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小学育人环境

2021-06-15邱水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0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农村小学教学改革

邱水成

【摘要】农村小学教育受教学场地、师资、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的物质保障不如城市小学,这也限制了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新的血液注入,导致一些新鲜的、前沿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也难以被引入农村小学教学中。当前在对农村小学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最需要进行改革的是教师转换角色定位,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起辅助作用的教学模式。农村小学的教学过程要拓宽教学育人环境,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潜力发掘,评价学生不再只关注分数的高低。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学改革;角色定位;教学育人

农村小学教育一般具有“教学规模小、教学资源少、教学环境差”三大问题,在对农村小学生进行教学时,农村教师往往因为存在这三个问题,忽视对于学生文化课程学习以外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教学内容的精简,导致了在农村小学的学生评价体系,主要依靠学生文化课水平的高低,而忽视了学生其它方面的优点。教育本身是教学育人的一个过程,当教师只关注考试成绩时,忽视了“育人”的重要性,忽略了对于学生品行素养方面的教学。

一、改善教育环境——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传统的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师扮演着主要作用,知识传授、教学监督、教学的评价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方式进行,学生作为听从者与执行者进行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课为主,教师将课文内容进行提炼,告知学生重点在哪里,对于课文应该进行怎样的理解,或者对于数学题目应该套用那种解题方式。文化课之外的学习,往往会被认为是学生不务正业。在课堂之后的课后作业也是如此,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的解题能力,往往采用模拟考试题目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复习,通过反复的练习相似的题目,让学生记住解题的套路,以此来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往往只是通过期末考试之后的成绩来进行判断,成绩好就是好学生。

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在成绩上可以收获好的表现,但是对于小学生自身能力上的培养十分的缺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我思考问题的能力、品行习惯上都没有进行相应的教育。当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时,教师不知道学生缺乏什么,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教学。教出来的好学生也只是符合教师的好的要求。在农村小学教改的过程中,想要拓宽育人环境,就先要进行教学主体的明确,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尽管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但是一个好的学生的标准同样也是广泛的,教育的过程注重发现学生的特点,并针对性的进行培养,最终教育成才。在此过程中,教师就要将自身的角色由之前的主体转变为学生的朋友、参谋、人生的引路人。

在生活中要作为学生的朋友,深入地了解小学学生的生活通过交流对话的方式,发现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其性格特点进行教学活动,如,性格粗心大意的学生,锻炼其细心观察的能力,性格胆小的学生,注重其胆量的锻炼,对于积极向上的学生,鼓励他们带动周围的学生;在教学中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学习上存在较多的疑惑时,教师做好学生的参谋工作,根据自身的经验给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供学生进行参考学习,但是并非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去学习,让学生有自我思考的时间;在整个的小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引路人的身份。小学生的可塑性强,但同时也有着相对较多的问题,教师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培养,善于观察,发现缺点引导改正,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将教学目标从培养好成绩的学生转变为培养好的学生。

二、改进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观意识转变后,对于教学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地展示自己方方面面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出质疑的机会,不管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点难以理解问题,还是对于知识点的以外内容的探索问题。让学生提出他们的疑惑,解决他们的疑惑,学习过程就像是一条不断有车进入的高速公路,疑惑就是其中的堵车区域,疑惑越多,学习的高速公路就难以开展。在学生提出质疑的过程,是学生将知识点进行理解的过程。除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在其它课程中同样存在的质疑,小学生的世界里,还存在着太多的空白,甚至没有完整的概念,质疑的解决是在帮助学生完善整个的知识体系、认知体系,以方便学生后续的学习发展。

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对于学生观点的采纳,即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不同的学生在面临新事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选择直接快速的方式记忆学习,有些则喜欢慢慢深入的研究了解,这与每个学生各自的特点相关。每个人的方式并没有好坏区分,最终合适学生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教师作为教导者,需要做的就是将知识引导入学生的学习中,至于学生怎么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就可以让学习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安排。同时对于课后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安排多样的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例如,对于一篇古诗的记忆,可以是抄写,可以是背诵,可以是将其解释为白话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是对自己的认知提升的过程,也锻炼学生的自我处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清自己的能力。

通过思考发现问题所在,通过自我的认知找寻自己喜欢的方式,最后需要进行锻炼的是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学习并非只是将课文内的知识进行记忆的过程,也包含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并产生新的认识的过程。对农村小学生而言,生活中的事例如记账、做饭、搬东西是经常性的,会帮助家长进行处理,与学习的课程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记账运用数学知识,做饭考验动手能力等。在这些锻炼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事项进行简化。例如,搬柴火如何做到省力、快速?记账怎样清晰明了?将掌握的知识进行新的尝试,复习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多途径促进学生发展

农村教师的角色转化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进,对于拓宽农村教学的育人环境还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多途径配合调整,以促进农村小学学生的培养工作。

农村小学教学资源散而小的教学布局,不利于整体教学模式的改进,教学资源被分散严重,一个农村小学往往不具备进行教学改革的物质条件,进行相对集中化的农村小学教育,整合教学资源,以提供全面的教学保障;农村小学的教育环境使得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生活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安排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活动,将课堂搬出教室、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对于学生的评价体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需要增加更多的对于学生的激励,不能只通过分数进行评价,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家长在教育上也需要增加更多的关注,不只是在文化课成绩上,对于孩子其它方面的优点要积极地鼓励引导,改变传统“只有学习好才有出路”的思想。

尽管我们可以系统地对农村小学教育体系进行内容设计,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课程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管是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对于教师而言。只要教师坚持以學生为教学的主体的模式,注重对于学生多方面的引导培养,相比于传统的强加式的教学模式依旧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有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小学育人环境[J].山东青年,2019(6):61.

[2]解会芳.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8):219.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农村小学教学改革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