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21-06-15侯计先
摘 要:践行课程思政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语文作为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自身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课程思政中有着其他公共课程所没有的优势,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体现得尤为明显。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在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信息化教学、教学评价、第二课堂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以期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语文;高职院校;艺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3-0193-04
Abstract: Practicing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fully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Various courses should go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llege Chinese as a comprehensiv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 It contains extremely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It has advantages in curriculum ideology that other public courses do not have. It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ar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Art has carried out activ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in the compilation of college Chinese textbooks,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second classrooms.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hinese courses in art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college Chinese; vocational colleges; art major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课程思政的理念丰富和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使得高校思政教育不只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而是拓展至所有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同向就是目标一致,同行就是结伴而行,协同推进。”[1]所有课程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上是一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其他各类课程也同样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一、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从定位而言,课程思政并非是具体的一门课程,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更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课程思政需要以课程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与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有机结合,寻求各学科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点,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于各学科教学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從目标而言,习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这不仅在理论上明确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课程思政的目标就是“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方法而言,课程思政有别于思政课程显性育人的形式,它更多的是隐性育人。课程思政不是直接、系统地向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是将对学生价值观地培育和塑造植入其他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价值的塑造三者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引领,真正实现于润物无声中立德树人。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是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有助于突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集中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瓶颈,缓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孤岛化的现实困境。各类学科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形成协同合作的整体相互滋养,相互支撑,形成育人合力,共同作用和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4]
(二)大学语文的思政教育功能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规范了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将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并把语文列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大学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课程思政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语文属于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家园中厚重的基石,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理想追求,展示着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直是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前进的动力。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不仅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也是彰显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保障。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加強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这是其他公共课没有的课程优势。”[5]
大学语文课以文本阅读为主要学习形式,具体的作品篇章就是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以优美精炼的语言描绘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塑造鲜活感人的人物形象,表达丰富深邃的情感思想。古语云“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志”和“道”作为文学作品的灵魂体现出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同时也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着其社会教化功能。袁行霈先生在谈国学的作用时就说“其精华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国学无用之大用,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6]以德服人、以文化人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禀赋。因此,“大学语文以其博大精深和包容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承载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甚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不能企及的末梢、软环境,大学语文都可以无往不至。”[7]
对于艺术类高职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各类文化艺术行业需求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文”与“艺”的特殊亲密关系决定了大学语文课程在为专业奠基和落实思政教育方面的双重作用。艺术创作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土壤和传统文化的底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和源泉,它为艺术工作者提供的不仅仅是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更是精神的感召和价值观的引领。习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8]文艺工作者只有自己做到德艺双馨、德才兼备,才能创作出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的“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的好作品。大学语文课带领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其精髓,这样一方面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另一方面厚积薄发再创造出新的文艺作品,传播新时代的声音、展现新中国的风貌,从而真正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目前,各高校已形成了以课程思政为抓手,通过构建大思政格局来开展课程改革的理念认同。“大学语文课程无疑是紧跟思政课之后实现德育功能的排头兵,是‘课程思政实施途径的探索者和经验的积累者,是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样板。”[9]为此,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在大学语文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一)量身定制教材,突出思政导向和院校特色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资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源,它的内容最丰富,教育作用最全面,发挥教育功能最直接,使用起来也最便捷,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使之为己所用。”[10]然而目前虽然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众多,也不乏精品,但大多数面孔统一,对于艺术类高职学生而言,明显存在着缺乏专业特色、定位不明的问题。为此,2020年5月,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组织人文学院文化素养教研室全体教师对2014年编写出版的校本教材《大学语文》进行了重新修订。在修订的过程中,认真领会国家政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强化课程思政导向,再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艺术类高职学生的文化层次和职业需求,力求量身定做。整部教材分主体和附录两大部分,主体部分借鉴了徐中玉老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的编排体例,将选文按照题材内容进行模块化分类,而不是按照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或文学的体裁来分,共分为十二个专题,包括理想与追寻、视野与胸怀、挫折与磨难、能力与态度、读书与实践、时光与珍惜、爱国思乡、兴衰成败、品质立身、亲情友情爱情等,大致涵盖了青年大学生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的各个方面。每个专题下设相应的名家名作,在具体篇目的遴选和组合上,遵循“唯经典”之原则,兼顾古今中外。这样的编写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更有助于形成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体系。
附录部分是对主体内容的拓展和延伸,附录一是传统节日诗词,选取了中国文学史中有关描绘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的名篇佳作,比如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张耒的《和端午》、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等,并附有这些传统节日的传说和习俗简介。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涵盖了原始信仰、天文历法和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这些传统节日诗词是我们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导向性资源。附录二主要是针对艺术类高职院校的特点,选取和艺术专业相关的文学作品,力求做到审美性和专业性的有机结合,比如描写音乐的《听蜀僧濬弹琴》、描写绘画的《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与舞蹈相关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等。这些篇目很好地促进了大学语文与艺术类其他专业课程的渗透和整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业能力。同时,在教材的装帧设计上,为更好地凸显艺术特色,每篇课文都增加了与之相匹配的插图,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材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另外,教材打破了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用书的思维,有近三分之一的作品加入了编者的赏析,便于学生课下自学,也不失为一本课外阅读的枕边书。为艺术类学生精心打造适合于他们的教材,是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人文学院文化素养教研室所有教师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迈出的开创性的一步。
(二)创新教学模式,信息化助力课程思政落地
2018年,学院制定并实施《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从顶层设计上构建起学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在课程思政方面,积极探索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思政课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课程改革,结合学生学情特点,尤其是学生的专业开展教科研,鼓励专业课教师既教技术,又教做人,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通融育人,实现“课堂思政化,思政课堂化”。
文学是精神的产物,经典作品的背后都蕴含着作家的民族情怀、理想信念、意志品格。大学语文的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教学中,找准文本本身的思想意义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点是践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关键,思政元素不是强行加入,而是要將其润物无声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纲要》中指出,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引入的信息化教学软件是雨课堂。雨课堂是一款新型智慧教学工具,它的翻转课堂、及时评价、师生互动、作业考试和数据报表等功能为大学语文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技术支持,利用雨课堂在师生之间建构起了贯通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课前,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合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等,通过雨课堂以课件的形式提前推送给学生,以供课前预习。课上,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和社会热点提炼一些相关的人文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的思想进行碰撞,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入脑入心。课后结合学生的专业布置相关作业,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的德育效果。比如给游戏、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讲《论语》几章,课前让学生观看影片《孔子》;课上就“‘色难于父母是最大的不孝”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后让学生以“感恩父母”为主题设计一款微信表情上传至雨课堂。这样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助力下,不仅构建起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而且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自然而有效地融入到了课程教学当中。
(三)加强实践活动,多元评价检验课程思政效果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要想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方面积极探索,还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课外文化活动,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路径。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必须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来积累和建构。
艺术类学生思想活跃、敢于表现,追求个性、张扬自我。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些特点,每年都会举办多种校园文化活动来给学生创设展现和体验的平台。如经典诗文朗诵会、读书分享会、诗词达人赛、中英文书写大赛、主持人大赛、征文比赛、演讲赛、辩论赛、推普周活动等,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异彩纷呈,但都与大学语文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第二课堂一直被认为是课堂之外的第二大育人载体,学生社团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许多活动都融入了思政元素,比如国际禁毒日,公益协会进行禁毒宣传,话剧社排演话剧《林则徐》,这些活动以轻松愉悦的、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让课程思政的理念真正落地。
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有助于我们有效了解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在对大学语文的课程考核中,除了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外,还要考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等,使评价的范围向人文素养的维度延伸。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加强过程性评价,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的保持度、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主动探索的精神、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将校园文化活动纳入考核体系,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和比赛,会根据取得的成绩得到相应等级的素质拓展分。此外,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我们可以建立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档案,在档案中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课程结束时由教师和学生自己对其思想政治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双向评价。也可设立学生成长记录册,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记录学生平时的表现、同学的评价、家长的反馈等。教师对这些资料和考试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给学生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说:“教育不是把一只水桶装满,而是点燃一堆火焰。”语文的学习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全面提升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更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沙占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逻辑必然及路径选择[J].保定学院学报,2020(1):92-98.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陈华栋.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
[5]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81-184.
[6]袁行霈.国学究竟有什么用?[N].光明日报,2007-6-20(11).
[7]陈进.论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8(4):110-112.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张扬.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20(6):17-18.
[10]徐鹏.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侯计先(1977-),女,汉族,山西繁峙人,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