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6-15梁烽
梁烽
摘 要:小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保护环境的主要力量,然而目前在小学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未能够有效培养,进而使得学生的生态文明习惯难以养成,这与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方针背道而驰,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本文将从当前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入手分析,进而提出在小学阶段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2-0005-02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IANG Feng (No.2 Lanhua primary school,Xigu District,Lanzhou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th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the country in the future,which is the main forc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However,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These problems make it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i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ciousness effectively,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policy of our country,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and then puts forward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情感、生态文明意志以及生态文明行为四个方面的教育,无论是生态意识还是行为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有效培养起来的,需要的是长期的教育与培养。虽然从目前小学阶段生态文明教育现状来看,生态文明教育仍然存在教育形式化,教育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但是相信只要学校以及教师可以改正问题,转变教育方式一定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1.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生态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绿色中国战略也是目前我国的一项重点战略,保护生态已然是全国共识。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行为习惯以及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在此阶段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从当前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来看,生态文明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小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了解不全面,对环境保护没有形成系统的概念。小学生对生态文化的知识仅局限在自然资源这一部分上,对于具体的生态知识并不了解,部分学生甚至认为生态保护离自己很远,仅将自然资源像是森林、海洋这方面的保护内容当成是生态知识的全部内容。同时小学生对于目前我国的生态问题也没有清晰地认知,对环境保护也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概念。
二是生态文明情感以及生态责任意识淡薄。意识能够直接影响行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当前对生态文明并没有很真实的体验,不了解生态的良好对其生活有多么重要,小学生并不认为生态白虎应该是自己的责任,这也就造成学生对于生态相关方面的问题表现出冷漠、无视,學生认并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教师的口号,是学校要求的行为,并没有从内心去认可环境保护的行为,此外小学生的道德感较为淡薄,即使了解生态保护是有意义的,但是也只是约束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一种状态,对于其他人破坏环境的行为选择漠视,同时也并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制止这些行为,是一种生态保护责任意识淡薄的表现。
三是小学生生态文明意志不坚定,受外界影响极大。小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的内容并没有形成极强的是非观念,同时学生从众心理比较强,极易受到外界行为的影响,当其他人都在破坏环境时小学生的意志就会不坚定,认为是自己的想法存在问题,从而改变自己的想法。还有就是小学生的自制力不强,坚持性也不稳定,学生可能在意识里认为不能随地乱扔垃圾,但是当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附近没有垃圾桶时出于向要谋便利的想法就会控制不住指的行为,选择将垃圾随手一扔。这种意志力的不稳定性使得小学生良好生态文明习惯难以养成。
四是学校生态教育形式化严重,组织的活动不合理,教育效果不佳。生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时需要小学生首先了解的内容,而且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战地,只有把握好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但是当前学校并没有很重视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形式化严重,组织的活动过于单调无趣,使得小学生不愿意积极的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之中,自然教育效果也就不够好,且教师的生态文明素养也不够高,对于学生日常出现一些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行为并没有进行及时的组织以及教育,教师本身的不作为更是使得学生不重视自身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
2.在小学阶段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策略
(1)从学校生态文化建设入手,形成生态文明教育氛围
潜移默化的教育要比直接平铺直叙的教育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与认可,而在学校中最能够潜移默化的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就需要从学校的环境建设入手,目前多数学校走廊会放一些名人名言的目的就在于希望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一定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强大的心理暗示,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學习之中,这是一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比较好。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时也应该关注于这一点,在校园范围内形成生态文明的建设氛围,一方面可以从学校的绿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局部范围内通过加大垃圾桶的投放、宣传板上进行生态文明宣传,也可以在校园通过贴横幅的方式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氛围的营造,这样小学生就能够从学校的一些地方看见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在学生下意识的关注下,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知识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就是从学校的绿化做起,可以通过建设优美的绿化环境来让学生感觉到生态好的好处,也可以让小学生参与到学校绿化建设之中,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内部种树,然后让各班负责自己种树区域内部的树木浇水、除草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进行绿化的不易,让学生通过此类活动能够从生态保护中获得满足感,使得学生能够从心中认可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2)制定生态文明教育方案,在多学科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效果之所以不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学校宣传教育的形式化,学校不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学生自然也就不重视这部分内容,同时学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将其与学科教学基本割裂开来,在校本课程计划之中并没有提及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各学科教师也就并没有落实这一教育内容,这就使得生态文明教育只是在表面,学生并没有形成生态文明意识与情感。为了更好的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保证这一教育效果,学校应该制定生态文明教育方案,而且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要制定的生态文明教育方案也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方案,要保证每个学期都有专门的教育活动,小学生的年龄小,对于学习的内容是以兴趣作为主要动力的,因此除了要让方案具备长期性之外还要保证生态文明教育方案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同时要发现生态文明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校本课程计划中明确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时要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并且做好相关检查工作,保证每个学科的教师都能够将这一要求落实到位。
(3)从教师队伍的生态文明素养入手,构建高素养的教师团队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权威有着盲目的崇拜性,而教师则是在校权威的代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言行举止。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性格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要想让学生重视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形成生态文明意识以及情感,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为此,学校应该关注教师队伍的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去构建高素养的教师团队。首先,进行专门的培训。学校可以请专门的生态文明的专家、具备丰富生态教学教育的教师为本校的教师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先让教师了解具体的生态文明知识,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生态文明大的素养才能够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能够重视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除此之外也可以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调研活动,让各科教师发表其教育经验,提出教育问题,然后由全部教师一起讨论如何更好的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工作。当教师的生态文明水平有所提高,自然就会关注学生方面的培养工作,同时也能够r让教师的教育行为更灵活,更进具有针对性,教育效果也将更好。
(4)组织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当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已经逐步养成,就要从学生的行为习惯上入手培养。无论想得多好,若是无法落实到实践上也是没有意义的。小学生本身就贪玩爱闹,压抑的教育氛围并不适合小学生,因此,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教师也要明确这一点。首先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是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在校园内部或者是在安全的区域进行捡垃圾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随手都起的垃圾最终都是需要被人捡起来的,当学生体验到环卫工人的辛苦就会在行为上进行自我约束。其次也可以开展全校范围内的征文活动,进行有关于生态保护这方面的知识竞赛,像是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等,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以生态为主题的班级板报竞赛等来让学生主动的去了解生态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3.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而生态文明素养又是小学生必备的素养,为了让小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得以提高,就必须从学校教育入手,为此,首先就要从学校生态文化建设入手,形成生态文明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让小学生形成生态文明意识。其次就是制定生态文明教育方案,在多学科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同时要从教师队伍的生态文明素养入手,构建高素养的教师团队。最后就是要组织专门的生态文明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参考文献
[1]沈欣忆,张婧,吴健伟,王巧玲.新时期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以首都中小学学生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0(06):45-51.
[2]刘甜甜. 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