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艺术的舞台化探析

2021-06-15裴昌昊

艺术科技 2021年7期

摘要: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产业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现代化在给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创造了机遇,艺术的舞台化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钱杆舞是我国民俗文化中较完整、具有典型民俗艺术形式的一种文化,它所蕴含的文化机制,在民俗艺术演化的过程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钱杆舞的舞台化是指将民俗艺术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通过舞台化表演直观性地展现出来,以达到日常生活中民俗文化与审美价值的统一。本文以钱杆舞为主要研究对象,整理钱杆舞的历史发展过程,探讨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民俗艺术的舞台化转型,希望能为带动传统文化运用舞台化发展方式带来借鉴。

关键词:民俗艺术;钱杆舞;舞台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2

艺术的门类繁多、形式多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形式不断改变,社会的发展变化推动民俗艺术向着舞台化的方向靠近,每一种优秀的民俗艺术的继承与发展都是其文化内涵从传统到现代不断转变的结果。钱杆舞是我国民俗艺术形式的杰出代表,是扎根乡村的淳朴的舞蹈,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被从原有文化语境中碎片化抽离,经现代化“改造”后逐步演变为舞台表演。而钱杆舞的舞台化发展是怎样促进本土艺术的传承与进步?舞台化的表演形式能否继承和发扬钱杆舞的文化属性,推动民俗艺术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钱杆舞的历史发展过程探析舞台表演的机制,旨在为民俗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路径。

1 钱杆舞的发展概况

1.1 钱杆舞的起源

钱杆舞都是民俗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钱杆舞的传说,而目前学术界对于钱杆舞的起源研究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指出西楚霸王项羽在庆祝战争胜利时使用马鞭(霸王鞭)跳的一段即兴舞蹈是现在钱杆舞的雏形;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一位患病的女子在模仿少年驱赶蚊虫时的动作时作了钱杆舞,后因女子疾病好转,钱杆舞的功效便不胫而走[1]。

宿迁市钱杆舞的起源要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距今约有600年历史。《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元朝末年发生战乱之后,刚刚建立起的明朝残垣断壁,人口少,人民生活贫困,朱元璋历经20余年才统一了天下,而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均衡人口,恢复农业生产和发展经济,在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施行了移民政策[2]。宿迁市地处淮河流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环境优势明显,纵横交错的水路交通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在移民政策施行后,一大批移民涌入宿迁境内,但官府明令禁止私下返回家乡,于是人们便乔装成乞丐用花鼓乞讨以便回乡探亲,但后来这一做法被官府识破,于是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方法替代打花鼓,此时,钱杆舞被人们发明,满足了人们躲避官府、回乡探亲的需要,成为新的方式在民间流行。

随着时间的流逝,钱杆舞这一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它融入了当地百姓生活的日常生活中并传承至今,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地域色彩的传统文化。

1.2 舞台化成为传承钱杆舞的方式

抗日战争时期的錢杆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钱杆舞曾经是民间艺人沿街乞讨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它以单人边打边唱边舞蹈的方式进行。1941年,泗洪县成为苏皖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办了“淮北苏皖边区公立淮北中学”,开始传承钱杆舞这一古老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民俗艺术,这使钱杆舞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发展。

钱杆舞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存在一定的关系。古代的钱杆舞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紧紧相连;而如今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传统的表演方式已很难见到,这极大地压缩了钱杆舞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作为在日常劳作中诞生的钱杆舞,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形成了舞台艺术形式,钱杆舞通过舞台化的发展路径为自身注入了新的活力,焕发了新的生机。

从1941年开始,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人们开始对钱杆舞的材料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挖掘,并进行了改编。改编完成的钱杆舞不仅继承了其原有的艺术韵味,而且增加了大量舞台艺术形式,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泗洪县舞蹈爱好者根据整理出的资料创作了《兄弟难当》《红红的中国年》等大型舞台化的钱杆舞表演,走上舞台的钱杆舞在保持其民间舞蹈特征的同时,也符合现代艺术的审美,可见,舞台化是其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2 钱杆舞的舞台化

2019年8月10日,孙园镇的骄阳艺术表演团队来到中央电视台演播厅,现场表演了钱杆舞《兄弟难当》,获得了金奖。对于观众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民俗文化的展示,也是一次纯艺术的审美感受。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大众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改变,艺术中的“审美泛化”正在来临[3]。钱杆舞经历了变异、被保护的发展过程,传统的表演形式已经无法适应人们的需求,舞台化成为其重要的传承方式。

2.1 钱杆舞舞台化的表现

民俗艺术的舞台化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只有创新思想理念,才能使钱杆舞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发展。《左传·昭公十七年》中提到要除旧布新,提倡以新的代替旧的,但这并不适用于民俗艺术,民俗艺术的独特性使这种思维带有明显的空想主义色彩。钱杆舞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其所包含的精神元素历久弥新,钱杆舞在舞台化的过程中既要保存传统的民俗艺术要素,也要满足现代审美的需要,反映当下人们的生活状况,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

钱杆舞所使用的钱杆约1 m长,由竹竿制作而成,粗细均匀,竹竿上裹有彩色条纹,每节都有开槽,槽内串有三四枚铜钱。钱杆舞主要有单打、双打和列队表演等表现形式,在表演中舞者握着钱杆的中段,在音乐的伴奏下绕体打击身体的肩、臂、手、腰、腿和脚等部位,边打边唱,激情洋溢。在舞台上,飞舞的钱杆会发出铜钱的响声、含蓄的竹器声和节奏欢快的“沙沙声”,这种“沙沙声”会给人带来喜庆热闹之感。在优美的“沙沙声”里,演员们踩着轻盈的舞步,变换着不同的队形,欢快、流畅,可以给人以娱悦身心和美的享受。

例如,在《兄弟难当》的表演中,两位表演者边跳边唱,先是用钱杆的两端依次击打身体的肩、背、腰及四肢,然后配合歌舞的节奏击打地面,再互相对打表演,似是在互诉衷肠。两人在不断进退的过程中,情感愈加热烈,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兄弟间难舍难分的情怀。在《摘石榴》这一段多人表演中,舞者步伐铿锵有力,钱杆在表演者手中来回飞舞,表演者彼此间配合默契,动作优美,具有很好的舞台艺术表演效果。另外,这个作品中的音乐形式也是一大亮点,在演唱者唱到歌曲结尾时,音调逐渐由低变高,附唱的表演者也发出“啊欧”的重叠音,表示歌曲的结束,进行表演的收尾,随之表演下一个艺术作品[4]。这些作品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审美,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体,这种优秀的舞台化创作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2.2 舞台化传承发展中的可靠路径

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民俗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资源,在其传承语境中具有实用功能。民俗文化通过人们口头和行为等方式延续和发展,如果其传承方式失去竞争力和活力,民俗文化的传承则也会在时代的发展中停滞不前。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化的到来,当下民俗文化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其具有的审美娱乐功能已经被淡化[5],支撑民俗文化不断发展的基石也面临着变质甚至消失的风险。总之,目前钱杆舞正面临传承和发展的困境。

早期,钱杆舞的实用性强于其表演性。李振声在《百戏竹枝词》中描述道:“徐州伎妇,以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其曲名《叠断桥》,甚动听……”[6]此时的钱杆舞具有乞讨功能,从宋朝起就有一些乞化之人打着钱杆,唱着小曲,沿街乞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钱杆舞不断被传承和完善,流传于各地,并渐渐与当地文化融合,具有了鲜明的地域色彩,这时钱杆舞的表演性才真正体现出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思潮影响下,钱杆舞的发展被全面叫停,钱杆舞传承受到巨大打击,这项传统的民俗艺术几乎断绝。

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使钱杆舞的传承人呈现严重老龄化的现象,新时期几乎没有年轻人从事此项艺术,钱杆舞传承缺少年轻一代的新鲜血液,面临着失传的困境。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对传统民俗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城乡一体化和传统风俗的渐渐衰落,传统的钱杆舞表演正在慢慢远离市场,失去了其原有的活力。而以钱杆舞为代表的民俗藝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旦活力消失,这种文化也会面对消亡的境况[7]。当下,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被逐渐瓦解,现代生活中很难找到自然、真实发生的传统的情境,能够被保存和传承下来的大多是外显和物化的内容。在一些濒危民俗文化的保护过程中,民俗文化中的精神象征和文化内涵很难完整地流传下来[8]。若没有更好的抢救性措施,民俗文化将难以继续存活,而舞台化则为钱杆舞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全新的环境。

民俗文化需依靠新的文学艺术形态和现代传媒来传播和继承。全新的舞台演出将钱杆舞从原有的传统的社会环境中解脱了出来,钱杆舞以新的方式与当代人的审美观念相互碰撞,在充满光与影、动与静的现代舞台上熠熠生辉,形成了具有现代特征的舞台化传承模式。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民俗文化审美具有独特性,可以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中生存下来,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得到传承发展,钱杆舞的舞台化表演正是在这种语境中获得了全新的审美意义。可以说,民俗文化的舞台化转型和发展不仅使其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是对民俗文化进行创新的有效实践[9]。

民俗文化想要发展下去,面临的首要难题便是传承的问题。我国201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法》中提到,“国家大力支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钱杆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仅凭一定地域内的少数人进行传承是远远不够的,应打破地域的限制,将舞台化作为创新方式,挖掘民俗艺术中的首要内涵和感性因素,推动人们欣赏传统民俗艺术,提高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鼓舞人们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民俗文化向前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被列入了民俗艺术的舞台化表演范畴[10],民俗艺术的传承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各式各样的艺术文化交流会、博览会也给民俗艺术制造了一个自我展示的空间,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那些具有地方特色、具备艺术价值的民俗文化,这不仅拓宽了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也给予了其生命力和感知力。由此可见,舞台化已然成为当今传承和发展民俗艺术的可靠路径。

3 结语

宿迁市钱杆舞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在风雨中成长,站在时代发展的十字路口,其通过舞台化的方式重新焕发了生机,它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民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被现代文化影响的民俗艺术不仅要发挥其实用功能,也要利用舞台化这一方式将传统表现形式与现代审美观念巧妙融合,并通过新的传承路径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民俗艺术的传播语境也正在发生改变,传统的民俗艺术不仅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也缺少为其灌输生命力的新鲜血液,舞台化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僵局,给了更多人认识和学习民俗艺术的机会,使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能够被不断传承。只有利用好舞台这一传播途径,动态化地保护本土民俗文化,全面发挥舞台的主导性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传统民俗艺术的流传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谷香.安徽省钱杆舞现况及传承研究[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17.

[2] 汪婷婷.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之谜[J].各界,2018(1):55-58.

[3] 唐鹏.试论舞台多元化趋势下民间表演艺术的发展[J].大众文艺,2020(08):157-158.

[4] 王波.余庆钱杆舞的现代传承发展路径探析[J].武术研究,2017(08):93-94.

[5] 邢桂真.浅谈当今民俗艺术文化的困境与出路——以滩头年画为例[J].艺术科技,2014(06):204.

[6] 路工.《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159.

[7] 樱井龙彦,甘靖超.人口稀疏化 乡村的民俗文化传承危机及其对策——以爱知县“花祭”为例[J].民俗研究,2012(05):121-129.

[8] 张帆,孙宽宁.学校民俗文化传承的实践困境省思[J].教学与管理,2020(18):40-43.

[9] 李毓.传承与创新:民俗文化的舞台化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10] 崔鸿飞.从民间艺术到文化遗产[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作者简介:裴昌昊(1997—),男,江苏宿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美学。