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原则和方法

2021-06-15广州市番禺区石北中学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0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协同育人

广州市番禺区石北中学

【摘要】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讲究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方式已不是单一的教师宣讲或者学校单方面的力量,而是要融合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教育资源进行全方位育人。家校合作协同育人要遵循自愿、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标,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同时,家校共育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家校共育;协同育人;共育原则;共育途径

一、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意义

2017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了六大实施途径和要求,即“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其中,“协同育人”是指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这是国家对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指导方向。

首先,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讲究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面对的新挑战也越来越多。学校、家庭、社会与学生构成一个密切相关的德育系统,要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联合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才有可能实现多方共管、协同育人、高效育人。

其次,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呼唤家校合作,统筹育人资源。我们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系统的培育工程。它需要家长、教师、社会等主体一起齐心协力开发育人资源,才有可能从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上保障素质教育的落实。与其说社会呼唤素质教育,不如说教育呼唤家校协同教育。

最后,从学生成人成才的环境而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他们成长的起点和关键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老师又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人生导师,学生身心发展离不开家长和学校的全程关注和全面引导。

二、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教育原则

家校共育,关键点在“共同育人”,也就是合作育人。为了提高家校协作的效率,除了把家校沟通落到实处,还应该遵循一定的育人原则。

首先,家校合作要以自愿、平等、互相尊重为原则。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是真诚的,学校和家庭的协作是自愿、平等的,二者是“战友”和“同盟”的关系,缺一而不可。家长和学校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尊重彼此的理念和价值观等,想方设法通过不同的育人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育人气氛,本着便利沟通、高效育人的目的,沟通彼此,解决问题。

其次,家校合作要始终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共同目的。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是新时代的育人目标;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愿望,也是社会的愿望。孩子培养的好,一个家庭就更有希望了;学生发展的好,一个学校也更有动力了。

其次,家校共育要遵循道德和法律底线。要考虑制度的可行性,把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言行放在制度中考虑衡量,这样才能把握家校共育的方向不跑偏。

最后,遵循循序渐进、助人自助的育人原则。教育是手段,它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要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保姆式”包办教育是不可取的。

三、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有效方法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因此,优化育人方式,探索家校共育的方法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善于创设家校协同育人的平台和机会。家校合作常见的交流平台有家委会的建立、家长会的召开。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内外的各式活动为家校合作提供可能性。例如,我们所倡导的“文化育人”,一方面我们美化校园环境,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文明教养,让人文环境育人;另一方面,要雅化家庭文化。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教养程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言行表现。因此,我们可以将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结合起来,推出“家校在我心”等系列文化创建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参与到学校和家庭文化氛围建设上来,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文化育人”上是彼此促进,共生共长的;再者,可以联合举办“书香校园”与“书香家庭”活动、社区实践活动以及研学旅行活动等,鼓励家长、学生和教师的多方参与。

其次,要积极开展家长课堂,指导家长高质量陪伴学生,高质量指引学生,言传身教地推进家庭教育。学校一方面要平等真诚地跟家长交流育人的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家庭背景差异、家长素质参差。在一个育人的基本问题上我们有必要达成共识,通过开展家校合作专题讲座、开设家校合作专项培训、组织家长接受专业、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强后盾。除了面授课程,还可以通过轻松灵活的“自媒体”调动家校合作的可能性。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微信群”或者“家校通”等平台,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拟定育人话题之后,可以作为指引者引导全班家长讨论或者反思,引导家长分享成功的經验,共同出谋划策解决育人困惑。这样一来,家长微信群就不仅仅是班主任发布消息的地方,更多的是家校共育讨论的主阵地了。

再者,要始终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家校共育的一个前提就是家长认同学校的管理,支持学校的发展。学校有必要把家长请进来,让他们了解学校、认同学校和支持学校的决策与做法。学校在做决策时,我们可以先听取他们的有益建议,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学校和班主任重视“走出去”,即学校或者班主任要主动积极联系家长,善于从学生家庭挖掘有价值的育人元素。例如,通过家访、电访,多方位了解学生,了解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定期通过“家长报”“心语报”等刊物指导学生,帮助家长;联合社区的力量,开展社区文化创建活动,开展电台宣传教育节目等,推动合力,达成长效。

总之,家校合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多方沟通,合作共赢。家校合作,才能互通有无、共挖资源、共享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OL].http://wenku.cyjzzd.com/a/1300033071.

[2]王兆先等.家庭教育词典[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杨艳.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5).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协同育人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