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视觉思维培养为导向的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研究

2021-06-15李沅芳席鸿张蕾

设计 2021年11期
关键词:视觉思维设计素描感知

李沅芳 席鸿 张蕾

摘要:为适应当下建筑类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提高学生的空间形态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准。针对目前建筑类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视觉思维对建筑创作思维过程的深远影响,提出以视觉思维培养为导向,促进空间感知及造型能力培养。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采用课题制教学模式,从感知、抽象、表达三个阶段设置表现主题,对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空间造型能力进行培养,启发了学生的设计思维。

关键词:视觉思维 设计素描 空间 感知 表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6-0128-04

引言

作为“艺科融合”的综合学科,我国建筑类专业(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教育无论是最初沿袭的布扎体系,还是后来学习西方的包豪斯体系,一直把美学教育看作设计的基础教育。设计素描作为建筑类专业基础教育的基石,不仅是视觉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乃至城市设计思想的源泉。设计由于其自身的艺术性,决定了设计教育在美学教育中衍生和发展。设计观念的发展,又反过来对基础教育进行反思。近年来,设计类专业对于设计素描教学方式,甚至是否应当取缔的探讨是基于当代设计思潮和时代背景的新思考。那么,在当代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的影响下,设计素描课程如何结合建筑类学科特点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空间造型设计是建筑类专业设计的内核,本文以视觉思维培养为导向,以西安理工大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两个专业为例,构建适合于本校学情的设计素描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视觉训练加强学生对空间的感知与再造,挖掘学生的共情能力和个性化设计语言,力图在教学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建筑类专业学生的空间造型设计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具有足够社会竞争力的职业设计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建筑类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素描是大学新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建筑类专业学生学会如何看待世界,接受设计体系化知识的第一步。大多数国内院校沿用的是梁思成先生从宾州大学带回的“布扎体系”,但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设计思潮的变迁,传统的单一灌输性的技法训练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阶段建筑类专业学生发展的需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对象对形式的观察能力欠佳,对空间造型设计的逻辑生成需要引导。建筑类专业教学对象大多数都是非艺术特长生源,入学前基本没有经过系统的素描训练,前期美育主要以鉴赏及浅层体验为主,观察能力、造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色彩表现能力普遍较弱。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弱,对“空间”、“形式”这些抽象概念难以理解,如果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感知起来比较困难,更谈不上创作。虽然在大学前学生接触的理科知识较多,理性思维相对来说强一些,但对于空间造型设计的生成逻辑还比较混乱,需要经过教师进行有效引导才能得到更完善的表达。

(二)再现性教学内容较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制约,学习动力不足。对没有素描基础的学生来说,传统教学中强调的再现训练难度较大,而且容易打击自信心,使得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被动的根据老师提供的意见对图纸进行修改,缺乏自己对客观物象的深入观察和主动思考,设计思维容易僵化,不利于设计创意的自由表达。

(三)传统的师徒教授模式缺少对空间造型设计的试错和创新。传统设计素描教学主要采用“范画——练习——评图”的授课模式,这种“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注重最终呈现的效果,对设计的逻辑性,空间造型推敲的思考过程关注较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转变教师在传统授课中的身份,让学生进行大胆尝试,才可能在试错中创新设计方法和空间造型设计。

二、视觉思维与建筑创作思维

视觉思维(Visual thinking),是由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完形心理学研究基础上最早提出的。区别于纯粹的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视觉思维是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创造性思维,是视觉感知与理性思维合作的产物。人类通过视觉感知世界,并且对所获得的视觉信息进行选择,筛选出对自己有意义的形式或意象。通过对整体形的把握,利用理性思维进行加工,进而使人类发挥创造能力。一切新形式的产生,都会受制于特定的视觉思维方式。因为“视觉思维是指对视觉形式的感受能力,借助于形式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运用图形语言及绘画媒体对所见与所思进行描述的能力等”。这种能力虽然是每个人天生具备的,但是快速的直接的借助视觉思维的方式进行设计创造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才能获得。

建筑创作思维过程是主体对外部信息接收、加工、创造与反馈的过程,其过程离不开视觉思维的作用与影响。不管是建筑设计,还是城市空间设计,究其本质,都是对空间的造形活动。不管设计师们对于具体的设计项目在社会、经济、文脉、环境上有何种思考,最终都需要借助具体的形式和空间进行表达和实现。也就是说,对视觉思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成为研究建筑创作思维的重要途径。

三、课程内容架构:以视觉思维培养为导向,促进空间感知及造型能力培养

设计素描是培养建筑类专业学生空间感知能力和造型设计能力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设计素描在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的职业生涯中也起着快速记录生活灵感,设计方案草图推敲的重要作用。它既要让学生对形体空间有客观的认识,又要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空间设计思维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在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对绘图准确性、图面结构整体性都有较高要求,学生对空间的高度敏感和创意是设计能力提升的关键。但空间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在具体教学中更应重点关注如何快速建立学生对空间的体验、感知、营造和表达。

四、教学实践与分析

设计素描课程是建筑类专业低年级基础教学中的核心主干课程。其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手绘技能便于用图式语言自由表达所见所思和设计创意,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和感知空間,善于发觉生活中的美。像艺术家一样,运用视觉思维思考和生活,从而构筑未来设计师对空间敏锐的感知力和创作潜力。

本校设计素描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总课时为56课时。授课周期较短且集中,授课内容较多。新生除了专业基础课外,往往还承担着大量公共课程的学习,学习精力有限。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结合视觉思维过程的特点设置表现课题,注重对空间的观察与感知,引导空间造型设计方法实验,不再只以绘画结果决定课程成绩,而是注重思考过程的图解。由于每一个学生对空间的个人体验和情感记忆不同,在教学中因材施教,鼓励原创构思及多元审美。

根据教学目标,利用视觉思维过程中的三个阶段:感知一抽象一表达,采用课题制教学模式,对“浅空间”和“深空间”进行观察体验,引导学生对空间素材的整合与思考,结合个人经历与情感最终达到个性化设计与创造。依照授课——练习——评图——练习的教学步骤,以课堂实训为主体,集中讲评为关键,提升教学效果。

(一)感知阶段:转变观察方式,体验空间与视知觉的关系

人类通过视觉感知建筑和空间。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往往能够把建筑的功能与建筑空间在视觉上呈现的效果在结构上统一起来。视觉中被强调的部分将会出现在建筑或空间的重要节点位置。我们在接近建筑时,能较快的知道如何通往建筑的入口就是因为入口被放在了建筑造型的重要位置。教师要启发学生开放视域,用不同的方式观察世界。教学中可以采用负形素描的方式,将空间简化为形式进行感知,或者从素描的作画角度上由静态观察转为动态观察,体会视知觉和空间的相互影响。

1.“浅空间”体验:把空间简化为形式进行感知

“浅空间”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19世纪中叶由柯林·罗提出的透明性理论。在立体主义绘画领域,指的是将大景深的空间压缩到近乎一个平面内,摈弃透视法则,依靠二维拼贴实现画面的三维表现从而实现新的视觉属性。如在布拉克的代表作《葡萄牙人》中,多个不同视点的空间被压缩在一张平面画布内,使得原本确定的形体模糊多义,观者对画作可以有多种解读。在建筑领域,当我们处于一个类似于正面的视角时,原本清晰真实的空间深度变得模糊和不确定,这样一个近似于立体派画布的“模棱两可”的浅空间才能被我们感知。如在加歇别墅设计中,建筑立面带给我们的建筑内部空间想象与实际空间体验大相径庭。柯布西耶通过对上下图层和前后图层的处理获得复杂的空间构成效果。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浅空间的体验,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建筑正立面的观察,让学生想象建筑内部空间效果,并在建筑内部检验立面给我们的空间暗示是否正确。建立了浅空间的实际体验后,可以利用小刀在白卡纸上切割、翻折,类似于纸面浅浮雕。引导学生对纸上空间虚实、光影、体积的观察和想象,并以研讨形式解读纸上空间,让学生体会空间界限的不确定性和空间的模棱两可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实训要求,引入平面设计中正负形的概念,要求学生完成正形素描和负形素描练习。正形素描中通过观察物体的轮廓线,组织物体形式在画面中的结构位置,重点关注形与形的多维叠加,探讨层化空间的塑造和表达。(如图1)作品《两张纸的重叠》,作者选取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两张面巾纸进行表达。纸巾的柔软特性和翻折制造了面与面的层叠和由此形成的虚实空间。由于对多维叠加的空间部分进行了半透明处理,使得层化空间的边界变得模糊,空间层次无法确定,表达了浅空间的主题。在负形素描的训练中,形式和其周围空间的主次关系被颠倒过来,空间被压缩成平面轮廓被感知,重点关注图底关系的互换和变形。(如图2)作品《落叶》,作者首先以黑白两个色调对落叶及落叶间隙空间进行了一次负形素描,使一个原本可能很深远的空间被压缩在一个平面内。接着对前一次负形素描进行栅格化、移位等变形处理,使图底关系再一次转变,从而加强图面张力和视错觉效果,也使形式与空间的界限变得不确定,呼应了表现主题。

2.“深空间”体验:静态观察到动态观察的转变

“深空间”即深景透视空间,指从一个优越的视点出发看到的清晰而通透的空间,它往往能把人的视线引向地平线,给人一种恒定静谧的感觉。在实际生活中,两个物体距离人眼的实际距离不同,会带来近大远小的透视视觉效果。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时,能同时看到物体的两个面时,就可以感知到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日常生活中,建筑和构筑物都可以看作是简单的几何体组合,建筑所围合的空间则可以看作是几何体的体积。因此,在实训中对于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素描训练必不可少,但西方绘画体系中静止的作画角度难免对空间和体积的表达限于片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物象进行多向度的观察,在空间中获得“沉浸式”体验,对体积和空间的三维结构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在深空间主题的实训过程当中,除了对透视结构和尺度的准确性有相应的要求以外,还应培养学生对于结构营建的意识。即除了对空间和体积感的透视,围合界面位置,光影进行训练,还需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结构与结构之间的搭接方式。换言之,不管所刻画的物象和空间有多复杂,首先要确定大的体积关系究竟是几何体的组合,还是几何体的削减。(如图3)作品《鞋》,作者选取了球鞋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虽然图面构图的整体性还可以继续完善,但描绘物体的体积感表达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尤其是鞋面与鞋面缝合的部分,以及鞋带交叉部分结构表达比较准确,较好地完成了对物象体积的全面观察和表达。

(二)抽象阶段:视知觉的理性部分,发散思维的培养

“空间”本来就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不管视觉上空间的体验多么复杂,在平面上也借由抽象的形式语言(点線面等)进行表达。通过感知阶段收集到视觉素材后,需要经过发散思维和理性思维进行整理,完成设计创意中心意象的凝练。这个中心意象也就是设计方案的萌芽,它指引设计师发展自己的空间形态设计。教学中可以通过材质的拼贴启发学生对不同质地抽象演变过程的关注,也可以对名画解析探讨画面空间层次的思考,发散学生的思考方式,发展学生的空间生成逻辑。

1.材质拼贴:发现质感的抽象演变过程

材质质感是体现建筑性格,有时甚至决定建筑造型的因素之一。哪怕是单一材质,也可以凭借砌造方式建造出来的虚实对比营造出富有创意的空间体验。如越南的赤土陶艺工坊,建筑外层利用砖的错落搭接营造出一个方盒子,将内部的木结构围合起来。建筑外部意象让人联想到越南传统烧制陶器的火炉,呼应了建筑的使用功能。另外,砌造砖墙留下的孔洞不仅帮助陶艺工坊加速空气流通,调节室温,也使建筑空间丰富多变,造型富有地域特色。在这个课题中,首先需要学生进行材质拼贴实验,将身边不同材质进行拼贴构成一个整体,通过视觉和触觉直接感受材质质感及肌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注意摆放位置,避免平均排列可能导致的呆板效果。另外,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种组合和层次的拼贴实验,增强不同材质之间的对比。

材质拼贴完成以后,要求学生完成一幅设计素描,并对不同材质之间的界面进行抽象处理,启发学生思考质感与质感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尝试将这种细微空间的变化抽象表现出来。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还可以让他们尝试拓印的方式对材质进行直接的触感体验。(如图4)作品《贝壳与树》,作者对贝壳和树干进行了拼贴,并利用破碎的材质连接两种不同材质。破裂的贝壳碎片和剥落的树皮从完整的贝壳和树枝中显现出来,整体画面也呈现出一种不完整的破碎感,较好地消解了两种完全不同质感材质的界限。

2名画解析和转译:画面空间层次的提取和移情

绘画艺术与建筑设计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艺术流派与建筑流派的发展历史,每一次艺术的变革都会带来一场建筑风格的更新。我们能从史实资料和记录访谈中窥探到绘画艺术对建筑师创作的巨大影响,有的建筑师本身也是绘画艺術家。“现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就是纯粹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也直言“没有人认定我是个画家,而我确实通过绘画来获得建筑的灵感”。纯粹主义所倡导的回归原型,极致的形式简化的特点在柯布西耶早期的现代建筑创作中可见一斑。丰富的美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准和设计水平。在此课题的训练中,需要学生对名画画家的个人履历,作画背景进行详实的调查,分析画作中的形式语言与形式美规律。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名画的理解,对画面中的空间层次布局,空间体积的构建以及明暗色彩的比例进行分析。

对画作进行分析图解以后,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关注名画对自己的触动,尝试以图式语言重新诠释绘画的精神内核。(如图5)作品《维纳斯的诞生平面解析》,作者对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进行了构成分析,将具象的画面形象抽象成体块和线条进行表达,利用色块的冷暖区分了画面的主次空间布局。作品《维纳斯的诞生再诠释》则在上一次作业图解的基础上,对同一画作进行了发散思考,提取了画作中半扇贝壳和曲线衣纹等意象,将波提切利原作中处于画面“舍弃”表现地位的水面进行较为详实的表达,画面中心的留白空间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和回味,最后完成作品也富有诗意和美感。

(三)表达阶段:个性化的情感表达与视觉语言设计

设计创意的实现需要依靠绘画媒介进行具体的表达,但我们这里讨论的表达不单纯指设计的最终技术图纸的表现,还包括建筑师在限定条件下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在设计实践中,一个设计作品的完成,在设计师抽象获得中心意象后,还需要再创造性的过程中反复推敲,一步步细化。空间本身可以营造事件氛围,承载历史文化信息,带给人特殊的情感记忆。利用空间的这种事件性和情绪化特征,引导学生将空间作为主体,讲述自己的情感故事,创造空间剧情,可以有效地串联内化学生前两阶段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语言。

叙事空间的营建:空间的解构与重组,构建沉浸式空间体验

叙事空间,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讲故事的空间,可以说这是从文学角度上对建筑的新思考。一座有故事的城市或建筑,往往给人留下值得回味的空间形象和特别的情感记忆。就好像提到江南水乡,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小桥流水,灰瓦白墙。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虽然从空间造型到用材都十分现代,但利用中庭、边亭空间和曲折的廊道打造了一个具有“园林”空间意味的叙事建筑,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与苏州这座古城融为一体。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家乡进行回忆速写,挖掘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也可以通过参观城市展馆类建筑,体验展博类建筑空间叙事时序性的设计手法。最后在课题中融入一定的设计基础知识,以分组完成的形式让学生深度观察自然和生活,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记忆,在已有建筑中选取一个空间,并在其中设计一个小型构筑物,植入特定的空间剧情,感受空间尺度和空间情绪。在实训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重点探讨空间时序性的实现,即当观者进入设计空间时,视觉上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同时,对于作业最终成果的呈现,应将创意思考过程体现出来,利用手工模型推敲空间视觉效果。采用分组公开答辩的形式,让学生在学生在开放的合作的学习环境中,体会空间形态设计的完整逻辑。

(如图6)作品《知繁叶茂》,小组成员选取了新华书店大厅作为空间剧情展开的舞台,在叶片中获得设计灵感,以铁丝为叶脉,锡纸为叶片制作叶片构成单元,通过盘曲环绕向上的形态给人无穷无尽的遐想,正如浩瀚的知识静待人们探索。人们进入空间本体,首先看到雕塑整体曲线的造型,待人走近才会发觉每一片叶片的形态还能提供休憩,阅读的小空间。曲线形态让人联想到自然的生机和惬意,叶片围合形成的视线遮挡也为空间带来了趣味。

结语

对空间的感知和塑造是建筑类设计专业学生设计能力构建的重要部分。在设计素描的教学改革中,以视觉思维从视觉信息被动接收到主观筛选的过程发展学生对空间和事物的观察与感知;以视觉思维的理性部分引导学生对已有空间素材的整合创造的思考;以视觉思维从具象一理性一具象的思维过程结合学生的个人情感记忆发展学生的叙事空间设计语言。利用课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有利于建筑类专业学生发展其空间感受力和自我表现力,有利于启发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为后续专业设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视觉思维设计素描感知
高中数学教学中视觉思维理论的应用研究
视觉思维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创意观念植入课堂教学法探索及应用
探讨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与教学方法
设计素描结合视觉传达专业特点的教学探索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教学的比较研究
陕西民间美术中的图形视觉思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