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知觉的公共艺术构成分析
2021-06-15李可心朱一
李可心 朱一
摘要:“不动之动”赋予了艺术品新的生命和灵魂,使艺术品变得鲜活,这种“运动”成为艺术品的重要性质之一。本文以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从视觉感知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公共艺术的“不动之动”,学习了解视知觉与视知觉张力,并解析其在公共艺术的运用。
关键词:公共艺术;视知觉;动态构成;不动之动;张力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2
1 视知觉与视知觉张力
1.1 视知觉
人会本能地感受所见到的事物,并且可以表达某种感受。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在心理学中,视觉感知是解释到达眼睛的可见光信息并利用其来计划或行动的能力,也就是能感觉知视觉形式,可以思考,可以用语言、绘画、媒体等形式描绘讲述所看所想的东西[1]。其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相互结合产生的反应,是在观看主体与被看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完成的。
1.2 视知觉张力
视知觉张力是人通过视觉感受静止事物或者图像带来的冲击力和运动趋势[2]。当谈及运动时,一般想到的是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这种位移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物理运动方式观察到。而有一种“运动”与传统物理运动完全不同。事物静止不动,但是人通过肉眼看到的静止事物却像在运动,有运动趋势。这样的“不动之动”在希腊雕塑中的褶皱和巴洛克建筑正面的漩涡纹中都有所体现。“不动之动”赋予了艺术品新的生命和灵魂,使艺术品变得鲜活,成为艺术品的重要性质之一[3]。达·芬奇说过:“由于它是一个虚构的东西,本来就是死的,如果其中连灵魂的运动和肉体的运动都看不到,它的僵死性就会成倍增加。”[4]
公共艺术处于公共空间,有极强的互动性和服务性,带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尤为重要。视知觉虽然是与生俱来,但是在设计创作时还是要加以学习利用。了解在公共艺术中运用视知觉的要素和手法,就可以更好地把握公共艺术与观者之间的精神互动,提升观感[5]。
2 基于视知觉张力的动态构成
人之所以可以在不动的事物中感受到动感,是因为大脑组织知觉受到刺激时刺激到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这种反应就是视觉体验的本质,它离不开视觉体验。因此想要使艺术品产生“不动之动”,其就必须具有可以引发视知觉经验的特点。与视知觉相关的艺术品大部分包含的要素有形态、色彩、材质,以这些要素构建公共艺术作品[6]。
2.1 色彩
我们生活在五颜六色的世界中,与颜色的接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色彩视觉经验,因此当接收到颜色、受到刺激时,会对颜色产生对应的联想,这种反应使颜色在某些情况下的重要性远高于形态和材质,这使色彩成为影响视觉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色彩会使人产生两类视觉心理错觉,分别为膨胀收缩感和远近感。比如一块黑白格布,同样大小的黑白格子,在视觉上黑色给人一种收缩感,显得小一些,而白色给人一种膨胀感,显得大一些[7]。色彩的膨胀收缩与色相、亮度和纯度有关,暖的、亮的、纯的颜色相比冷的、暗的、灰的颜色,会具有膨胀感。色彩的远近感则是相同的距离因为色彩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距离感,暖色相比冷色给人更远的距离感,因此可以利用颜色引起视觉反应[8]。
2.2 形态
产生“运动”的形式是有张力的图案。通过阿恩海姆对知觉的本质的研究,了解了倾向性张力产生的本质[9]。阿恩海姆使用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伽马运动”,指物体突然出现或消失的位置变化使人觉得物体进行了运动、产生位移,运动的方向大致取决于物体本身结构方向和力的方向,同时研究表明,相比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的运动趋势更多[10]。第二种方法是采用奥本海默和布朗对运动力的研究,当直线或矩形的空间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其通过视场的速度似乎比垂直于运动方向的速度快得多。这两个实验验证了静止图形的视觉张力是不同的。
阿恩海姆在进一步的论述中分析总结出了4个對张力产生影响的因素[11]。一是能创造“运动”的式样[12];二是由倾斜造成的动感,物体的倾斜形态与原本正常的形态产生偏差,产生一种物体想回归正常状态的运动趋势[13];三是变形产生动感,物体变形后会有立体感,可以将楔形视为矩形的变形,其无论是平面还是立体都比相同情况下的矩形更有立体感;第四种运动效果是由频闪产生,在整个视觉范围中,每个个体在视觉感知上给人的感觉大致相同,具有相似性,但它们在位置、形状、形态等方面各有不同[14]。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个体可以聚集为一个整体,产生同时运动的效果。因为个体之间的形态相似性和连续性,产生动感的整体,每个部分的重叠加强了整体带来的动感。
2.3 材质
材质与公共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材质不仅影响着直接的观感享受,还影响着公共艺术作品本身内在思想情感的表达,只有特定的材料才能表现作者想展现的效果[15]。人们看到某种材质就会联想到一定的事物,比如看到海浪的照片就联想到海浪翻滚的样子,看到云朵就会感觉绵软轻松、飘浮在天上[16]。因此想要表现一定的状态,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材料。
2.4 视知觉动态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案例
查德·威尔逊的位于希思罗机场的作品《气流》,雕塑灵感来自一种特技飞机的飞行表演,作者希望这个雕塑可以使旅者忘记疲惫、更加兴奋,这个雕塑运用变形产生动感,虽用铝制作,但雕塑模拟了气流的流动感。(见图1)
雕塑作品《雨》是由乌克兰艺术家纳扎尔·比利克创作的1.8米多高的巨人,人身是青铜,雨滴是玻璃,巨人看起来非常悲伤,眼泪似乎正在眼眶流出积累在脸上,巨大水滴表面的膨胀感,使其看起来像要因为更多眼泪随时破掉[17]。正是玻璃这种材质打造出水一般的质地,使水滴富有流动性,将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使雕塑富有活性[18]。(见图2)
3 视知觉空间构建
3.1 视觉整体构建
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空间相互结合、作用和服务,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要有整体意识,把握主次、整体规划,次服务主[19]。格式塔心理学派認为,要以整体平衡为第一,“无论什么情况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也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20]。所谓的整体与统一,是指对刚接触到的作品,视觉上作品与空间为一个整体,作品和空间之间建立美妙的联系,空间内的每个要素都不孤立存在。
3.2 视觉趋向中心
视觉具有趋向性,可以首先锁定具有突出性的物体。公共艺术是理念和情感转达的媒介,因此将公共艺术作为视觉中心可以决定环境的核心基调,更好地使作品与观众产生共鸣。
格式塔理念中,部分功能越是自我完善和加强,其特征就越容易参与到整体中[21]。因此公共艺术想要在环境中成为视觉中心,就要更强势、更明显。
研究人们的视觉规律,人们观察事物时会先观察竖向构图,视觉达到最高点后转为横向构图,再进行整体观察,这是因为人的视觉只能停留在一处,多数公共艺术都考虑到了人观察事物的规律。
3.3 视觉总量平衡
视觉总量的平衡是公共艺术空间的重要问题,人们更喜欢相对稳定的状态[22]。总量的平衡是多种的,如二维的平衡、三维的平衡、面积和颜色的平衡等[23]。阿思海姆说过:“一个观赏者视觉方面的反应,应该被看作是大脑皮层中的生理力求平衡状态时所造成的一种心理上的对应性经验。”[24]例如常见的对称形式,对称给人统一、端正、有序、理性的视觉之美,因此许多标志性物体会摆放在空间的对称轴上[25]。为了维持这种视觉总量的平衡,经常会使用几何图形或者数学计算,人们经常使用的黄金分割也是一种视觉总量平衡的方法。
4 结语
公共艺术从人出发,以人为本,通过视知觉解析人奇妙的心理感知、变化,通过视知觉张力的运用增加公共艺术的趣味与亲人性,使公共艺术更好地服务于人和空间。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腾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50.
[2] 王珍.解读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09):20.
[3] 张硕琪.浅谈色彩在公共艺术作品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03):15.
[4] 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2-5.
[5] 李丰旭,祝遵凌.纪念性景观空间与场所精神研究[J].大众文艺,2019(23):93-94.
[6] 施雯瑜,吴冬蕾.城市公共厕所的革命——谈中国城市公共厕所空间的设计发展[J].大众文艺,2019(15):122-123.
[7] 刘婷,何佳.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品牌设计研究——以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86-87,98.
[8] 廖海橦,徐昊,王夕倩.废弃火车站复兴计划——南京下关火车主题公园创新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6):78-79,82.
[9] 吴逸,叶洁楠.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在当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常州市人民公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81-82.
[10] 熊瑶,严妍,张秀.生态文明背景下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湖南株洲天池公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08-109.
[11] 高睿彤,王夕倩.基于色彩景观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以东莞万科中天城市花园儿童“活力谷”景观设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94-95.
[12] 丁书垚,缪玲.风水学对中国传统寺庙景观设计的影响——以南京牛首山佛顶寺为例[J].艺海,2020(5):156-157.
[13] 路丹丹,黄滢.传统村落人居生态景观改善策略研究——以苏州吴中区东山、西山风景区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9):105-106,112.
[14] 徐恬甜,陈世怡,汪瑞霞.基于肌理维育视角下的江南古镇研究——以高淳老街为例[J].艺术科技,2020(8):25-28.
[15] 吴丛杉,回钰. STEAM教育实践营地的生态景区规划设计——以福州赤壁森林生态风景区为例[J].艺术科技,2020(10):17-20.
[16] 李丰旭,陈周翔,钱丽红.美丽乡村视角下南京传统村落建设研究——以南京江宁佘村为例[J].艺术科技,2020(13):101-104.
[17] 成明,熊瑶.基于文化体验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德基广场为例[J].艺术科技,2020(17):115-118.
[18] 梁秋华,叶洁楠.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设计策略——以南京市为例[J].艺术科技,2020(17):103-106.
[19] 李志刚,朱宁,傅伟伦.公共充电设施景观设计——以丹麦电动车超快速充电站为例[J].艺术科技,2020(19):38-41.
[20] 乔悦.论剪纸镂空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广泛运用[J].艺术科技,2020(19):90-93.
[21] 庄佳.艺术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9(14):204-205.
[22] 高子宇,颜文奇.风筝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9(21):101-102.
[23] 吴彤,汤箬梅.葫芦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0(6):80-82.
[24] 许欣妍,蒋晖.晚明江南工匠入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8):37-38.
[25] 胡玥.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学科的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20(8):51-52.
作者简介:李可心(1999—),女,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朱一(1979—),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方向:公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