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I独角兽旷视科技闯关科创板巨额应收难“回血”庞大存货成隐忧

2021-06-15王宗耀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存货账款营业

王宗耀

蚂蚁集团在科创板上市被暂缓发行,短期内想恢复上市的可能性已不大,但其投资的旷视科技却已悄悄地敲响了科创板的大门。

作为AI领域的独角兽,旷视科技创始人身份并不简单,该公司是由印奇、唐文斌及杨沐三人共同创办,而这三位创始人均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科学实验班(姚班)。特别是印奇,在2019年还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青年领袖”之一。

在公司公布的股东清单中,“金主爸爸”并不少,比如持有其15.08%股权的第一大股东API(Hong Kong)Investment Limited便是由蚂蚁集团子公司上海云钜创业投资有限公司100%持股的企业;第二大股东为持股14.33%的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此外,首创控股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也均位列其中,而联想旗下基金、中国工商银行AMG基金也不乏身影,更有诸多境外资本参与其中,比如:纪源资本、科威特投资局、必和必拓投资基金、GGV、SK等。

实际上,在此次提交科创板上市招股书之前,旷视科技也曾打算征战港股,但就在其向港交所递交IPO不久后,因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而兵败“滑铁卢”。如今,旷视科技虽然转道A股科创板,但仍处在“烧钱”阶段,其能否顺利上市却是存在悬念的,因为该公司目前仍位列美国“实体清单”中,不论在经营层面,还是战略层面,未来持续发展上都会有明显负面影响。

“金主”不少,何时盈利是悬念

因此前申请港股上市,旷视科技搭建了VIE架构,而此次科创板实施注册制后,也允许符合条件的红筹企业上市,因此公司采用协议控制架构控制部分境内经营实体,通过北京迈格威与北京旷视及其全体工商登记股东(印奇、唐文斌、杨沐)签署了一系列VIE协议实现对北京旷视及其下属子公司的控制。

此外,旷视科技此次与蚂蚁集团一样,也采用了同股不同权的特殊表决权事项,将股本分为两类股份,即A类股份和B类股份。对于部分事项,A类股份持有人所持每股股份有10票投票权,而B类股份持有人所持每股股份有1票投票权。

由于属于红筹企业,具有VIE架构且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因此依据相关上市条件,公司需满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0亿元”,且同時也满足“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的,最近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10%以上”的条件。从旷视科技营收情况来看,报告期内(从2017年到2020年9月),旷视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8.54亿元、12.6亿元和7.16亿元,其中2018年和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了181.19%和47.47%,仅从增速表现来看,是有所减缓的。

相较营收的增长,其净利润表现就相当令人担忧了。根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旷视科技净利润分别亏损了7.75亿元、28亿元、66.42亿元和28.46亿元,亏损金额相当巨大。此外,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报告期内也均为负值,分别净流出1.68亿元、7.47亿元、15.91亿元和8.18亿元,很显然,其经营资金流出有持续增长趋势。

业绩大幅亏损,暂时又没有“补血”的能力,使得旷视科技不得不依靠诸多“金主爸爸”们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支援。报告期内,公司在2017年进行了C-1系列第一批、第二批和C-2系列第一批的优先股融资,2018年进行了C-2系列第二批、C-3系列以及D系列的三批融资,2019年进行了D-1系列5批融资。其中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其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分别高达9.87亿元、34.51亿元和39.7亿元。正是在“金主爸爸”们的大量“输血”下,公司虽然持续巨额亏损,但资金还仍然足够维系运营。进入2020年后,公司没有再通过优先股进行融资。

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对于科创板上市企业,虽然没有盈利的相关要求,但对于投入大量资金和心血的上市公司的股东们来说,还是需要企业创造利润来回报的,股东们之所以投资也是看好企业未来的盈利潜力,但如果企业长期无法盈利,导致股东们投出去“桃”长期得不到“李”的回报,则很可能不愿继续投资了,而届时公司现有资金还能否维持企业长期发展恐存在一定难度。

从旷视科技目前情况看,因为持续不断大额亏损,其未弥补亏损金额已经相当巨大,截至2020年9月末,累计未弥补亏损高达142.5亿元。公司在招股书中也表示,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盈利。如此情况下,企业何时能扭亏为盈?大股东的投入何时能获得回报?恐怕就成为诸多股东们最想知道,且也最为担忧的问题。

巨额应收难“回血”,庞大存货成隐忧

《红周刊》记者发现,在旷视科技近几年营收持续增长的同时,其应收账款规模和存货规模也是越来越“肥大”。据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5273.34万元、63848.57万元、98570.41万元及97136.56万元,其中2017年至2019年,应收账款余额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50.27%、74.74%及78.24%,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可谓是相当的高,尤其2018年和2019年,相当于当年有七至八成的营业收入无法形成现金回流公司。

那么,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又如何呢?在招股书中,旷视科技选取的5家可比公司中有3家为已上市的企业,分别是寒武纪、汇顶科技、虹软科技。依据Wind数据,2017年至2020年,上述3家已上市同行业可比公司应收账款(剔除坏账准备)占营业收入的行业均值分别为29.92%、19.75%、13.03%和28.21%(见附表),从这一数据来看,显然旷视科技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显然要远远超过三家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其中2019年该比例已经达到行业均值5倍以上,而2018年也超过两倍。

除了应收账款占比越来越高外,其应收账款增长的速度也是非常快。比如2018年,其营业收入增速虽然高达181.19%,但当年应收账款增速则高达318.04%,应收账款增速已远远超过营业收入增速;2019年营收增速为47.47%,而应收账款增速则为54.38%,应收账款增速同样要高于营业收入增速。

猜你喜欢

存货账款营业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统计学在企业解决存货问题中的应用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
存货周转率分析中一个容易出错现象的解析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存货管理办法的研究与实践
168家鲁股一季度赚109亿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