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金课”建设研究

2021-06-15张亚峰

高教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OBE理念金课

摘  要:近年来,随着“金课”概念和建设标准的明晰,高校中形成了淘汰“水课”,争创“金课”的浪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处在向金课转型的关键时期。文章结合应用型高校办学特色和区域优势,引入OBE教育理念,从创新创业金课顶层设计、课程体系、评价机制3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创新创业金课的建设思路及有效路径,为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实践探索。

关键词:创新创業;金课;OBE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4-0032-0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larity of the concept and 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golden lesson", a wave of "water lesson" has been eliminat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ive for "golden lesson". The curriculu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lso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to "golden lesson". According to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advantage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OBE education, and elaborates the construction ideas and effective path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gold course"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op-level design, curriculum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 purpose of it is to carry out practical exploration for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alent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golden lesson; OBE concept

引言

在2018年6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上,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提出了“对大学生要有效‘增负,要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金课”概念成为教育界的热词被大家所熟知。随后,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文件中,又提出了“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金课”正式被写入教育部的文件[1]。到目前,建设中国“金课”已然成为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创新创业教育同样也急需进行“金课”式的全面升级。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创新创业课程与创新创业实践脱节,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创新创业“金课”的建设,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时代思路。

一、OBE教育理念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斯派帝在其著作《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中提出来的,该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范式,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育界广泛应用,其后被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全面接受,并成为美国工程教育认证三大理念(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之一。

OBE教育理念在原书中是指“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通过定义不难看出,OBE教育理念是以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作为出发点,进行反向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与原本强调“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投入导向性教育理念不同,OBE理念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更强调学生受教育后能力的导向和社会需求导向[2-3]。故OBE教育理念的一般实施流程主要有以下5个步骤,如图1所示。

1. 了解内外需求,包括社会、产业、学校、家庭需求。

2. 建立与内外需求相匹配的培养目标。

3. 设置支撑培养目标达成的毕业要求。

4. 设置体现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

5. 建立评价机制,检验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和内外需求。

通过以上流程,将课程设计的各关键要素首尾串联,并通过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形成反馈,最终实现课程“内外需求”既是起点又是终点的闭环效果,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目标与培养结果的一致性。

二、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金课建设

应用型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目的,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理念,结合金课建设标准,参考OBE理念人才培养模型,从顶层设计、课程建设体系、评价机制3个维度入手,破解创新创业金课建设难题,推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转型升级。

(一)确立多极化顶层设计目标

因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在地域,生源,教学资源,办学特色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培养目标也必然会不尽相同。应用型院校必须明确自身定位,制定合理的教学培养目标。

从宏观层面来看:应用型高校应当统筹全局,根据目前的国情,社会需求,设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划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目标。目前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旨在提倡高等学校培养真正具有创新创业思維、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养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专业型创新创业人才缺口。

从中观层面来看:应用型高校应依托于区域产业优势,制定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课程目标。对内挖掘自身的教学科研优势,文化特色,历史沿革;对外结合本地的区域发展需求和变化趋势,参考国内外同类学校,加强校企的合作联系,从而全面、准确的定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培养目标。

从微观层面来看:应用型高校应从学生个性出发,不同学科专业的特性不同,其创新创业课程培养目标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可以依据学习对象,学习年级,学习专业制定不同的创新创业目标,采用选修与必修,专业课和基础课相结合的方式制定不同的课程。比如大一重点进行创新创业意识的养成,大二,大三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大三,大四使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以升华。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因材施教,可以更加精准有效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二)建立系统化课程体系

基于OBE教育理念,从服务社会和区域产业需求着手,将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强、创新创业能力佳、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定为创新创业金课的核心培养目标,开设与之配套的创新创业导论型课程,指导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形成教育理念与创新创业理念融合、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课程项目与创新创业实践融合的系统化创新创业金课体系,具体如图2。

1. 导论型课程

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是创新创业的核心,也是创新创业的灵魂。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双创意识,应用型高校应面向全校师生设置导论型课程。旨在向广大学生引入和灌输创新创业的思想和意识,使其明白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养成创新创业的习惯,关注创新创业的方法和思路。

导论型课程主要面向是全部在校大学生,课程性质为必修课程,通常针对大一年级学生,着重培养其创新意识以及创业思维,形成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创业逻辑体系,具体的可将导论型课程划分为创新意识与方法、创业实务两类别。其中创新创业意识包含创新创业基础、技术创新、逻辑思维等课程。创业实务类则主要包括创业导论、创业团队及创业引导力、企业的创业和营销等课程。

导论型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在进入大学的初期,就具有基础的创新创业知识储备,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兴趣(见表1)。

2. 指导型课程

有了创新创业意识,在加上好的方法无异于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成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色指导课程和针对全校师生的通用指导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色指导课程通常指的是贯穿于专业课中的嵌入类课程,旨在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出具有专业能力的双创人才。而通用指导类课程则是创新基本思维能力以及创业基本能力的培养课程。

嵌入类指导类课程主要是指将创新创业的思路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的专业课中。采用“专业+创新创业”的复合培养模式,使得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专创融合,便于培养出具有专业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比如: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行业产业现状引入教学,新思路新思想的引入会激发学生对更深领域的好奇和探索,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思考,做到真正的吸收,学以致用。

通用指导类课程通常侧重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业方法的指导。既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学习来具化,又可以通用的方法理论来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行为。此类课程通常针对大二大三的学生,采用必修课加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全校学生,都要求掌握基本的创新创业能力课程,如《创新思维与方法》训练大学生的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对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选修课来加深理解认识。比如对想进行开发新产品创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产品研发与宣传策略》课程来进一步的掌握关于产品研发的思路和宣传的能力(见表2)。

3. 实践型课程

实践型课程强调通过实践提炼出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实践性课程通常可以包括项目类课程和课程设计类课程。

项目类课程通常采用导师管理制度和自愿原则,通常针对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采用一个导师指导一个甚至多个队伍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推进,为保证项目质量,通常要求一个导师不得指导超过3只队伍。课程依托创客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项目,要求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双创活动中来。重视学生自身综合素养及完成项目所需的各方面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提升,并且课程多采用小组类项目和个人项目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设计类课程通常针对专业相关类课程,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之后,任课老师会根据相关知识能力进行课程设计类课程的指导。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既更加熟练掌握了基本知识,又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通常包括创新方法的实际应用、产品设计及研发、集成电路设计、创业实务等课程(见表3)。

(三)构建3+2+1立体化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与反馈是检验课程含“金”量有效途径,是“金课”继续改进的方向指引,是最终确定课程产出与计划目标匹配度的考量。但在针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我国高校往往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如,直接套用专业课评价体系和指标;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指标不够丰富;评价周期短;评价反馈不及时等等。这直接导致了创新创业课程评价效度偏低,评价结果与课程质量提升脱节等实际问题。基于OBE教育理念,结合应用型高校实际,构建3+2+1立体化评价机制,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实现金课建设的“金”益求“金”。

3即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最基本需满足三元评价模式。指标1由社会、产业和公司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实践评估,反馈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质量;指标2由学校、教务处、教研室对老师授课能力及流程进行教学评估,反馈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水平;指标3由学生、家庭对课程学习效果进行成效评估,反馈创新创业教学成果。通过三元化的评估模式,将指标2与指标3定位主要权重指标,将指标1定位辅助评定指标,可以有效提升创新创业课程评价的有效性。如:指标2很高,而指标3偏低,形成评价异常时,根据指标1社会、产业和公司这维度的得分可以做为评价数据纠偏依据,让评价数据回归真实。

2即要求评价周期多维度,最基本需要有一长一短两个评价对照维度。短期评价即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学习成果与课程建设目标匹配度评价。长期评价要求筛选对口企业,长期跟踪企业内本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情况,形成长期评价指标。将长短期评价数据形成趋势照应,保证创新创业课程评价的客观准确。

1即指一套量化标准,一个学校在结合自身校情和学生培养要求的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创新创业课程的特殊性,在一套统一的量化标准中,应适当调整创新创业课程权重,保证量化评价的公平公正。

三、结束语

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金课的打造,是创新创业教育转型的必由之路。基于OBE理论,金课的建设从结果导向出发,并用取得的结果加以验证、优化和改进,从而保证教育结果和目的达到一致。本文根据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特色,基于OBE理念,先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多极化的确定了顶层设计目标,再依据课程目标建立了从了解到掌握再到融会贯通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最后,依据3+2+1立体化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检验,同时也对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进行持续检验,从而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金课的含金量,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金课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陈翔,韩响玲,王洋,等.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构与“金课”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9(5):43-48.

[2]郑丽波.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186-188.

[3]王珊珊,孟祥欣.基于OBE理念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高教学刊,2018(012):38-40.

[4]劳丽蕊,徐广飞,郭婧,等.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8,16(04):51-53.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于OBE理念的應用型高校创新创业‘金课建设和评价体系研究”(编号:JAS19181)

作者简介:张亚峰(1990-),男,汉族,山西晋城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

猜你喜欢

OBE理念金课
虚拟仿真实验“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新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新探
打造以本为本的学前教育“金课”
基于OBE的软件类课程混合教学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OBE理念下高职教师成长机制的评价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