2011,179(1):143-160.

[2] KHAN M H,BUKHARI A,DAR Z A,et al.Status and strategies in breeding for rust resistance in wheat[J].Agric Sci,2013,4(6):292-301.

[3] ZHOU H X,XIA X C,HE Z H,et al.Molecular mapping of leaf rust resistance gene LrNJ97 in Chinese wheat line Neijiang 977671[J].Theor Appl Genet,2013,126(8):2141-2147.

[4] 彭红,吕国强,王江蓉.河南省2015年小麦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6,36(4):29-33.

[5] 范志业,曹永周,沈海龙,等.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J].农药,2020,59(2):140-142.

[6] 陈培红,秦建华,伏进,等.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3):130-132.

[7] 向礼波,杨立军,薛敏峰,等.禾谷镰孢菌对氟唑菌酰羟胺敏感性基线的建立及药剂田间防效[J].农药学学报,2018,20(4):445-451.

[8] 张一宾.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isofetamid的开发[J].世界农药,2014,36(3):30-32.

[9] 倪仁忠,闵季春,刘福海.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叶锈病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20(8):98,101.

[10] 李艳朋,李猛,肖琦,等.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示范[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9,36(6):44-46.

[11] 高攀,王涛,李婷.25%氰烯菌酯SC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药,2018,17(6):52-53.

[12] 刁亚梅,陈培红,许德华,等.25%氰烯菌酯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大田示范试验[J].现代农药,2012,11(3):44-46,50.

[13] 马海华,马健,彭卫兵,等.几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3):109-110,210.

猜你喜欢

增产药剂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AF-701药剂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
煤泥分选超净煤的药剂研究
高效低毒新型药剂防治棉铃虫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