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与初中化学融合的探索

2021-06-15苗雪茹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改革方法思政教育发展现状

苗雪茹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此,本文也将以初中阶段的化学课堂设计为切入点,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初中化学教学中思政发展的现状,并列举出改革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构建更加生动的现代化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思政教育;发展现状;改革方法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落实,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在这里,立德树人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程的任务,更是与其他专业课程存在密切的联系。化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教师应当推动思政元素与各类课程的深度结合,构建多角度,且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一、分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现状

课程思政是随着我国素质化教育发展应运而生的必然产物,重点在于实现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的交叉渗透,授课教师应当把思政元素引入到课堂实践中,先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然后再展开理论性的探究和实践。也就是说,专业课程教学必须要凸显出思想政治的优势和特点,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应当意识到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构建全面育人的思政教育新格局。

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化学教师依旧没有从传统的模式中寻求改革和创新,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直接提高学生的笔试成绩,往往把专业教育当作发展的重点与核心,这种一虚一实的两张皮问题也大大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部分教师甚至在课堂上完全忽略了思政教育,没有真正分析思政元素与化学知识之间的共通之处,即便是传授了相应的理念,也大多都是以理论性讲述为主,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并且,一些教师对思政认识也过于片面,不能真正构建起课堂的三维目标。再加上一些学校为了凸显出自己的办学名气和特色,往往盲目追求升学率,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只是把相关工作停留在十分浅显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与学生的社会实践充分结合,纯粹是为了思政教育而思政教育。学生也会在这种机械性的训练中产生极大的审美疲劳,他们会滋生出功利主义的情绪。

二、分析初中化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

(一)构建现代化教学队伍

学校必须要牢牢守住意识形态这一阵地,必须要转变专业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思维,重点发挥出课程思政的作用和价值,构建更加现代化且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推动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在这里,教师应当积极学习新的理念和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要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弘扬主旋律,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身作则,发挥出表率和引导作用,用自己的言行去约束学生的思想和实践。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假期引导教师参与思政教育培训,或者是设计公开课和网络平台,引导教师在线上展开全方位的学习,进一步拓充自身的知识领域,把所学观念运用到课堂实践中。而且,教师应当认真分析中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灌输有意義的思政元素,不至于让学生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二)深度解析教材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化学学科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经历了多种曲折和困难。对此,教师就应当结合科学实施,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变化,进一步增长学生的见识,让学生激发出学习兴趣和好感。例如,曾经十分流行的燃素说,并不能解释特定的化学现象,所以也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渐被市场所淘汰,氧化学说理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这一学说也推动了自然界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解化学家拼搏奋斗的历史,选择某个化学家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受到精神上的鼓舞和感染,例如,门捷列夫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研究了元素周期律,经过了多次困难才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由此,学生也可以懂得艰苦奋斗的难能可贵,树立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和信念。另外,教师也需要结合特定的化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精神,让学生能够跟随现代化学发展的脚步展开全方位的研究。例如,在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尽可能选择一些无毒无害的材料,要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尽可能节约能源,避免出现大量的资源浪费,使用可再生的原材料,减少副产物的排放。在这里,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化学实验的步骤[1]。

(三)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化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波动,所以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需要适时地融入社会热点,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的前沿动态,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有活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所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相对有限的。在这里,教师就可以引进一些热点话题,帮助学生集中精神和思维。例如,新冠肺炎的爆发,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危及了群众的生命安全。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化学家们为了克服病毒所作的一系列尝试,为学生介绍病毒的原理,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推动学生实现知识和实际的充分结合,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告一段落之后,也需要让学生搜集与新冠肺炎有关的资料,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整理成特定的报告,在班级上展示出来[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思政教育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渗透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激发学生人文精神的应有之策,也是培育学生辩证意识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队伍的优化、教材的深度解读、热点问题的延伸这三个角度,论述了思政教育与初中化学融合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教师也应当构建更为全面的评价机制和体系。

参考文献:

[1] 余道辉. 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J]. 安徽教育科研,2019,000(020):P.99-100.

[2] 高亚辉,李娟,赵丹,等. 课程思政与《绿色化学》教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风,2020,No.420(16):52+55.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十中学)

猜你喜欢

改革方法思政教育发展现状
新课改背景下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法
对高职院校教改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探索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