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2021-06-15钟红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7期
关键词:感悟视野创设

钟红丹

【摘要】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从三年级起,便有以贯穿阅读教学为主的教学单元。教师引领学生阅读时,不忽略对学生阅读技能、技巧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感受,不“包办”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充分考虑阅读教学策略,加强引导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从理解构思选材、谋篇、遣词、选句等方面入手,尝试让学生分析阅读、感悟文章灵魂,让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形成对文章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的一种自主思维过程,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关键词】感悟;阅读教学;探究;创设;视野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重要的要素之一,它包括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语文综合能力的学习。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语文要素的重要性,注重引领学生从感知、理解、鉴赏文章等方面的培养,从三年级起,便有以贯穿阅读教学为主的教学单元。教师应充分考虑阅读教学策略,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态度,不用“包办式”的教学模式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加强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从理解构思选材、谋篇、遣词、选句等方面入手,尝试让学生分析阅读、感悟文章灵魂,让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形成对文章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的一种自主思维过程,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导学搭建精准解读,形成阅读技能技巧

小学生课堂专注度较弱,容易分散注意力。“导学案”能充分体现“以学定教,学案导学”,且目标性明确,指导性精准,能使学生胸有成竹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以“导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了解要学什么、做什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能技巧和阅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学《带刺的朋友》(統编版三年级上册,版本下同),这一课体现的语文要素主要是通过阅读学习,感受课文语言。此文有很多生动的字词和语句,特别是描写刺猬偷枣时,其机灵、敏捷的特性被作者描述得淋漓尽致。设计导学案时:“你喜欢哪些生动的语言?作者用了哪些形容词去描写刺猬爬的动作?哪些语句是拟人化的写法?作者喜欢的这个小动物,对它的称呼经历了哪些变化?”随着导学案一步步的推进,学生已能一边阅读,一边会在课文做些标记:“圆乎乎的东西、那个东西、那个家伙、聪明的小东西”等,作者一次次明显的变化,充分表达出作者对这种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体验“语言称呼”表达的生动性。这样的导学案设计,就是培养学生阅读技能技巧的细节展现。久而久之,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语句,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微课创设推介点评,培养兴趣拓宽视野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识字、认字学习巩固的重要途径,也是写作能力储备的基础。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微课创设推介情景,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绘本读本,结合信息技术与读本内容,采用悬念、励志、故事、推广书单介绍等多种形式,并穿插配音点评、动漫演绎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例如,利用微课创设二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蚯蚓日记》《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木偶奇遇记》;三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绿野仙踪》《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哈利波特》等,结合网络搜集的图片、短视频,配上动画语音,进行点评式的推介,让学生慢慢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三、设置活动创设平台,分享读书心得体会

小学生天性好动爱玩,喜欢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现个性、分享“悦读”、读书笔记展览、5分钟读书会、演讲比赛、故事沙龙等各种活动平台,通过平台分享、介绍读书心得。学生在平台交流分享中深受启发,能从老师和其他学生身上收获赞赏、快乐、自信,学生的阅读实践效益就能最大化,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阅读的良好习惯。

例如,《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是一篇非常适合二、三年级学生阅读的科学书籍。当我刚开始推荐大家阅读时,学生们一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老师怎么介绍这种“脏书”给我们读。我没有过多的解释,而是从学生所说的“脏”字为题,提出月底举办读书分享会的主要议题:为什么说是脏书?为什么说是最脏的书?延伸到为什么说是“科学书”……读书会上,倾听着学生的分享:想不到原来陪伴着我们日日夜夜的床褥,在显微镜下是螨虫的世界;如不讲卫生的习惯,大肠容易成为蛔虫、绦虫等虫子的“别墅”;很多虫子可能在我们的脸上“安居乐业”……有的介绍贝壳和动物的骨头磨粉后加蜂蜜用来刷牙,如何保护牙齿,去除牙菌疵……学生探究总结出在生活上必须讲卫生。当听到学生通过读书分享出来的各种感悟,特别是从中感悟出应该养成的学习、生活习惯时,这不得不对学生能学以致用表示赞叹。学生从读书学到有用的东西,必然会有一种从阅读书籍获得知识的原动力,从而逐渐形成读书的习惯。

四、构建激励评价机制,巩固强化阅读成效

低年级学生爱表现是其中一个突出特点,他们更渴望被赏识,更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表扬。读书激励评价机制包含教师、家长、同学的评价,通过教师建立课堂阅读、课外阅读激励,如口头赞扬、张贴示范心得、评“星”等形式,贯穿于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老师的赞扬、赏识、奖励等激励评价,对学生的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较为稳定的评价机制,学生能从读书中获得认可,对巩固、强化阅读习惯成效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评价的方式尽可能多样化,分享体会、阅读认知、情感态度、读书习惯等,不放过学生每一个闪光点,尽可能肯定他们的阅读过程,如授予“朗读之星”“分享之星”“感悟之星”“聆听之星”等,授以奖状为主的精神奖励。同时,对获得嘉奖的学生,积极争取家长支持,给其获奖子女以奖励书籍及其喜欢礼物的物质奖励。当然,引导学生通过分享交流体验,也要善于对比、反思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是对是错,需要进行怎样的保持和改进。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返回文本,中肯的建议、完善读书心得、再次感悟作品,慢慢形成“会读书”“懂读书”。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点燃阅读激情,激发读书潜能,体验到阅读成功的快乐,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良好的阅读成效。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几乎都是通过阅读获取的,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阅读,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了解知识、认识世界、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是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树立学生正确阅读观的重要时期。书籍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人,才能“会爬梯”“懂爬梯”,才能够领略到读书的美妙之处。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具备一定的读书能力,就能读更多的书,吸收更多的语言精华,涉猎更广的知识视野,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就会保持越持久,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就能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作娟.浅探小学中年段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R].东北师范大学,2010.

[2] 任庆浴,林嵘春.从“博”入手,由“约”入心,构建“博约”课堂[J].新教师,2020.

猜你喜欢

感悟视野创设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视野
真相
视野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