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城市景观微更新中的民间艺术元素应用

2021-06-15张玉

艺术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创新设计民间艺术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对建筑的要求就是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结合,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景观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景观小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人们对景观小品的要求为兼具功能性和观赏性。我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国潮”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各大高端品牌相继推出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民间艺术元素的“国潮”产品,引领了一种新时尚。将民间艺术作为城市景观微更新的切入点,运用民间艺术元素进行景观营造,能够在增强城市景观观赏性的同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通过选取和分析民间艺术元素,探讨在城市景观微更新中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元素的可行性。

关键词:城市景观微更新;民间艺术;景观小品;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2

1 我国城市景观现状分析

1.1 我国城市景观营造的优势

1.1.1 我国历史悠久,不同朝代景观风格各有特色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同时,我国景观营造历史悠久,造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丰富。各朝代的每位皇帝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自然也会形成各个朝代自己独特的建筑景观[1]。不同朝代景观风格各具特色。

1.1.2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景观多样

中国国土辽阔,南方、北方人民对建筑的使用需求不同,地域景观文化发展方向也不同,中国的地域景观表现多样,景观设计师可以根据景观营造地区的文化内涵选择合适的景观小品。

1.1.3 我国园林发展历史悠久,造景技术成熟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种类丰富且技术成熟[2]。将中国优秀的园林类型作为城市景观微改造的参照,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营造出新旧结合的独特景观小品,使城市景观微更新产生“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也可以同时选取几种园林中比较出彩的点,将其融合成一种新型的景观。

1.1.4 中华民族傳统文化内容丰富,能够赋予景观文化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涵盖极其丰富、表达方式十分多元[3]。传统民间艺术作品分门别类、自成体系[4],从中随便选取一种类型都有人们终其一生研究不完的内容。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内涵丰富、表达形式多样、作品数量庞大,能够为城市景观微更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1.2 我国城市景观的不足

1.2.1 我国高科技造景技术不成熟

我国很多高端科技比不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高科技造景技术比较落后[5]。20世纪90年代VR产品才开始逐渐进入民用领域,进入大众的视野。同时现代建筑技术是近几十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建筑类型始终摆脱不了西方的影响。

1.2.2 我国人口基数大、居住区占地面积大

我国人口基数非常大,在大城市,人口密度的数字让人不可思议[6]。人口基数大,就要有足够多的住房,这导致我国城市居住区占地面积极大,同时,居住区停车位也占据了相当大的面积。这些现实问题与景观设计息息相关,如何将居住区设计得更加完美是设计师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1.2.3 城市规划缺乏独特性

现在的城市规划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断地将楼层提高,想要用最少的土地创造出最大的收益。这就导致城市设计缺乏独特性。这一问题在大城市较为突出,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另一方面在于我国的建筑技术较为落后,由此我国的大型建筑始终摆脱不了西方的影响,我国的建筑技术有待提升。

1.2.4 城市硬化路面大,自然植被稀少

我国城市建设了大面积的硬化土地,种植的是适应性较强的人工植被。大城市中几乎看不到大面积的自然植被。

2 中国民间艺术元素的选择及其原因

2.1 木雕

2.1.1 木雕材料优势

木质材料通常给人一种温暖、亲切之感[7]。木质材料花纹真实而美观、色泽柔和、易于雕刻、环保性能好、回收率高。

2.1.2 木雕文化优势

木雕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木雕艺术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雕塑是公共景观空间的重要元素,也是艺术在公共景观空间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雕塑能够丰富环境空间、增强文化氛围[8]。木雕作品题材广泛、纹样繁多、雅俗共赏。因此选用木雕作为进行城市景观微更新的小品具有其独特意义。

2.1.3 木雕技术优势

中国木雕艺术经过历朝历代的技术改进,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技术[9]。在古代,木雕作品依靠手工,随着社会的发展,木雕产业逐渐由家庭作坊式过渡到集体企业制,木雕技术进一步成熟,木雕机械化、批量化生产技术也相当成熟。

2.2 泥塑

2.2.1 泥塑的材料优势

泥塑的材料主要是泥土,大型泥塑还需要以“钢筋”“铁骨”为支撑。泥塑十分环保、污染物少、价格低廉、泥土回收率也很高。而“钢筋”“铁骨”的支架通常是金属材料,回收率也较高。

2.2.2 泥塑的文化优势

泥塑发展历史悠久,当前在很多城市公园等城市景观中被大量运用[10]。泥塑文化内涵丰富,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当地独特的泥塑文化,如河南淮阳县的泥泥狗,在运用泥塑艺术时可以参考不同地区独有的泥塑文化。泥塑本身的材料具有其特性,可以用泥土轻松地模仿其他艺术作品的特点。泥塑和石雕有一定的相似性,相对于石雕,泥塑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不仅可以用泥塑制作传统民间艺术作品,还可以制作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物、动漫、动物形象,方式简单而文化寓意丰富。

2.3 竹编

2.3.1 竹编的材料优势

竹子对生长条件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强,我国每个省份都有生长,同时竹子价格较低。竹编采用竹子这一天然材料,无污染、不易生虫和发霉、柔韧性高、回收率高[11]。竹编的网面结构体现出平面形式的特征,多样的竹编结构让平面图案更丰富。竹子的生长时间和砍伐后的干燥程度不同,会有颜色差异,完全干燥后的竹编颜色为灰黄色,色泽素雅。

2.3.2 竹编的市场优势

古时候,南方先人砍伐竹子做成小竹屋,细一些的竹子做成竹编家具,这样制作出来的竹屋和家具不仅经济、美观,而且实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式导致当今的人们疲惫不堪,越来越多的人向往田园质朴的生活,一些具有商业头脑的商家采用竹编装修店铺,营造出“返璞归真”的效果,为人们称赞和喜爱。设计师们选取竹编作为城市景观微更新的元素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体现。

2.3.3 竹编的文化优势

竹编家具在古代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以竹为具”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朴素的优秀品质[12]。国家近年来对传统民间艺术越加重视,竹编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竹编制品。设计师们根据竹编的特点设计出来的竹编景观小品“百花齐放”。竹编本身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再加之国家的支持,竹编文化势必会恢复生机。

3 中国民间艺术元素与景观的结合

3.1 中国民间艺术元素与景观小品的结合方式

3.1.1 直接引用法

选取民间艺术作品中的一些元素,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但并不提炼或改造其外观造型、色彩搭配等设计语言,进行等比例放大便可以形成一个新的景观小品。这样的景觀小品直观性较强,有利于传播中国民间艺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3]。但由于制作方法过于简单粗暴,会导致景观小品缺乏创新感,有时还会让人们产生审美疲劳[14]。设计师需要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对所选取的图案纹样进行排列、重构,组成新的画面,赋予设计新的艺术灵魂,而不是一味地照搬画面,使得设计缺少创新性[15]。设计师应该不断地汲取相关专业知识的养分,开阔自己的视野,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为提高全民的艺术审美修养尽一份力。

3.1.2 “东拼西凑”法

选取传统民间艺术作品中的部分元素,然后“东拼西凑”,创造一个全新的景观小品。例如选择一个青花瓷瓶,将瓶身上的青花瓷花纹替换成川剧脸谱,这样便成为一个新的小品。“东拼西凑”法是一种操作比较简单的景观小品设计方法,如果处理得当,会令人眼前一亮。但如果设计的作品生搬硬套,就会让人仿佛拿茶杯吃饭,产生不适[16]。让观赏者感受自然美,是传统园林造景的目的之一。“东拼西凑”方法固然简单,但要想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设计师仔细思考、认真琢磨。

3.1.3 抽象再设计法

选取传统民间艺术作品中的部分元素,改变其形状、材料、颜色、外观、造型、结构等,只采用其中的寓意或者某种制作方法,经过提炼和改,然后应用在景观小品中,借“神”不借“形”[17]。这种方法是设计师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3.2 中国民间艺术元素与城市现有建筑的结合

3.2.1 墙绘

完成设计图纸后,以投影的方式投到已有建筑外墙上,然后作画[18]。由于墙绘的呈现方式为平面绘画,其可选择面也就比较广阔,剪纸、刺绣、皮影等都可以通过墙绘表现出来。墙绘会经历风吹日晒雨淋,即使采用的颜料质量很好,保存时间通常也不长,因此墙绘比较适合应用在室内或有遮挡物的建筑物外壁,或者经常更换主题的公园墙面。

3.2.2 贴瓷砖

将设计图纸分块绘制在瓷砖上,做好标记,工人按照标记将瓷砖贴在建筑物外墙上[19]。如果建筑物过于高大或者铺贴面积过大,那么贴瓷砖的成本将会过高,因此贴瓷砖的方式不适合城市大面积运用。同时,工人按照设计图纸粘贴瓷砖,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工成本也比较高。

3.2.3 木板雕刻

传统意义上的木板雕刻是整块木板雕刻成的画面,成本较高,工艺复杂[20]。现在常见的拼贴式木板雕刻可以利用木版边角料或者其他材料,如人造板、胶合板、石膏板等代替木版,可以节省成本、延长模板雕刻寿命。

4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存活了上千年,其中的文化内涵不可估量。当前,亟须解决中国城市景观中出现的问题,中国民间艺术元素的抽象应用能够帮助设计师进行城市景观微更新。中国民间艺术作品种类丰富、雅俗共赏,能够从中提取的元素数量庞大,挖掘这些元素的色彩美、形态美,并将这些元素应用在各种景观小品的设计中,能够为城市景观搭建起连通古今的桥梁,同时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吴馨宇,田晓冬,萨兴联.公共景观空间雕塑情感化叙事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6):71-72.

[2] 周卫臣,孙献华.浅谈敦煌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08):63-64.

[3] 吴逸,叶洁楠.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在当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常州市人民公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81-82.

[4] 曹亦南,熊瑶.中国传统门窗木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04):110-111.

[5] 徐靖雯,湛磊.“画无定法”VR绘画研究与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28-29.

[6] 史雯雯,熊瑶.竹编艺术在餐饮空间中的运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05):118-119.

[7] 刘雅蓉,叶洁楠.传统竹艺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24):78-79.

[8]罗伟安,胡群.再生材料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J].艺术科技,2018,31(04):133.

[9] 徐文静.张宁.论民俗元素在特色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潍坊风筝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88-89.

[10] 高婧.叙事与体验:城市公共空间的沉浸式设计与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92-93.

[11] 张继强,张乘风.建筑与园林中设计形式的美学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18-119.

[12] 董文君,孙献华.木版年画和现代纤维软雕塑的契合[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75-76.

[13] 孟德华,周杨静.“国潮”品牌设计中传统纹样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61-62,65.

[14] 石宇琳,曹磊.城市景观设计中地域性元素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6-77.

[15] 夏爱爱,汪瑞霞.“象思维”:一种“取象比类”的设计思维范式[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58-59.

[16] 徐婧,梁晶.虚拟现实技术在住宅设计与展示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20(11):48-51.

[17] 方苏涵,黄滢.泥泥狗的艺术特色分析及其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20(15):18-21.

[18] 成明,熊瑶.基于文化体验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德基广场为例[J].艺术科技,2020(17):115-118.

[19] 龙雨亭,曹磊.旅游景观设计对民间艺术的延续与发展探析[J].艺术科技,2020(17):111-114.

[20] 乔悦.论剪纸镂空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广泛运用[J].艺术科技,2020(19):90-93.

作者简介:张玉(2001—),女,河南安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姚乐嘉(1977—),男,江苏南京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创新设计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民间艺术篇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园林道路设计创新应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