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以研促教
2021-06-15
本报综合消息 5月11日上午,广东教育学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2020-2021年度东莞立项课题报告及课题輔导会在东莞翰林实验学校召开。广东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张喆亲临会场并讲话。广东教育学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付道明主持,并从项目申报要求、东莞项目详细情况、课题管理与成果鉴定三个方面做了专题辅导报告。
张喆表示,这次全省教师继续教育课题开题活动,得到广东省教育厅、广东教育学会、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教育学会的大力支持。这也是2020年末广东教育学会教师继续教育专委会成立时,广东省教育厅主任督学李璧亮提出“提高全省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的要求”的具体部署。在短短几个月就发动大湾区的中小学申报了一批有益于教师发展与成长的课题,经华南师大和二师的专家、教授及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评审筛选出37项重点课题,95项规划课题。其中,东莞市获得立项的有7个重点课题,22个规划课题。张喆提出,广东教育学会是教育厅委托的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和开展基础教育项目工作的实施部门,机构健全、操作规范、人员配置接受监管。学会也汇聚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校长及教师们的智慧,是值得信赖和值得放手支持的智囊团,致力于为广东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相信广东教育学会和各市教育学会一定能不负众望,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张喆强调,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从基层开始,基层学校一头连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头连接千家万户,责任不轻,任务重大。作为委厅分管基础教育的部门,为抓紧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提高,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各市教育局和学会,把着力点放在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上。他说:“今天在东莞翰林实验学校开题,就是该工作重点落到实处的强有力的体现。我们将做到全体动员,力求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常抓不懈,比质量、提水平、创新高,把教育能力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开创知书达理、立德树人的育人环境,彻底改变与大湾区发展不适应的被动局面。把广东建设好、把大湾区建设好,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建设好,心怀家国、面向世界,把大湾区的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经济社会和国内大环境的循环,以及国际循环中,朝着完成2035教育发展规划的目标,向2050年远景展望不断努力,砥砺前行。”
为了进一步明晰课题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出席开题会的7个重点课题,22个规划课题的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分三组现场开题,由专家进行点评辅导。各会场在点评和指导环节,专家们对各个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予以了充分肯定,并重点对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策略和研究过程的实施操作提出了指导意见。此次开题报告会及课题辅导会为课题研究的后续开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并为实践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各课题组将以扎实的作风和严谨的态度,做好后续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课题价值,助力教学研究和教师成长。
(广东教育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