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的调查与分析
2021-06-15高翰薇
高翰薇
【摘 要】文章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学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东、中、西部地区学生空间应用不均衡,不同区域学生对空间中资源的需求类型和需求程度不一、学生对空间中的功能使用频率存有差异、家长对空间的使用态度和认知存在差异等。该研究从鼓励学生利用空间、提升家长认识观念、完善空间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基础教育;学生;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05-039-04
研究背景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国家“三通两平台”工程的核心,是发挥教育信息化环境与资源综合效能的重要抓手,是国家教育信息化整体战略大局中的关键举措。2018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全面普及实名制空间。2018年4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明确将“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的重要任务[1]。2020年11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的通知》中要求形成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示范引领典型宣传。当前,我国网络学习空间在整体上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东、中、西部地区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状况仍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空间的应用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全面把握当前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整体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开展调研分析,了解当前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中的不足,挖掘制约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的关键问题,为推动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提出合理建议。
研究设计
本问卷和访谈提纲参考了相关研究成果,以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为主要依据,进行编制和设计,咨询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利用SPSS22.0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学生问卷中量表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940,KMO值为0.958,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分布为86436.138,自由度为2556,显著性概率P=0.000<0.05,达到显著水平,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本研究在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的18所基地校中以1:20的比例抽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在每校抽选 6~8名学生进行集中座谈,以了解学生对网络学习空间的态度、认识以及应用情况。发放的问卷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覆盖我国东、中、西部。
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本文从学生网络学习空间(以下简称“空间”)应用的基本情况以及利用空间功能的使用情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生应用空间基本情况分析
(1)西部学生使用空间的态度比东、中部更积极
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对使用空间的态度是乐观的,59.6%的学生非常愿意使用空间,34.0%的学生愿意使用空间,只有5.4%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西部地区没有学生“不愿意”使用空间,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占比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而持“非常愿意”态度的学生数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总体上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差异不是特别明显,这也说明了西部学生对使用空间的迫切态度和强烈意愿。西部地区的教学资源相较于中部和东部略显匮乏,从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对空间使用的喜爱程度溢于言表。甘肃某小学一名学生表示“老师上传资源,我们课前做预习;课下通过空间与老师交流;还能做展示。我通过空间查看更多的范例,明白自己需要改进的部分;看到其他同学的展示也会激励我的学习”。
(2)不同地区学生使用空间设备存在差异
西部学生“利用学校台式电脑”使用空间的占比要高于东、中部地区,其中西部学生占比为90.38%,东部为72.62%,中部为68.74%,比较而言,东、中部地区的整体差异不是很明显。中部“使用学校提供的平板电脑”的占比为69.59%,明显高于东、西部,而西部“自带设备”使用空间的占比为5.32%,显著低于东部和中部。究其原因,“没有设备”是西部学生很少或不用空间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恰好印证了西部学生使用自带设备最少而用学校台式电脑最多的现象。
(3)东部学生使用空间的地点范围比中、西部分布广
东、中、西部学生使用空间的地点中“在学校和家都用”的占比最高,而东部学生“仅在家使用空间”的占比明显高于中、西部,中部学生“仅在学校使用”的占比超过东、西部。硬件设备和互联网联通是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必备条件,比如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而家庭情况不允许或不支持必备条件的学生就只能在学校使用空间。不同地区学生使用空间的地点与家长的观念以及学校的要求有直接的关系。甘肃某小学的一名学生明确表示“回家不让用(空间)”,山东某学校一名初三学生表示“回家后用电脑或者手机使用空间,家长不会干涉”,而湖北某中学的一名初二学生表示“英语老师让我们看微课,在家里自主学习,家长允许,因为使用的时间不长”。通过调研发现,家长主要担心低龄段的学生自控力差、害怕上网玩游戏、害怕影响正常学习、担心损坏视力、感觉对成绩提高没有明显帮助等。
(4)东、中、西部地区学生不用空间的原因差异明显
“使用不方便”“老师不要求”“家长不允许”“不会用”“没时间”“不感兴趣”“不习惯”这些因素都是制约学生很少或不用空间的原因。东部学生对空间的资源要求比中、西部更高一些,多数学生的选择集中在“空间资料不全”“资源太多太杂”这两个方面,而西部学生“家长不允许”的占比最高。没有设备是造成西部地区学生很少或不用空间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学生的原因。
2.学生应用空间功能情况分析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全国学生“通过空间购买资料”的占比为68.0%,显著低于其他功能占比,但西部学生应用频率要高于东、中部,说明西部学生对空间资源的需求较大且资源共享服务较能满足他们对资源的需求和应用。在所有功能选项中选择率最高的是“资源管理”和“自主测试”,占比分别为96.3%和96.8%,说明空间中的这两项功能特别受学生欢迎。其中“成长记录”和“消息管理”占比分别是94.8%和92.1%,学生可通过空间记录成长足迹(如活动照片、各类作品等)并帮助其及时了解自我发展变化,而用空间接收同学、好友留言、学校或班级通知、空间动态信息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空间的关注度。“远程同步学习”和“数字图书馆”占比分别是88.1%和85.3%,说明“利用空间提供的数字图书馆,查找并阅览喜欢的书籍、报刊等”的体验要好一些,“利用空间提供的远程视(音)频功能,和老师、同学开展探究和讨论活动”应用度较高。而“在空间中完成日常作业”和“利用空间提供的虚拟场馆进行学习”这两项占比相对要低,表明学生对空间的应用还不是很普及,基礎教育阶段学生的日常作业还是以老师布置的纸质家庭作业为主。
促进学生应用空间的对策
当前空间应用已初见成效并获得了来自社会各方的持续关注,空间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面向教育信息化2.0发展的新要求,为响应网络学习空间普及活动的号召,助力空间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结合本文调查,提出如下建议。
1.改善应用习惯,鼓励学生利用空间进行个性化学习
空间的建设和应用旨在重构学习环境,推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融合。学校以及家庭应鼓励学生主动利用空间,以促进和完善空间支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功能。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促进多样化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重塑评价方式,实现基于数据的综合素质评价。“虚拟场馆”“虚拟实验室”“数字图书馆”等空间功能应用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训,鼓励学生利用空间进行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利用空间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让学生形成利用学情报告和学习预警自主管理其学习的好习惯。
2.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家长对空间的观念和认知
家校合作有利于老师与家长的教育信息交流与共享,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家長的观念和态度对学生利用空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鼓励和支持会促进空间应用的提速。空间里包含多角色个人空间,学生、家长、教师、管理者等在里面是互联互通的。家长可通过空间更加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孩子,这就需要家长提升对空间的认知,转变对空间的观念。教育部门或学校可专门组织家长参加空间的使用培训,提升家长对空间使用的认可态度是普及空间应用的一项重要举措。
3.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创新空间的服务供给模式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空间建设与应用的重要目标。当前空间里仍以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资源为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鼓励智力资源的有效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2]。空间功能设计方面要切实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到辅助学生学习。针对“资源太多太杂”“资料不全”这两个影响因素,建议在空间功能设计方面要注重资源整合的考虑,同时注重对原创资源和智力资源等的保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上传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便于后续查找。空间数据应用服务可采用大数据,为每个学生精准推送所需要的资源,避免学生利用空间却仍陷于找不到合适学习资源的苦恼中。
学生使用空间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合理化的引导和学生规范化的使用将在学生的成长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应根据需求对学生使用空间采取不同的引导措施,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推进空间常态化应用的过程中,学校应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教师应给学生及时的关注和反馈,让其在空间中体验到关怀和激励。
参考文献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 [2019-07-10]. 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郭炯,郑晓俊.“人人通”如何走向“人人用”——解读《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J].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9(5): 24-28.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