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博士科研绩效与生源差异的相关性研究

2021-06-15张云霞尹学锋余小燕

高教学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培养质量

张云霞 尹学锋 余小燕

摘  要:以同济大学某工科学院近五年204名博士学位获得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并从年龄性别、入学方式、考生来源、生源院校等方面,探索科研绩效与生源差异的相关性,以期为博士生招生选拔、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博士学位获得者;科研绩效;生源差异;博士生招生;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3-0021-04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204 doctoral degree recipients of an engineering college in Tongji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makes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ir academic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past five years, and explor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and student source differences from the aspects of age and gender, enrollment mode, candidates' source, and sour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octoral candidates' enrollment and selec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octoral training reference.

Keywords: doctoral degree recipi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student source differences; doctoral enrollment; training quality

2020年7月,研究生教育工作被提上重要議程,强调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1]。这表明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党中央对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热切期望。博士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是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和本科生教育相比,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发展缓慢,其培养质量并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博士生似乎只有去国外“镀金”,方能显示其文凭的分量。

工科博士生是我国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领域科研活动的主要力量和后备军,其培养质量能直接体现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渠道。蔺玉[2]、罗英姿等[3]认为科研绩效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优劣,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折射。科研绩效主要指在一定时期内,科研团队或个人所创造的科研成果,其载体为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与课题、出版的著作等,具体到博士生层面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为学术论文产出的质量与数量[3]。1997年,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的余寿文提出,发表学术论文的多寡及其水平的高低是评价学校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国际通行的重要指标。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是检验博士生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4]。赵世奎等指出,学术发表是博士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检验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博士生进行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5]。

本研究将对同济大学某工科学院2015-2019年博士学位获得者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并从年龄性别、入学方式、考生来源、本硕毕业院校等生源因素出发,探索学术论文发表水平与生源差异的相关性,以期为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同济大学学位授予名册和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五年间,该学院博士学位获得者分布于2007级至2017级之间,获学位时长大多集中在5-6年,占比为60.9%。超过最长修读年限获得学位的合计占比18.6%,而能在3年学制内获得学位的仅占7.4%,即九成以上博士生均无法在学制内获得学位。

如前文所述,本研究所指的科研绩效主要为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本文将根据同济大学不同版本的学位授予标准[6],从论文数量、发表文献的类型、检索及影响因子情况、撰写语言、论文发表时长等维度,将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而生源差异,则着重从年龄与性别、入学方式、考生来源、考生本硕毕业院校等方面开展比较研究。

二、博士学位获得者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根据同济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标准版本的差异,我们将这204位博士学位获得者按年级划分为五个批次进行归类对比研究,其中2007-2009级为第一批,2010-2012级为第二批,2013-2014级为第三批,2015-2016级为第四批,2017级为第五批。

(一)发表总量

虽然五个版本的学位授予标准对发表论文数量的要求变化不大,但从学生实际发表篇数来看,依然呈上升趋势。第一批博士生平均发表论文数为3.381篇,第四批博士生平均发表论文数已达到5.083篇。与此同时,博士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也在保持基本相同速度的增长。第一批以一作身份发表的论文数占发表总数的91.5%,第四批则明显提高到98.4%,说明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完成论文的能力日渐提高。

(二)文献类型

根据学位授予标准的导向性要求,学科鼓励博士生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因此这一文献类型处在各类文献的首位,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第一批博士生人均发表1篇国际刊物论文,而到第四批,人均发表量可以达到近3篇。国际会议论文也是受博士生青睐的投稿渠道,仅次于国际刊物。随着第四版学位标准对论文撰写语言和檢索要求的明确提出,学生发表国际会议论文数量明显增加,由前三批的平均1篇突然增加到第四批的平均1.7篇。与此同时,国内刊物发表量下降显著, 由前三批的平均1篇下降到第四批的平均0.2篇。国内会议论文发表量则长期处于最低水平,人均0.1-0.2篇。

(三)检索及影响因子情况

第一、二批博士生以发表EI检索论文为主,其次是无检索的论文,SCI检索论文最少,人均不足1篇;而第三、四批则以发表SCI检索论文为主,其次为EI检索论文,并辅之以少量的无检索论文。此趋势尤以第四批最为明显,人均发表2.5篇SCI检索论文(占论文发表量的50%)、1.75篇EI检索论文,而无检索论文量人均不足1篇,论文质量提升明显。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有些博士生无SCI检索论文;有些博士生可能有多篇SCI检索论文,但影响因子均不高;有些虽然仅发表一篇SCI检索论文,但影响因子很高。为了使研究更具有客观性,我们将SCI影响因子之和作为研究与比较对象。随着学生批次的推移,影响因子之和为0 的逐渐减少,分布区间逐渐扩大,高影响因子出现频率增加,进一步反映了论文质量的提升。

(四)撰写语言

该学科长期以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为先导,引领学科发展前沿,积累并产生了大量国际认可的著名刊物和高端会议。能在这些刊物或会议上发表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证明论文的质量,那么用外文(主要是英文)撰写和发表是首要前提。前三批博士生的英文撰写量平均为65%,而到第四批,随着学位标准对外文撰写的特别要求,英文撰写量已经达到97%,变化十分明显。

(五)发表时长

博士学位获得者科研绩效的个体差异异常之大。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学位且有出色的学术成果,也是考量论文质量的一个因素。

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的时间,第一批平均处于在读的第3.67年,而第四批仅为1年,平均减幅达到33.9%。发表最后一篇学术论文之时,第一批平均处于在读的第5.95年,而第四批为2.92年,平均减幅为20.1%。每篇论文平均用时,第一批为1.76年,其他三批以约4个月的速度递减。与此相呼应的一个维度是年均论文发表量,第一批年均发表论文半篇,到第三批可达到1篇,而第四批则为1篇半之多。充分反映出博士生在学术研究的进度、效率、能力方面进步明显。

总体来讲,这些博士学位获得者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在逐步提升。为进一步探究不同科研绩效博士生的生源特点,根据学术论文发表水平高低将博士生划分为三个区间,如表1所示。区间划分原则参照平均值,即把平均值作为第二区间的标准,平均值以上为第一区间,平均值以下为第三区间。

由区间进而划分等级。共有96人符合第一区间中7个评价指标中的至少1个,为了突出优秀博士生的生源特点,选取至少满足3个指标的学生作为第一等级的研究样本,共36人;共有171人符合第三区间中7个评价指标中的至少1个,为了突出较差博士生的生源特点,选取至少满足4个指标的学生作为第三等级的研究样本,共78人;剩下的90人为第二等级的研究样本。这一结果将直接用于研究生源特点。

三、博士学位获得者的生源特点及对科研绩效的影响

(一)年龄与性别

204位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平均入学年龄为27.7岁,第一、第二等级的平均入学年龄低于平均值,分别为27.1和27.4岁,而第三等级的入学年龄高于平均值,为28.3岁。虽然三个等级的平均入学年龄依次递增,但增幅不大,对科研绩效的影响微乎其微。

本研究样本中男生为155人,女生49人。男生在三个等级中的占比分别为18.7%、46.5%和34.8%,女生依次是14.3%、36.7%和49.0%。由此可见,在第一等级中,男女生科研绩效水平相近,而第二等级男生较多,第三等级则女生较多,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女生科研绩效低的概率比男生稍大。

(二)入学方式

博士研究生入学方式分为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三类。本研究中,普通招考生137人(占比67.1%),直接攻博生43人(占比21.1%),硕博连读生24人(占比11.8%)。通过分析可以看到,硕博连读生中有近四成学生在科研绩效方面表现出色,在三种类型中最为突出。

相比较而言,受导师和招生管理部门普遍青睐的直接攻博生(以下简称直博生)的表现反而不佳,在第一等级的占比最低,只有9.3%,大多数都在第二(48.8%)、三等级(41.9%),也就是说,只有不到1成的直博生能产出较优秀的科研成果,而约四成科研成果水平在较差行列。

普通招考生在第一等级占比为16.8%,略高于直博生。总体科研绩效与直博生相近,优秀成果产出水平高于直博生、低于硕博连读生。

(三)考生来源

考生来源指考生报考时的学习、工作状态。同济大学将考生来源分为以下几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在读硕士、在职人员(近八成为高等教育教师)、未就业人员。概况来讲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届、在读学生,也就是将本科、硕士的学生身份延续到博士阶段的人员,共95人,占总数的46.6%;另一类是在职、未就业人员,他们大多数有年限不等的工作经验,更确切地说是硕士毕业后未直接读博,从而将学生身份中断的人员,共109人,占比53.4%。通过研究发现,第一大类在一、二等级中占比71.5%,而第二大类则为53.2%。由此可以得出,应届、在读学生科研绩效相对较高,培养效果更突出;在职人员虽以高等教育教师为主体,但大多数处于科研成果产出较低的第三等级,这可能与高校教师忙于日常教学且以文凭和职称晋升为导向有关。

(四)考生本、硕毕业院校

本研究所涉及的204位博士学位获得者本科就读的院校以普通高校居多,占学生总人数的54.4%;其次为同济本校生,占25.0%;“211”和“985”高校①分别处于第三、第四位。从其博士阶段的科研绩效看,第一等级中,普通高校占比75.0%,高于平均水平,而同济本校生、“985”高校生、“211”高校生均低于平均水平。纵向来看,同济本校生在第一等级占比最少,仅为13.7%,而在第三等级占比却最多;“985”和“211”高校学生在第一等级的占比更加少,合计仅为4.8%。原本期待这些本科毕业于同济本校、“985”高校、“211”高校的学生在博士阶段取得优异科研成果,但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相反,并不被看好的普通高校学生,却有24.3%可以进入到第一等级,科研绩效表现最优。

硕士阶段以同济本校生居多,占学生总数的43.1%,其在各个等级中的占比也相应最高。纵向来看,同济本校生和“211”高校生均在第二等级人数最多,占比分别是45.5%和53.1%,而在第一等级的最少,仅有17.0%和12.5%;相比较而言,“985”高校生的情况更加糟糕,更多的学生位于第三等级,占比达45.8%,也就是说,我们努力争取来的所谓“优秀生源”并未取得期望的科研绩效。与之相反,普通高校生在三个等级中的分布相对均匀,在科研绩效方面具有明显竞争力。

四、对博士生招生和培养的启示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国家高水平科研人才的输出重任,在“双一流”高校建设之际,更应强抓博士生教育,培养其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能力,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博士生教育,招生是入口,生源是关键,培养是重点。

(一)科学合理制定博士学位授予标准,提高对博士生科研水平的要求

一般来讲,学术论文是学位论文的阶段性成果,能直接反映学位论文的完成情况,且可以进一步体现出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实践表明,学术论文对提高博士学位的整体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7]。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指导性文件即为学位标准,学位标准把守着博士生培养的“出口”质量关,因此其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尤为重要。学位标准一方面要具有战略高度,重视“质”的提高,鼓励卓越和创新;另一方面要立足本学科短期发展目标,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制定“最低”标准。需要指出的是,博士生即使按照“最低”标准申请学位,其培养质量依然应是经得起社会鉴定和检验,符合当下博士生教育要求,适应“双一流”建设标准。

(二)加大对博士生培养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软硬条件

从本研究可知,六成以上的博士生需要5-6年的时间才能获得学位。学生入学时平均年龄27岁,拿到学位时已32-33岁。这个时间段无疑是最宝贵,也是最有压力的。与同龄但并未读博的学生相比,他们面临更大的就业、生活、婚姻家庭等压力,无疑会影响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影响培养质量的提升。各级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視博士生所处的特殊阶段,一方面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奖助学金水平,延长资助期限,同时提供较好的住宿和科研环境,从生活上提高博士生的幸福感;另一方面,提供更多就业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高校审时度势,积极引进优秀博士毕业生,而不应再以所谓的“海归”经历将“本土”博士毕业生拒之门外,这无疑是对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自我否定。

(三)打破“直博生优秀论”“名校出身论”等固有观念,制定具有高度选拔性的博士生招生评价体系

在博士生招生过程中,导师和招生管理部门往往对直博生青睐有加。但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直博生的科研表现并没有预期得好,大多居于中等及下游水平。相反,硕博连读生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能力是最强的,这可能与他们在硕士阶段找到了科研规律、明确了科研方向、坚定了读博意愿有关。因此,我们应将更多资源用于鼓励硕博连读,从政策和经费上对导师和学生给予支持。

博士生普通招考目前普遍实行“申请-审核制”,对申请材料审核打分环节至关重要。从多年招生情况来看,导师、招生管理部门和招生考核小组成员比较看重考生本科、硕士毕业院校情况,很大程度上依靠毕业院校层次判断考生本人水平。普遍想法可能是:本科若可以就读高水平院校,基本可以证明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优秀;而硕士就读高水平院校,至少可以判断学生经历过专业、扎实的科研训练。但通过本研究可知,本科、硕士毕业于名校的学生在博士阶段的科研绩效水平相对较低,普通高校学生的科研产出能力反而较强。这可能因为普通高校学生付出的努力更多、更懂得珍惜机会、读博动机也更纯粹。因此,招生部门一定要摒弃“名校出身论”,将培养潜质和读博动机作为首要评价要素。

注释:

①为了便于统计同济本校生的情况,本文将同济大学单列,不包含在“985”高校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0-07-29)[2020-08-22].http://www.gov.cn/xinwen/2020-07/29/content_5531011.htm?pc.

[2]蔺玉.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3]罗英姿,陈小满,李雪辉.基于培养过程的博士生科研绩效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8(9):50-55.

[4]余寿文,龚克,林功实,等.关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4):19-21.

[5]赵世奎,沈文钦,张帅.博士生学术生产力的国际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73-77.

[6]同济大学博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及期刊会议目录

(2007版、2010版、2012版、2014版、2017版)[EB/OL].https://see.tongji.edu.cn/jxgz/yjsjx/xwdb/1.htm.

[7]李兰,谢永生.博士生申请学位时要求发表学术论文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6):60-64.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2019年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学术与专业并行、以‘本硕博后三入三出全贯通方式加速人工智能国家紧缺人才高效培养的机制探索与实践”(编号:ZD19040101);同济大学2020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电子信息领域博士生培养质量与生源特点的相关性研究”(编号:2020GL04)

作者简介:张云霞(1984-),女,汉族,山西大同人,教育学硕士,助教,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尹学锋(1973-),男,汉族,河北武安人,工学博士,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信道传播、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余小燕(1965-),女,汉族,浙江宁波人,工学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猜你喜欢

培养质量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多方参与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提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初探
关于提高文科院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思考
文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