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家长共促孩子心理健康的协作建议
2021-06-15陈素华
摘要:在促进小学阶段孩子心理健康的作用中,班主任与家长分别作为学校与家庭的代表人物,发挥着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想要更好地发挥两者协同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作用,需要加强沟通、丰富两者的角色、多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关键词:班主任;家长;心理健康;协作;
一、导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年龄尚小并且心智发育不健全,尚处于成长阶段和三观形成的重要发展时期,在学校和家庭中所接受的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不健康直接会导致孩子童年阶段心理发育不良,因此在作为小学生的孩子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同时,对其进行家校协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所在。
二、班主任与家长在孩子心理健康中扮演的作用
班主任与家长分别是学校与家庭的代表人物,理清楚两者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中分别扮演的作用,是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关键所在。
(一)班主任—“言传者”的作用
班主任是家校连接与沟通的纽带,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孩子被送往学校,家长在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只能通过学校老师的反映掌握情况,而班主任就是学校老师与家长沟通的集中代表,因此承担了家校连接沟通的纽带作用;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不仅要负责实施学校安排的正常教学工作,更重要的就是关心整个班级孩子的学习以及心理健康等工作,时刻关注学生动态与变化,并将情况向学校与家长进行反映,这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所在。
从促进孩子心理健康作用的角度,就班主任的工作性质而言,起到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言传者”,即班主任的教育是通过讲授、教书等方式实现的,班主任的工作特点导致了其对孩子的教育只能限于学校的范围,而不能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实践教育,因此只能是停留在思想层面对孩子的教化与引导,通过对孩子思想的改变来引导孩子正确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心理健康。
(二)家长—“身教者”的作用
家长是家庭的代表,对于家长而言,若要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相对于班主任的工作而言,两者区别较大的方面就在于班主任更多是言传作用,而家长则有更多的“身教”的机会;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为课后或者休闲时间,这样就有了充裕的时间带领孩子进行各种实践活动,比如外出旅游、参观某个展览、亲子活动等等,以相对融洽、对于孩子压力较小的方式促进孩子敞开心扉,更好地实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日常想法,并及时发现孩子的某些不正确思想,及时对其进行改正教育,避免孩子心理被负面情绪所侵蚀。
三、班主任与家长共促孩子心理健康的协作建议
班主任与家长在促进孩子心理健康中,如果僅仅是发挥各自的作用,将会导致两者的协作相互割裂,影响到最终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效果,因此要加强两者的协作,同时需要两者作用互补、丰富自身的行为。
(一)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对于孩子而言,接受的教育并不是单一的学校教育或者家庭教育,两种教育缺一不可,因此在建构孩子心理健康的过程中,班主任与家长之间也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的,需要在孩子三观形成时,班主任与家长端正自己的态度,多进行一些诸如电话、视频通话、家访等交流,针对某个阶段需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进行协调工作[],避免两种教育内容之间产生矛盾,同时在孩子心理状态出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责任也不是其中某一方承担,而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想办法,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回归。
(二)班主任与家长扩展自身的角色
对于班主任来说,不能被限制在“言传者”的角色中,对于家长而言,也不能被限制在“身教者”的角色中,两者都需要积极扩展自身的角色,家长不能把心理健康的知识教育责任都推给学校,班主任也不能在学校连一次心理健康实践也不开展,这是一种错误的两分法思想,班主任与家长都需要认识到,他们都需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进行言传身教,不仅要多说、让孩子多听,更要以身作则,在生活的细节中处处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树立模范。
(三)增加促进心理健康的实践活动
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构建活动中,如果不多接触外界,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自闭、自卑等负面心理,因此需要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带领孩子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春季踏青、游乐园旅游、趣味运动会等多种方式,孩子在这些互动中会展示出更大的兴趣,更容易敞开心扉从而便利了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总结
在班主任与家长共促孩子心理健康的过程中,班主任更多地扮演“言传者”作用,家长更多地扮演“身教者”的作用,要想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丰富自身的角色、增加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吕佩芳. 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J】. 教育艺术,2021-04-20.
【2】殷玉红. 小学家校合作亲子活动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尝试【J】. 新课程, 2020-02-2
泰州市扬桥中心小学 陈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