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1-06-15张云慧
张云慧
摘 要:重视音乐教学,打造高效音乐课堂是素质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切实需求。为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在尊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及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的基础上采用更加契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创新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引言:
21世纪对人才有着更大的需求,而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课程,初中音乐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可谓是功不可没。在素质教育,学科素养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应立足于实际,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陶冶情操、放松身心,提高审美能力,为其今后向高素质发展夯实基础。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音乐教材是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支撑,教材内容的系统性以及课程安排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目前来看,许多初中学校并未充分意识到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导致其在安排各种教学活动的时候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和灵动性缺失的现象。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过分关注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技能训练活动的进行,音乐教学因此变得越发严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音乐教材通过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递进式地安排教学内容,完成对学生群体的教学引导,但是许多教师缺少对教材的系统化认识与整合,因而导致教材内容刻板化,难以被有效地灵活应用在教学活动中。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教材中对音乐知识的连贯性掌控不够充足,知识结构过分松散,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予以整合分类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激发学习欲望和提高学习兴趣,从而积累知识,并从教材中得到收获与成长。
二、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气氛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建立新的、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即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其次,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受到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影响。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最后,要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富有想象力,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可靠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摆脱胆怯和依赖,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不害怕犯错和失败。有了这样的安全感和自由感,学生才能真正独立学习,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虽然这只是教师的一种正常行为,但远胜于批评,让学生感到亲切,更贴近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对自主探究知识的渴望也会增强,努力致力于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2.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同时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显著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为此,初中音乐教师想要打造出高效音乐课堂,首先就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尊重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位置的基础上,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丰富的音频、视频、MV等来为学生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
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视频,营造出哀婉悲凉的氛围,然后播放相关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中的浓浓哀思,以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音乐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此,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多媒体情境的吸引下学习热情高涨,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可以有效地构建出音乐高效教学课堂。
3.重视音乐教育,创设具体的音乐情境
首先,為了全面开展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对音乐课程的地位高度重视。为了保障课时,制定科学的教学进度,并且其他任课老师不能将音乐课的时间随意占用,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开展音乐教学,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应通过语言、音乐等手段的运用,对生动形象的音乐情境进行创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能够对相关音乐教学活动积极主动的参与。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对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进行培养。
例如,在教授《图画展览会》这个音乐作品的时候,教师便可以把整个黑板展示一些有名的油画作品的图案,学生在走进教室的时候,便看到了一幅幅色彩鲜明、内容丰富的图画作品,这样在上课的过程中自然也会提高其学习兴趣,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引导学生把音乐旋律与图案画面相结合,以增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又比如在教唱戏歌《唱脸谱》的时候,可以在教学前向学生简单地讲解一下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脸谱,再让学生看一看我国脸谱的经典图案,介绍戏剧文化常识,通过学生的直观感受,使学生对我国的国粹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脸谱特点和戏剧歌曲的理解,使整个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生动活泼,这样在学习唱歌曲的时候,便能将自身的情感融入。
结束语:
总之,为了促进初中有效音乐课堂的建设和生成,教师一方面要在新课程的推动下,改变以往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音乐课堂的无穷魅力;另一方面,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欣赏的活动,使音乐教学获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博.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分析[J].学周刊,2019(29):87.
[2]亓延儒.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分析[J].黄河之声,2019(10):106.
[3]徐亚男.创新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探析[J].北方音乐,2019,39(11):214+217.
(陕西省西安市航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