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的舞美设计

2021-06-15桑琦

上海戏剧 2021年3期
关键词:舞美设计设计理念

桑琦

摘 要:现实主义戏剧是戏剧主要流派之一,在当今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也有着重要位置。伴随着当今艺术与娱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发展,戏剧也需要在时代变迁中推陈出新。本文将从现实主义戏剧的舞美设计方面进行阐述,分析现实主义戏剧作品在舞美设计上的难点,再针对现实主义戏剧作品舞美设计上的特点提出我认为的突破口,最后以三部作品为例总结我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舞美设计;现实主义戏剧;设计理念

现实主义戏剧作为一种艺术理论,通常被认为从属于19世纪下半叶在文学与艺术领域中兴起的现实主义运动。在欧美,主要的代表人物包括编剧爱弥尔·左拉、亨利克·易卜生、安东·契诃夫、萧伯纳,和演员兼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安德烈-保罗·安托因等人。虽然学界对于现实主义戏剧的定义并未统一,但是普遍认为线性的、重视因果关系的叙事,内向化、多角度、重视动机描写的人物塑造是现实主义戏剧的重要特征。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兴起的现代话剧便以现实主义话劇为主流,曹禺、夏衍等人也是中国戏剧史上重要的现实主义剧作家。

随着国内外艺术和文娱的发展,当今的现实主义剧目制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一名舞美设计,在这些年的舞台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对现实主义戏剧剧目的舞美视角,也致力于在理论建树和创作实践方面实现突破、拓展和革新。

一、现实主义戏剧舞美设计的难点

1.观众的审美需求约束

戏剧作品在制作过程中需充分考虑观众的审美需求。舞美设计的难点之一来源于观众审美的习惯性约束以及不同观众群体的审美需求差异。

一方面,现实主义戏剧作品在文本上趋于写实,导致大量观众期待同样传统、写实的舞美设计。这会大幅度限制设计者的创意性发挥。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戏剧观众的审美也会受到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设计出满足不同观众群体审美需求的作品成为了舞台设计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2.创作思维及取材局限

为了尊重作品整体基调,较为写实的故事场景容易限制和约束舞美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陷入思维定式。

二、现实主义戏剧舞美设计的突破口

1.捕捉贴近现实生活的表象与情趣

现实主义戏剧自出现起便有极强的社会性和批判性。以易卜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剧作家更是首创了“社会问题剧”和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概念。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在历史上也有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社会作用。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现实主义戏剧在舞美设计中,也应该与社会、与生活、与人民接轨,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体现反映、反思的精神。

戏剧导演彼得·布鲁克斯在《现实主义的愿景》一书中阐释他所理解的现实主义,认为其应有“严肃性”:“(创作者)应该尽最大可能性地还原真实事物的样貌及感觉……不仅仅是外表,同时蕴含着其社会属性……”这里的“还原真实事物”不能停留在复制表象的阶段,而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真理,再以艺术化的手法通过舞台设计表现出来。

■话剧《因为有你》

■悬疑剧《深渊》

2.融入切身的现实情感设计

舞美设计同表演、台词一并被认为是舞台表演的重要元素。因此,舞美设计虽然缺少文字,却同样具有传递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和任务。事实上,我认为,观众自幕布拉开之时便应能够先于文字,从舞美设计上体味出作品的审美及情感基调。

俄国重要的导演兼戏剧理论家瓦赫坦戈夫所提出的幻想现实主义理论便强调利用舞美设计使观众对舞台上的情境产生适当的距离感,从而达到同角色产生情感上,而非物质上的共鸣。瓦赫坦戈夫基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现实主义戏剧理论,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形成了幻想现实主义理论。理论认为,“戏剧现实主义”的第一阶段是外部的现实,而之后人们应该追求精神上的现实。由此,他将现实主义同表现主义相结合,要求既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又使用或批判、或幽默、或悲剧性的方式对其进行了加工和整合。因此,在舞美设计过程中,我也致力于追求将剧目的内容、情感和审美融入舞台的视觉化呈现中,使得舞台作品具有整体性和艺术性。

3.提纯现实的空间形态意识

在捕捉现实的基础上,舞美设计要有能力在繁复的素材中提取具有艺术感的形式,再将其运用至舞台空间。我认为,经过提纯和艺术处理的设计能够给予导演更多的空间进行创作,让有限的舞台空间承载无限的想象力。

三、现实主义戏剧舞美设计案例解读

1.多场景的现实主义戏剧舞美设计:以抗疫话剧《因为有你》为例

《因为有你》是由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院长解涛编剧,中国国家话剧院李伯男导演的抗疫题材话剧作品。为展现全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主创团队选取了众多真人真事作为素材,创作出了一部有时代特点和现实关照的群像戏。

由于其故事发生的空间众多,包括社区的街道、医院的走廊、家庭、急救室……甚至还有抽象化的故乡。作为舞美设计,我和其他主创团队一致认为,精确还原场景不切合实际,且缺乏整体性。因此,我选择提炼疫情期间人与人空间上的隔离感,设计采用了玻璃材质构建的网络结构,从而传递出疫情的残酷;同时,依托双层框架形成众多表演空间,给予导演更大的发挥空间。我认为对于一部分现实主义的戏剧作品,可以将题材的现实主义同舞美设计的写实区分开,在表演空间的利用上既可以具体,也可以抽象,充分相信观众的想象力。这样的设计能够同时承载不同的场景,使得设计的审美具有整体性,而不会因为剧本的多场景而产生支离破碎的感觉。布景上的冰冷与剧情中的温馨也可以形成强烈的对比,便于编剧和导演用一件件贴近生活的小事,为观众描绘抗疫的全景画卷。

2.特殊类型现实主义戏剧舞美设计:以悬疑剧《深渊》为例

《深渊》是一部原创悬疑类话剧,包含的悬疑元素包括谋杀、人格分裂、罪案等等,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全程参与了由导演何念带领的团队的剧本构思与创作中。

■话剧《欲望号街车》

创作初期,导演和我都对于尝试在舞台上使用电影式摄像实时转播的技术充满了兴趣,希望可以用技術手段进行创新,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又因大部分剧情发生在一幢建筑中,所以我们决定采用旋转舞台,全方位展示建筑物。

我认为,写实、精致的舞台设计有助于观众更快地进入一个不熟悉的原创故事之中。为了表现年代感和中国味,我们主创团队一行人考察了长沙、四川等地的老旧城乡结合部,做了充足的记录,吸收其建筑特色以用于舞台设计。这个项目的舞美设计与剧本撰写同期进行,所以对我的工作有更大的挑战。一方面,我需要在没有定稿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给编剧和导演设计出有发挥空间的建筑内部结构;另一方面,随着剧本的修改,我也需要能够灵活地修改设计图。在规划建筑内部空间时,我大量地采用了门、窗、暗门,从而给导演设计演员走位及摄像追踪留有更多可能性。同时我与导演及编剧要密切合作,因剧本三稿将发生在天井的戏份改为发生在房间内及歌厅中,我能通过配合编剧与导演快速对设计图进行更改。

我坚持在写实、精致的舞美设计中融入能够传递情感的设计。我将建筑中的楼道设计得狭长阴暗,房间屋顶降低,墙壁则选用暗度较低的绿色,从而营造出一种压抑感。加之建筑外立面的破旧感,力图使观众在故事开始前便能体会出全剧的情感基调。

3.外国经典现实主义戏剧舞美设计: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本《欲望号街车》为例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经典现实主义作品,也是中国观众较为熟悉的英文经典戏剧作品。

我认为,外国经典作品复排的难度在于如何不让观众感到题材的过时,复排的重点便在于如何将经典故事与今天的观众建立联系。在舞美设计上,这意味着单纯按照故事发生时代还原一个写实的场景往往无法满足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然而,完全忽略时代背景又有回避作品社会属性的嫌疑,而全盘更改时代背景又很难与剧本原文完全契合。因此我认为在制作外国经典作品时,需要选择一个平衡点,其中很多背景设定的工作会从舞美设计中体现出来。

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本的《欲望号街车》中,我放弃了传统室内话剧的墙体设计,而是采用线条勾勒出房间的构造。这样“破墙”的设计可以给予灯光设计更多的操作空间,也奠定了全剧抽象的审美风格。抽象的舞美设计将故事发生的地理、年代背景虚化,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得到自己的答案。在此基础上,我运用了更多垂直的线条模拟室外下雨的环境,希望给整部作品渲染出一种潮湿、低气压的氛围。这个灵感来源于中国南方的梅雨季节,我希望中国的观众看到这个设计的时候可以产生类似的联想,进而拉近自身与故事中人物的距离。

(作者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舞美部主任)

参考文献:

1.(美国)彼得·布鲁克斯. 现实主义的愿景,耶鲁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2.(苏联)阿·波波夫. 论演出的艺术完整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年出版.

3.Aviv Orani, Realism in Vakhtangovs Theatre of Fantasy,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4.

猜你喜欢

舞美设计设计理念
评话曲目《风雨苍霞人》的舞美、灯光设计
跨界思维引导下的剧场工艺设计
舞美设计的创造性策略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赏析舞剧《昭君出塞》
少数民族题材黔剧的多视角审视与思考
郧剧《风雨塔灯岩》舞美设计创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